第四章 帝王蟹:我免费了(1/2)

 余波未平,教室内依然弥漫着震惊的气息。

 “原来,我们城市的开创者,是在如此悲壮的时代,对抗自己的宿命,无意间打造了一座百万人口的城市啊!”历史课代表仰天长啸。

 突然眼前一黑,只见灯光照射在讲台上,穿着白大褂的金发美女『尤诗婷Biology』闪亮登场。

 “老师,您是否在陆地找不到工作,万般无奈之下,转而投奔海洋城市?”历史课代表,不禁感叹道。

 只见,老师满脸通红,手上露出了青筋:

 “大胆!放肆!宝宝只是受不了公司的动物实验而已,过于残忍。

 于是主动辞职,炒了老板鱿鱼。

 打工?不如回家种田!种田大法好,还是种田适合老子!

 然而农田当地的居民素质极差,语言文化也不通,所以宝宝也只好跑来海上养鱼啦。”

 其实,『尤诗婷Biology』万万没想到,她被迫离职的真实原因只是出于英文名字拼音(Shiting You)的缘故。

 由于这个英文单词过于霸气,使得外企老板大惊失色,只好安排她一个坑爹岗位。真是造化弄人啊!

 学生们一脸不屑,纷纷表示不相信。老师只好趁着上一节课的精彩内容,转移视线:

 “有谁未曾跌入谷底?成功的定义,不可能是爽文那般的一帆风顺。

 ——而是怎么从谷底之中,向上爬起来、绝地求生!

 这才是真正的栋梁,带领大家克服海洋的恶劣条件,闯出一片天。”

 学生们逐渐冷静下来,效果显著。老师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继续演讲:

 “既然我们站在这里,目光就得向前看。

 你们所畏惧的化学老师『史泰龙Chemistry』,不也教导你们如何凭空建造一座人工浮岛吗?

 满足了基本的居住条件之后,足以容纳百万之众。

 然而,随之而来的粮食问题,该如何解决?”

 化学课代表,自告奋勇,提议利用化学手段,提取海藻之中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糖类、淀粉)。

 “思路不错。但是,成本如何呢?”老师估算了一番,淀粉提取的成本等于蛋白质,两者的加工成本约为3元每斤。

 显然,如此高昂的工艺成本,使得最终产品的价格远远超过了进口粮食。

 譬如小麦、玉米、大米的国际价格为1.5元每斤左右。

 因此,本市的粮食问题,主要依赖国外进口。”

 学生们仿佛遭到五雷轰顶,认为粮食方面不再具备自给自足的能力。

 老师撩了一手金色头发,趁机嘲讽道:

 “你们理科生啊,思维狭隘,何必执着于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呢?

 我们完全有能力自给自足——只是成本的问题,导致我们有了更好的选择。

 举例说明,利用海藻,提取1斤的淀粉,需要花费3元。

 而同样的资金,用来提取1斤的蛋白质,卖给陆地,获得15元收入。然后购买他们1.5元每斤的粮食,立即获得10斤淀粉。

 至此,你们是愿意花3元买1斤的本地淀粉,还是买10斤的进口淀粉呢?”

 化学课代表,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随之而来的是学生们集体起立、鼓掌欢呼,感叹这低廉的物价还真不是财政补贴而来的——粮食本来就应当是3毛一斤。

 商务课代表,趁这个机会,站出来鼓舞大家:

 “埋头苦干是没用的!我们商务学生,只要找对方向,动动手指即可获得10倍收益!”

 生物课代表,憋了一肚子气,终于发泄出来:

 “你们商科的学生,不就是一批投机倒把的份子吗?

 假设咱们养殖成本大于零、或者加工提取的成本暴涨,则你们是否依然获得10倍收益?

 所以啊,你们的10倍收益,其实是取决于咱们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成本下降呀!

 上一节历史课《第二章》,不就已经得出结论了吗?

 是科技造就了本座城市,而不是自称10倍收益的商务人士呀!”

 顿时,商务课代表似乎明白了自身错误,转而面对墙角,开始自闭。

 老师见状,又撩了一手金色头发,引人注目。全班开始逐渐安静下来。

 “想必各位同学已经清楚了,【零成本】是海藻养殖业的骄傲。(注:《第三章末尾》)

 但我比你们更清楚,【负成本】才是鱼虾养殖业的骄傲。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实现【负成本】?各位以此为题,自由发表想法。”

 历史课代表,回忆了一遍各类金融事件,振振有词地说道:

 “以【负油价】为例,销售价格为负,成本却为正。说明工厂宁愿倒贴钱给客户,也要把这批垃圾处理掉。

 反之亦然,【负成本】意味着客户宁愿出钱,也要把工厂倒掉的垃圾买到手。”

第四章 帝王蟹:我免费了(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开局一条船,形成一座城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开局一条船,形成一座城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