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海水制造一条船(2/2)

 老师翻了一下白眼,怒斥道:

 “这一丁点,稀薄的二氧化碳,怎能触发化学反应?全给氧气抢走了舞台!

 崽子们,老夫的使命是培养一批专业的化学工作者、传承本市的核心科技。

 对于正确的思路,给我竖起耳朵听好了!”

 老师迅速做了50个俯卧撑,缓解了施展绝招之前的紧张情绪,补充道:

 “纯净且浓缩之后的CO2二氧化碳,与刚才电解海水产生的氢气,混合在一起。再加入微量的催化剂,配合几百度高温,制得CH3OH甲醇。

 两个甲醇分子,脱水、聚合,形成CH3-O-CH3二甲醚,然后再加入微量的催化剂,再次脱水,形成CH2=CH2乙烯”

 学生们犹如聆听天书,但好像也听得懂。不就是H氢原子与O氧原子的结合、毅然离开原先的位置(私奔)、自行组成新的家庭嘛?

 唯独,化学课代表似乎发现了一个问题,提出了疑惑:

 “老师,我们要制作的是PVC聚氯乙烯。光靠刚才获得的CH2=CH2乙烯,是不够的吧?”

 化学老师貌似感到满意,竖起大拇指表扬道:

 “不愧是你,角度竟如此刁钻。诚然,Cl2氯气与CH2=CH2乙烯的反应,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的曲折的。上一节课大家已经清楚了《最小阻力原则》。可惜最小阻力并不等于最简单的步骤。

 要知道,本座城市最初只是一条船而已,怎能想到如今变为几万数量的人工浮岛呢?

 可惜这条船,已经作为中间过渡的道具,建岛之后就损毁报废了。”

 老师似乎感到说得太多了,重新回到化学课题上:

 “Cl2氯气,CH2=CH2乙烯,两者混合,产生什么?”

 化学课代表,丝毫没有顾虑,马上回答:“CH2=CHCl氯乙烯”

 老师笑而不语,嘲讽道:

 “错了,这不符合《最小阻力原则》,真实情况是产生CH2Cl-CH2Cl二氯乙烷,因为其相对更加诱人。

 就比如观众们更爱看爽文,不爱看科幻题材深度文章。这是自然规律,无法简单改变的。”

 学生们感到绝望,心想明天可能岗位不保了。老师见状,自豪地鼓励一番:

 “然而,科幻小说之后的章节,也可以转为爽文风格,不就立马获得观众青睐嘛!

 对于化学反应也是如此。CH2Cl-CH2Cl二氯乙烷,仅需简单加热,即可自行分解为CH2=CHCl氯乙烯。

 毕竟环境温度改变了,其分子也得作出相应的改变,相关的阻力变得更小。”

 学生们大彻大悟,心想今天的学费总算没有白给。

 老师瞄了一眼手表,焦急地说道:

 “好了各位,快下课了,我在此进行简单的收尾工作。

 CH2=CHCl氯乙烯,参与聚合反应,生成PVC聚氯乙烯。然后加工制成薄膜,充入空气,形成胶囊,即可制作浮力材料。

 当然,这个胶囊尺寸越小越好,毕竟表面张力较轻、不易破裂。即便偶尔破裂几个,也可快速补充新的浮力胶囊。

 至于你们担心的海浪颠簸,这丝毫不受影响,因为细小的胶囊可以自由滚动。

 浪高则受挤压、滚入附近浪低的区域,自动维持地板的平衡。实为简单廉价的《垂稳系统》。”

 学生们迅速记录笔记,除了聪明的课代表们录音下来、再自动识别为文字,只是风格有点像科幻小说而已。

 老师认为时机成熟了,附上整节课的绝杀:

 “要知道,整个生产过程,仅依靠空气与海水,作为原料,即可获得天量的浮力材料。

 这难道不是上天的恩赐吗?

 天时(空气)、地利(海水)、人和(技术),万事俱备,方可实现奇迹。

 开局一条船,是真的可以建成一座城市呀!”

 化学老师『史泰龙Chemistry』意犹未尽。盛情难却,又做了50个深蹲,深情告别:

 “同学们我撤了,下节课由你们最期待的『尤诗婷Biology』讲解生物课程。

 不用多说,我们全市以养鱼为自豪。

 尤其是,免费养鱼、卖给陆地的憨货们、轻松换来巨量的高科技产品。

 敬请期待噢!”

第三章 用海水制造一条船(2/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开局一条船,形成一座城最新免费章节

正文卷

开局一条船,形成一座城最新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