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后面同行的女子说:“也行,反正我们住架珠的民居,一路奇峰也是风景,行来慢慢领略。”
  男同伴笑着打趣:“黎俪啊,也就你有诗意,路遇流浪者也要给几分关注,一身的文人悲悯情怀。”
  小旻呵呵笑,依偎向李昶,“可不是么。”
  一行人又各说了几句,暂且这么定了。
  走时那李昶落在后头,行走间,与另一女子碰了好几次手臂。
  雁洄没在意,抓紧时间把货品捯饬。
  第5章
  又是一个三天。
  雁洄堵在溶洞口,看底下身影学步似的蹒跚在第一个石阶。
  距离上一次高访交的瓦坛,也已半月,期间雁洄没有任何来路进项。她攒的瓦坛一个个减少,不得已控制白鳝进食。
  可那群鱼儿不见暴躁消瘦,反而起膘很快,皮肉真是滑溜软弹啊,品相甚至比阿巴以前养的鳝王还好。
  出神稍会,他已行至第三台阶。
  阿公原是过路客,从黄河而来,半辈子扎进浑濛的河水里。听阿巴转述,黄河里捞漂的,讲究“上”,七上。
  还余四个台阶。
  花用时间越来越少,转眼间已到跟前。
  他身上那套衣裳,是以前裁做给阿巴的。身形有差,明显长短不合。
  他进,雁洄后退。
  泡了几池水,长能耐了,行走越自如,那……说话呢?
  “你叫什么名字?”
  他张口,生涩地发出“啊”的声音。
  雁洄皱眉,这口气实在难闻,绕是她养了那么久的白鳝也受不了。她手刚抬一半,打算捂紧鼻子,却听他吐出一个音节。
  “wu”
  啊呜??
  拟声词啊。
  或许是,“阿乌?”
  他眨眨眼,应是默认的意思。
  雁洄看向他手臂,旧伤愈合,又添一道深及肉的豁口。
  她转身,向外走。
  “阿乌,听起来像少数名族的名字。”
  阿乌哒哒地跟。
  穿堂风又过。
  “阿乌,你真的很臭,或许你会洗漱?换衣服?”
  ……
  如若不是旱季,乡民生活用水不会经落水洞,因为那里有着祖祖辈辈讳莫如深的禁忌。
  地苏河是只有在汛期才形成的地表河,流水清冽,岸边的岩块被人为凿平了,方便附近村落日常取水使用。
  这处也是女人们聚集浣洗的地方。
  雁洄一出现,稍年长的阿婶带头往前挪,后面的女人跟着腾位置,留出一小块空地。
  雁洄放下木盆,打湿衣服,撒上洗衣粉搓洗。
  “你的衣服好少,不用洗公婆的吗?”
  “……我没有公婆。”
  “啊,没有老人帮衬,是不是比较辛苦?”
  “……不辛苦。”
  搭话的是一名年轻女子,刚嫁到当地,以为雁洄也是新媳妇。
  旁边女人发出笑声,与她解释:“青苗,人家还是个大姑娘哩,那边的渔具铺就是她家。”
  青苗听了,赶紧跟雁洄道歉,说自己才嫁来,认不齐人,闹的这个笑话。
  雁洄微微一笑,说不碍事。
  青苗放下心,过水衣服,有一句没一句地说:
  “你叫什么?”
  “雁洄啊,好特别的名字……不像我,就叫青苗,没长成树的青苗。”
  “你多大啦?……真好,我十八父母就催着定亲,过了一年就嫁这边来了,外面好多东西都没见过……”
  前面的人聊起下午公社的流水席,约着去凑热闹,旁边女人让青苗跟着去。
  青苗摇摇头,说:“不了,化荷姐,我家婆说要带我种木薯,不知道得忙到啥时候。”
  刘化荷啧啧道:“肚里头都有小娃娃了,阿婶还这么劳动你。”
  “快别这么说!”青苗看一眼前边,幸好她们没注意到,“我嫁到这个家,帮些力所能及的忙,也是应该的。”
  雁洄洗好衣服,这就起身。
  刘化荷眼尖,看到木盆里的男衫,高声问雁洄,“对了雁洄,前些天路过你家,看到门口有个年轻小伙,那是谁啊?”
  雁洄说是城里亲戚,说完转身往家去。
  雁崇是有个亲弟弟,考了大学在城里定居,村里都知道,这个城里亲戚可能是那边来的。没人细究孤男寡女的,转而打趣起刘化荷,说她是不是想男人了,眼睛到处转。
  “哎哟!你们这些人,吃饱了腹倒来取笑我。”刘化荷丧夫十年,独力拉扯大孩子,脸皮算不得什么。
  一众老的、半旧的、新的媳妇,都闹红了脸。
  话到这就作罢,众人又说起修贮水池招小工的事。
  之后,有个妇人来找青苗,匆匆忙忙地,说要赶在太阳升高前把地种了。
  青苗跟几位阿婶道别,刘化荷趁此跟妇人商议。
  “农婶,你家农植龙在公社当职,青苗弟弟也跟着在那打下手,你非得拖着青苗陪你这老人家,就放开让年轻人去玩玩呗。”
  一众人七嘴八舌地搭腔,农婶连连应下。
  青苗感激地朝她们笑笑,跟在农婶后面走了。
  路经渔具铺,青苗不由多看两眼。
  就是很普通的斜顶瓦房,厚旧木门敞开,挂着个营业牌子。门对门的院中,就见雁洄甩个香袋穗子,逗得猫儿跳高。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第5章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地下河图大结局章节

正文卷

地下河图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