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报名10
经过近一个月的陆地训练后,沈乔发现自己的肌肉终于有了雏形。
手臂和腿部的肌肉紧实了不少,用力绷紧腹部时还能隐隐约约看到一点腹肌。除此之外,沈乔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的核心力量强了不少。之前她下腰做仰燕的动作时还感觉到很不稳定,时间久了身体甚至会微微发抖,而现在她已经能轻松地坚持一分钟了。
核心力量是花样滑冰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论是跳跃、旋转还是滑行,都需要用到核心力量。
除了练肌肉和力量之外,沈乔也开始慢慢地尝试做一些跳跃和旋转训练了。
她没急着上冰,而是先在陆地上做模拟练习。比如平地干拔2A,她已经把这个动作的成功率做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也差不多是她上辈子在大赛中3A的成功率。
A跳(阿克塞尔跳)和T跳(后外点冰跳)一直都是沈乔的拿手跳跃,上辈子沈乔练出的第一个四周跳就是4T,在她20岁的巅峰时期更是尝试过3A+4T和4T+3T这种地狱难度的连跳。
虽然3A+4T还没有在正式比赛中成功落冰过,但4T+3T在16年的世锦赛中被她成功的完成了,并且还获得了GOE为正的打分。
那时的沈乔简直是天降紫微星的存在,在裁判压分的暗箱操作下,她还能把总分甩开第二名十多分。
至于为什么裁判会压分嘛,这个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了。ISU(国际滑联)的裁判会刻意地偏袒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的选手,在打P分(表演分)的时候,会暗搓搓地给他们加分,更有甚者,直接在打BV(基础分)和GOE的时候给他们放大水,因此美加俄被大家戏称为花样滑冰的“高贵国籍”。
ISU裁判的打分有时候十分主观,给选手的打分往往是可上可下,可升可降。想捧他就给他的分数疯狂注水,对他周数不足、用刃不规范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想压他就对他的动作吹毛求疵、严抓狠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