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家婆在八零 - 分卷阅读167
兄弟俩在那边儿住了两天了,饺子馆的员工才从顾客嘴里听说老板家里进人了,说是男主人回来了?几个人还在那儿边吃饺子边讨论,说什么男人长得是真气派,怪不得那孩子都长得那么精神呢?听说这些年一直在国外做大生意了?听说挣了老鼻子钱了,都没数儿。说是现在儿子要大学毕业了,能接手生意了,故土难离,又想着一家人就得齐齐整整的在一起,跟钱比起来,还是家人更重要,才回国团聚的?还说呢,丁总都这么有钱了,你说多少是多啊?服务员都听懵了,什么情况啊?她在饺子馆干了快四年了,店长挺喜欢她的,每次老板家里让送饺子,都让她去,也去不少次,再加上几个在别的店干活儿的姐妹,林林总总的听来的消息,不是说老板十几年前就离婚了吗?不是还说当初那仨孩子里的老二判给了男方,后来男方犯事儿了,又把抚养权要回来的吗?听谁说的了,不是说孩子们的亲爸早都判死刑了吗?
小姑娘必竟年纪不大,对老板家的事儿了解得也不多,但是心里觉得这个事儿得往上报。正好燕子来店里巡店,如今她是整个餐饮集团里连锁饺子馆的负责人,现在正全国扩张呢,难得回C市一趟,正好有一个远道儿慕名而来的要加盟的老板,自家不接受加盟,但是该接待还是要接待的,也没往大地方带,就带到自家的饺子馆,尝尝味道。交个朋友嘛,不弄那些虚的,也是一种表态。再说这夫妻俩本来也是冲着饺子馆来的。那服务员干好几年了,跟燕子当然是认识的,来了之后,找了个机会,服务员就把老板家里空着的房子进人的事儿说了,燕子亲自到小区去看了一趟。就一走一过,看了一眼,然后溜着边儿,在小区里大爷大妈们聊天的地方听了一会儿。就给雪雁打电话了。
雪雁都气笑了。
还别说,真是李家人能干出来的事儿。
又报警,然后再给门卫交代,看着不让李立海进门,还让燕子安排人,把门锁换了。给窗户都安上防盗。别墅那边儿有高墙,一般人也爬不上去,只要不开大门就没事儿。
可也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吧。
这边儿刚撵走,那头儿咸菜厂又来电话,说是李家兄弟俩又找去咸菜厂了,这次没说是男主人,而是去找罗成的。说是表哥。这倒是真的亲表哥,罗成也不在厂里,厂里兴隆镇上的老乡都知道他们是亲戚,门房上就让进去了。下班了之后人家也不走,就说没地方去了,来投奔罗总的。那你说厂子里的人能咋办,一边儿给罗成打电话,一边儿给安排了厂里的接待客商的宾馆,好吃好喝的接待着。有最开始在厂里的老人儿,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的,辗转着给雪雁打的电话。
这还没完没了了是吧?
你还没法儿下死手,怎么下死手?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万一被孩子们知道了,对他们是个什么影响?亲妈弄死了亲爹?三观就毁了。
罗成那个性子,他哪里能说得过李立海。金素英知道之后也气得不行,她出面说管不了吧,人家张嘴给她怼回来。说是人家兄弟之间的事儿,女人家家的掺和啥。然后就是跟罗成耍无赖,就说没活路儿了,让表弟给找个活儿路,罗成憋得脸通红的,也不知道咋办。只是咬死了,他只管生产,没权力安排人。金素英没办法,撵又撵不走,又不想让雪雁烦,就说宁自搭点儿钱,他们不是赖着不走嘛,那就住着吧。不就是一间客房的事儿嘛。跟宾馆那边儿交代了一声儿,不走公账,走罗成的私账。然后交代经理,为用给罗总面子,也别大鱼大肉的伺候着了,一天三顿,不饿死就行。想吃好的,自己花钱点,不点不给上。然后两口子都出差了,找个灵透能压住事儿的盯着这边儿,别让闹起来,就行了。电话不接,让他们找不到人,爱咋咋地呗。
雪雁接完金素英电话之后,就再没听到消息,以为碰了壁,消停了呢。
两人住了得有半个多月,喝了小半月的粥,身上的钱也花得差不多了。李立海出来身无分文的,就是爹妈的养老钱,给的一些,买了电话,总共剩下不到两千,李老四平时吃喝嫖赌啥都干,家里也没啥钱,再说了,他跟着出来,是想能讹到钱了分他一点儿。搭钱他肯定不干。住在宾馆里,但是人家只给粥,不像前两天全是硬菜供着。他哥俩天天在外面饭馆吃,那钱可不是没得快嘛。
钱快没了,宾馆又有几个膀大腰圆一看就不好惹的光头服务员,他俩也不敢闹。罗成又聊系不上,饭又吃不饿。就想别的招儿。
既然能蹭一个表兄弟,不是还有一个罗刚呢嘛,就还能再蹭一回。就给罗刚打电话,还是那一套,没活路儿了,找活儿。罗刚还能不知道他俩啥尿性嘛,不是找活儿嘛,那就给你活儿。就让去工地,搬砖呗。包吃包住。答应得特别痛快。
这活儿能不能干?没病没灾,年富力强的,怎么就不能干了。按说他俩要真的踏踏实实的干,罗刚还真能让他们一直搬砖?工地全国到处都是,哪里不能给他们找点儿活儿。哪怕就是外包个扒厕所呢,一样儿不少挣钱。有他在背后撑着,大包包不起,小包还能干不了?一年二三十万的挣着,一点点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