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华埠之行(一)12

  “先生,十二便士也可以!”□□显然不死心,急切地砍价,“一次,不,包夜也……”

  马车已经缓缓发动,但前方路况又出了点问题,车夫不得不再次勒马。

  妓(和谐)女又仿佛看到了希望似的追上来,表示只要十便士,“就可以看到天堂”。

  诸回正要摇头:“请另寻高明……唔。”

  白月看到他突然变了神色,像是瞬间贫血一样撑住头俯下(和谐)身,靠着手臂在膝盖上的支撑稳住身体。

  “你怎么样?”她连忙伸手去扶,结果还没碰到人他就坐起身来,浅绿的眼睛恢复了清明。

  看了一眼窗外依依不舍的女人,青年驱逐的语气没了方才的耐心:“请你离开!”

  他又扭头去催促车夫:“怎么样?还能尽快发车吗?”

  “好了好了,先生,我看前面的路况已经无碍!”

  车轮碌碌的声音重新清晰起来,白月试着叫了一声:“帕特里克?”

  “嗯。”他简单点头作承认。

  随后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抓起手里的东西,看了两眼这张诸回没来得及扔回去的纸条后,从衣兜里拿出火柴划燃,浅橙色的火苗几下子将薄薄的纸条吞了个干净。

  白月也是头一次见到他俩“交接”,这突然换人的操作也让她一时间呆住了。

  也是,帕特里克还有在夜间苏醒的先例呢,诸回和他对身体的控制时间又不是绝对稳定……

  走神的片刻,面前的青年突然叫了她的名字:“白月。”

  “嗯?有什么事?”

  “我在想,你是我的客人,我应该好好招待你,却一直未尽地主之谊。”

  “哪里,帕特里克先生,你不是一直在招待我吗?我很感谢你提供了舒适的客房和优质的餐食……”

  “不,不是那样,作为主人我应当让客人尽可能愉悦。”他像是在思索着什么,沉吟道,“或许,我们可以去位于奥尔弗里斯顿的乡间别墅。”

  “————相对而言比较小巧,但足够领略到的田园风光,不是伦敦城的雾天能比拟的,我想你一定会喜欢。”年轻绅士的嗓音清雅又略带磁性,让词穷的白月只能形容为“听着真舒服了”。

  她颇受宠若惊:“帕特里克,这也太……我很担心我给你添麻烦。”

  “不会的,奥尔弗里斯顿那边我会打点好,你作为客人只需放松就好。”

  “谢,谢谢你,帕特里克。”白月觉得这位着实友好,本着礼尚往来的原则,她认真地说,“以后你来到我的故乡,我也一定好好招待!”

  虽然她一个平头老百姓和上层绅士的家产比不得,但是二十一世纪的科技成果也足够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了。

  帕特里克礼节性地微笑了一下,真就一下,转瞬即逝的那种。

  “先生,夫人,马上要到莱姆豪斯了。”车厢外传来车夫的声音。

  刚醒的帕特里克用眼神询问白月。

  “啊,是我想去莱姆豪斯转转。”

  “……那个,白月。”他顿了一下,才慢慢开口,“去的话,你可能不会留下愉快体验的,那里是中国人的聚居区,他们是乘船来的水手……”

  白月疑惑地看着他,这有什么问题吗?

  “他们不是白人,但和你差别也很大,面黄肌瘦,穿得……都是你在东区这边路上见得多了的,而且还有不安全的事情……”

  白月渐渐听出不对劲了:“东区这边不也如此吗?”

  怎么这头去得那头就不行?

  “其实……有一种叫鸦(和谐)片的东西,非常容易上瘾,人只要一碰就会为之堕落疯狂,那边的人这种较多,你这样的女士可能防不胜防,还是别……”

  随着他的讲述白月的脸早就僵了,最后反而冷笑:“帕特里克先生,其实您想说的就是那里非常糟糕,中国人还会用鸦(和谐)片干坏事吧?”

  帕特里克显然也察觉了她的变化,没再开口沉默了下来。

  “我可真是谢谢您的提醒,您个英国人,该比谁都清楚中国人为什么会被那种东西折磨成这样!”

  之前她还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友善、没有恶心的种族思想的绅士,还说要好好招待他!

  白月想起现代看到的国外针对华人层出不穷的暴行————多年来他们从未改变!

  “我自己会走,不劳烦您白人老爷一起!”此时已到达目的地,白月把帽子往座位上一掷,推开门扭头下了马车。

  她站的道路大约可以供两辆小型马车并行,两边是最多不超过三层的由砖和木头构成的房屋,都带着黑漆漆的颜色。

  没有什么行人,带着像是被油布蒙住的清净。

  当代中国少女记忆中的华埠来自于新闻杂志,发展了上百年有鲜艳色彩的中国风街坊,都是和眼前具有东区特色的小街没什么相同的。

  不过提前见识了大英帝国下层白人居住情况后,她也没太意外了,况且还看见了路边小店的中文招牌和对联。

  难得的晴日阳光将空气中乱舞的尘埃照的明朗,中国少女额前的碎发被风吹起,终于没有遮遮掩掩地站在外面了。

  白月走进就近的一家店,看样子是个杂货铺,店家皮肤姜黄,颧骨突出,留着辫子穿着西服,和她差不多高。

  身上没有钱的她打算拿随身物品当掉,便走上前询问:“请问附近有可以典当的地方吗?”

  店家有点昏黄的眼睛好奇而惊诧地看向她:“你讲咩?再讲一路我冇听清?”

  白月:……忘了这个时期移民的多是广州人。

  她认命地用标准普通话加英文重复说说:“能听懂北方话吗?”

  “等住,我去嗌人。”

  他转身走进狭窄的店铺中(感谢近代史教育和之前的东区之行,白月没再被他们的房屋情况惊到),不一会儿,跟着出来了一个穿短褂的男人,要年轻些,很瘦。

  高瘦男人用生硬的英文告诉她,他是这家店的掌柜,刚刚有事让不懂英语的大哥代班。

  白月不死心地又问了一遍他们懂不懂北京话,被否认后不情愿地开始了英文交流。

  “不必现在去典当,您可以赊账。”

  她这才想起本时代的经济特色:孔乙己不就经常欠着酒钱吗?

  “有中国的调料吗?酱油、醋、辣椒油……”话到这里她才想起来,广州那边不吃辣!

  “没有辣椒油,其他的您不介意的话可以进来看看。”许是她穿得精细,又气色好皮肤白嫩,杂货铺两兄弟对她态度语气好得小心翼翼。

  白月想起之前在东区送那个孩子回家时,对她家屋子其实不怎么想靠近的,但现在到没什么反感地跟了进去。屋子很小,她的裙子早就拂脏了,各种瓶瓶罐罐歪歪扭扭地挤在一起仿佛沙丁鱼罐头。

  味道……只能说忍得住,但没走几步她就感觉到了一股热气,还是没能绷住表情。

  “很抱歉,隔壁是洗衣店。”

  循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白月才发现隔壁店和这家是在共用墙上开了们的,于是她见到了十九世纪纯手工洗衣店————视觉细胞已经没有精力去描绘房间阴暗拥挤破旧的画面了,入目的全是高温水汽持续地涌动,宛如笼中困兽,向这个空间宣泄着燥热的怒火。

  然后,在她被洗衣店场景吸引了注意的片刻,外面传来了突兀的嘈杂声,随后,便是门口一声巨大的响动传来的同时,白月被店家用力地一把推到了货架后面,她堪堪稳住身扭头看去:在店家瘦弱的身躯挡不全的视野里,她见到了、亲身经历了仿佛存在于国际新闻上的,暴徒洗劫的场面。

  她躲在暗处以旁观者视角,在物极必反的冷静中,在操(和谐)着口音的白人的辱骂中,在同样衣衫破旧的暴徒的打杂中,仿佛回到了还在马车上的时刻,回想起来帕特里克言论里的种种反常之处:是她易怒、冲动地给那场对话做了了结,轻而易举地让自己身陷囹圄。

  ————然而后来每每回忆起这次经历,白月无不事后诸葛亮地埋怨,华埠之行结束后自己竟全用“做事不计后果全凭喜好”解释了自身的行为。

  如果她肯多思考一下平日习惯于胆小谨慎的自己,为什么那时会对自己的房东兼饭票反唇相讥后径直下车,是不是,就没有后来的结果了?

  作者有话要说:粤语是机翻,奥尔弗里斯顿是编的,设定成比较近的乡村区域。

  最开始写这章细纲的时候我实在推不动剧情,于是女主跑下车的情节是强行降智,但写了后续章节的细纲后发现还能勉强圆回来,不必降智了。

  英国唐人街的资料没有美国的多,1888年伦敦华人数量可能一百左右,且当时美国应该是最恶毒最排华的(没有说英国就好的意思,傅满洲就是英国人写的),我看了一下马克吐温对美国唐人街的记述,有一段如下:【任何白人都可以在法院里宣誓作证,送掉中国人的性命,但没有哪个中国人可以作证控告一个白人。我们这个国家是块“自由的土地”———没有人否任这一点——没有人提出异议。(也许是因为我们不准别人开口。)】不得不感叹大师就是大师

第6章 华埠之行(一)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维多利亚的过客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维多利亚的过客最新章节+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