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粮食17


    



    空间里的面粉最多,培训班是新学期解散的,后厨刚进货不久。剩下的东西有不少。

    一袋半面粉,大约七八十斤,大米估计六十来斤,花生油一塑料桶,三十斤左右。剩下的小米有二十多斤,玉米面七八斤。几种豆子也就十来斤。

    剩下的酱油醋、调料倒是不多,盐两袋半。大锅饭的厨具都打包给一家小饭桌了。林月生留了一块大案板,擀面杖、菜刀一把。

    林月生最稀罕的是几罐酱,半罐豆瓣酱,大罐甜面酱,一斤装的香油还没用多少。

    在小河村这么久,林月生只在县城见过香油坊,味道传遍整个街道,好多人路过的时候,都使劲吸几口香气,场面有点可怜又可笑。

    人都是没有了就馋,林月生不爱吃香油。可这么多年不吃,当时都忍不住咽了口水,不过林月生更想吃芝麻酱。

    啊啊啊,火锅蘸料首选啊不能再想了,太馋肉,想吃火锅。

    槐树村的传统,女儿出嫁不分家产,家里的地、房子,林月宁姐俩摸不着。

    倒是有些东西是姐俩必须拿的,福粮、福衣、福被。

    这是槐树村的传统,家里老人去世,亲戚们来吊唁,会给过世的老人送“过路粮”,一般是三斤白面。

    等到老人下葬,子女们平分这些面粉,这就是福粮,寓意老人希望子女,一生吃饱不缺粮。

    老人留下的衣物、鞋子,除了心爱的随葬。剩下的整理出来,每个子女分几身,意思是有衣穿、一辈子不受冻。这自然是福衣了。

    福被,就是老人的棉被,每人至少两床,不能是单数。

    林妈去世时,姐姐怀孕快八个月了,老人一下葬,身体就受不了了,被姐夫接回市里。

    林月宁留在老家,过了头七之后。和哥哥嫂子整理完遗物,福衣这些东西不能不要,林月宁也想留着作纪念。

    堂哥要开车去北京,二哥也赶火车,顺道把林月宁姐俩的东西一起送到市里。林月宁住处顺路,东西就全放这里了。

    妈妈的衣服,林月生是不会动的,好好的保存到一处。

    面粉满满一袋子,姐姐是吃不到了。被子薄厚四床,暂且用不上。

    堂哥还给两个住在市里的堂姐,捎了东西。两个半袋的面粉估摸最多六十斤,玉米面四十斤,两小桶油。

    核桃露的纸提兜,两个里面都是笨鸡蛋和少量鸭蛋。

    堂伯母家是卖手工挂面、干面条的,两大袋子各种粗细面条。加起来得有二三十斤吧,一小兜子是送给她们姐妹的有二十封。

    堂哥还送了几包密封的新鲜?烙面。二哥也塞了一兜东西,是村里香油坊的两瓶香油、两瓶芝麻酱。二十个家乡烧饼,十斤黄心土豆、两包油炒面。

    这些都是林姐姐爱吃的,二哥工作催的急,没时间去看姐姐。

    视频确定姐姐情况稳定,就搜罗了她爱吃的,全放在林月宁这边,让她送过去。二哥也给林月宁算了一份。

    这么一大堆东西,亏得堂哥开的是面包货车,否则根本装不下。

    不管是林月宁还是林月生,林妈妈在遥远的今天,依然保佑着她,林月生忍不住眼圈有些红。

    还有二哥、伯母给姐姐、堂姐的东西,林月宁是再也送不到了

    农忙时节不得闲,林月生也天天下

9.粮食17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女炮灰七零年代生存记许露微全文最新章节章节

正文卷

女炮灰七零年代生存记许露微全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