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丞相那早死的白月光 - 分卷阅读14
地侍立在书房门外。“夫人好”,见到来人,青山躬身行礼。
沈姒颔首,走进书房,一时没见到崔季渊的身影,暗想他难道不在?
正琢磨着,便见他拿了一卷书从屏风后走出来,不见诧异,好像她来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
沈姒环顾四周,书房的书太多,也不知道她早上买的被放在哪,于是出声道:“我来找书。”
“嗯,跟我来”,崔季渊往屏风后走,屏风后是一道圆拱雕花门,里面是独成一方的小空间,是他用来休憩放松之处。
内里的陈设极其简单,一排靠墙书架,一张沉木桌案,靠小窗摆着一张矮塌,上面有一方棋盘和一支插着梅花的青花瓷。
崔季渊朝书架最右侧走去,从里面抽出几本,赫然便是沈姒早上买的那些。
拿了书,沈姒不急着回去,他这书房清雅,炭炉也放的足,在屋里并不会觉得冷,所以便干脆歪在矮塌上闲看。
看的入神,日头不知不觉便落下去,只剩小半个挂在天边,夕阳斜斜照入房内,将书房里映成浅淡的橘红色。
伸个懒腰,,沈姒随手将书放在棋盘边,目光移向桌案旁的人影,他凤眸微垂,手臂悬停于桌面,力而不失,下笔行云流畅,想来有一笔好字。
待近前一看,也确实如此,笔酣墨饱,苍劲有力,让人一看便眼前一亮。
他最后一字落笔,夕阳也彻底落了下去。
沈姒欣赏完,探身向前,取了他的毛笔放在笔架上,“枯坐一日,也该歇一歇,仔细坏了眼睛。”
冬天日短,别看太阳才落,但往往天色黑沉也只片刻之间,等意识到,才惊觉一日马上又要过去了。
崔季渊任由她收了笔墨,微敛的眼角泛着暖意,趁着天黑前的最后一抹耀白,两人在园子里走上一圈,行至正厅,正好吩咐厨下上晚食。
虽然是立冬,但沈姒也没让元湘准备太多,仍是四菜一汤,一份羊肉煲,一碗酸辣水煮鱼片,一道猪肉煎锅,一碟素炒笋片和萝卜大骨汤。
羊肉煲和鱼都是崔季渊昨日点的,但此时看着桌上的菜肴,却更多的被猪肉煎锅吸引了注意。
上锅下炉的样式,底下炭火冒着红光,石板上的肉片滋滋作响,上下两面烤的焦黄诱人,热乎乎地入口,焦香鲜嫩,带着独有的炭火熏烤的气息,美味异常。
沈姒也爱煎锅,除了烤猪肉,她还喜欢在上面烤地瓜片和土豆片,要是能再来几根肉肠,煎的外皮微焦,那便更棒了。
可惜没有,只能将就着眼前的吃。
第十章 白问
过了立冬,虽然天气日渐变冷,但江陵府的热闹却丝毫不减,到外面走一圈儿,总能不经意听到鞭炮噼里啪啦的喜庆声儿。
不用派人细问,耳朵微动,便能猜到又是哪家有喜事了,或是铺面开张,或是家中有人过寿,或是儿女娶亲嫁人,凡此种种,让人觉得冬日里的寒气也因热闹而驱散不少。
崔家也有一桩喜事,便是十一月底文老爷子的六十大寿,虽然距离那日还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但沈姒已经在琢磨该送什么寿礼。
一个人想,总觉得不周全,于是在崔季渊散学归家时,再次扯住了他往书房迈的步子,拉着他一起商量送什么东西才合宜。
“外公喜欢书画,尤其是名家字画。”
沈姒瞪他一眼,不满道:“每次问你,都是这句话,敷衍人。”
她若是能弄到名家字画,那还用的着泛愁吗?就是弄不到才要他出主意呀!气的脸颊微鼓,连带着瞪人也没什么威慑力,只让人觉得娇俏可人。
崔季渊轻笑一声,将她的气急看在眼里,没再逗她,温声道:“莫要担心,外公疼爱你,只要是你送的,他定然是喜欢的。”
“……”,沈姒心累,觉得问半天都白问了。
还有,哪是疼爱她啊,明明是心疼他这个外孙,爱屋及乌才看她哪哪都好罢了。
这点自知之明她还是有的,算了,还是她自己想吧。
她一个人思索,至睡前还没个头绪,躺在床上将自己裹得紧紧,只露出小脑袋看着床顶出神,希冀放空的思绪晚点儿能给她带回来一些灵感。
可惜,事实是并没有,灵感没带回来,瞌睡虫到是紧跟而至,眨一眨困顿的桃花眼,水汽渐渐染上眼底,撑着疲惫的声音朝帐外之人糯糯道:“要睡了哦。”
崔季渊于是放下手中的书卷,熄了烛灯,撩开丝帐入被,一缕寒风顺着被沿溜进温暖的被窝,凉的沈姒不禁往里缩一缩,“下次你烤烤火,热了再来睡。”
每次都是她暖被窝,然后这人才上床,她感觉被占了天大的便宜,心里很不平衡。
“一会儿就暖了。”见她是真困,崔季渊没多说,怕搅了她的睡意。
等觉得汤婆子将他周身都带的十分暖和,便挪的离她近些,诱着睡意朦胧之人往他怀里钻,见她仿佛鱼儿上钩一般由他搂入怀里,满足的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