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123
“娘娘。”小宫女小跑进流馨殿, “峸王妃进了景福宫了。”
正闲得在屋里拔盆景叶子的张明玉眼睛一亮, 立马坐直身体:“来了?”
“来了,刚进去给淑妃娘娘见礼呢。”
张明玉喜笑颜开。扔掉叶子,她扶上脑袋:“哎呀,今儿起得太早了, 头疼得慌。巧儿,扶我一下, 我要去躺会。”
侍立在旁的宫女忙过来扶她, 脸上有些迟疑:“娘娘, 那峸王妃——”
“唉唉唉, 我头疼。”张明玉打断她, 整个人靠到她身上,“我要躺会, 没事别吵着我了。”
宫女欲言又止。
“傻了吗?”张明玉瞪她, “还不扶我进去!”
“是!”
另一厢。
待秦妍书退出去,淑妃立马冷下脸。
“娘娘,这……您就由得她们见面吗?”嬷嬷靠过来, 小声问道。
“那可是皇上恩准的, 轮到我说话了吗?”淑妃一拍桌子, “竟然问也不问我,擅自求皇上要恩典?这才刚抬举她没几天, 尾巴就翘起来了!峸王妃,哼,她就算攀上老二家媳妇, 能干什么?”
嬷嬷似乎想起什么,附耳过来:“娘娘,几天前陈嫔才刚见过峸王妃,这张婕妤今儿又来这一出……”她压低声音,“她们几个毕竟是同年的秀女……您说,她们会不会联手?”
淑妃眯了眯眼,摇头:“不可能。张婕妤那性子,跟谁联手都不可能跟陈菲娉联手。”她看向外头,“我就不信,她这个小小婕妤还能翻了天。去,让人去盯着,看看她们都说了些什么。”
“是。”嬷嬷领命出去。
淑妃刚缓过气,端起茶盏润口,刚出去的嬷嬷就再次奔了进来。
“娘娘!”
淑妃掀起眼皮子看了她一眼:“怎的这么快回来?都安排好了吗?”
“娘娘。”嬷嬷喘了口气,神色复杂道,“张婕妤没见人。”
“什么意思?”
“张婕妤没见人,把峸王妃晾在厅里。”
“竟然——”淑妃哑然,“还以为她有多聪明呢。她一个小小婕妤,哪来的胆量敢为难亲王妃?”
嬷嬷微笑:“看来这俩人也无需担忧了。”
“不,还是得盯着。谁知道她们是不是装样儿。”
“是。”
***
秦妍书在景福宫坐着冷板凳,另一头的萧昱却没闲着。
今日小朝。明昭帝并朝堂大员在御书房议事,萧昱同行。
“……及时补种的麦子俱已收割,接茬又种了地瓜、冬麦等作物。虽然雨水依然不多,地里产量不高,撑到明年春,应当是没有问题。”户部尚书黄大人朝萧昱拱拱手,“多得峸亲王远见卓识,早早就领着人凿渠开河抢种粮食。”
萧昱神情淡淡:“黄大人过誉了。不管哪位大人遇上这种情况都会挺身而出,甚至做得比本王更好。再说,潞州百姓能缓过来,诸位大人功不可没,本王不过是赶了个巧走在前头,不敢居功。”
理是这么个理。大伙心知肚明。可这话由最大的功臣说出来,听起来确实舒服多了。毕竟大家连轴转了几个月,举全国之力支援潞州,潞州要是还不能缓过来,这大衍朝也该走到尽头了,哪能将功劳都放在他身上呢。
故而,萧昱这番话出来,诸位朝臣对他印象更是好了几分。
明昭帝赞赏地看了他一眼,朝在场诸人道:“潞州已入正轨,接下来照章行事即可。”
“是。”众人应声。
明昭帝翻开一本奏折:“接下来,说说海州的情况。”
兵部尚书上前一步——
“父皇。”萧昱拱手,“接下来的事,儿臣在这儿就不太合适,儿臣先行告退了。”
明昭帝愣了愣。
在场诸人忙低下头。
萧昱行了个礼,正待退出去,明昭帝摆了摆手:“听听无妨。你在西边呆了几年,说不定能给些建议。”
萧昱迟疑了下,拱手:“是。”
……
待得众人散去,萧昱也打算告退,明昭帝忙喊住他:“等会,你这急巴巴地要干嘛去?”
萧昱停下脚步,随口道:“回府用膳。”
“……”明昭帝没好气,“你媳妇儿今天不在府里,你回去跟谁吃?”
“?”萧昱皱眉,转回来,“您怎么知道?”
明昭帝摆手:“张婕妤久未见她,甚是想念,今天跟朕说了,要请她进宫说说话。”
张婕妤?这谁?萧昱茫然。
明昭帝瞅着他这难得的样儿,笑了:“反正你回去也是一个人用膳,干脆留下陪朕得了。”
也确实是到饭点了。
皇帝留饭,萧昱自然不会拒绝。
俩人移步明昭帝日常居住的海清殿。
“你那峸王府也确实单了点。” 明昭帝背着手走在前头,“回头朕给你指几个人吧。你年纪也不小了,连个孩子都没有,确实难看了点。”
“……”萧昱无语,“父皇,儿臣刚成亲。”
明昭帝瞪了他一眼:“朕还没老成这个德行,正月到现在都多久了,还能叫刚成亲吗?”
“儿臣成亲第二日就出发去潞州,刚回来不到一个月。”萧昱哼道,“若是这样都能有孩子,儿臣还得担心孩子是不是——”
“呸。”明昭帝打断他,“有你这样说自己的吗?”
萧昱闭上嘴不说话了。
明昭帝看了他几眼:“怎么不说话了?”
“父皇想听什么?”
“……”明昭帝被噎住,“合着你就没什么先跟朕说说的?”
萧昱沉吟片刻,问道:“儿臣能到封地走一趟吗?”
明昭帝停下脚步,诧异不已地望过来:“峸州?好端端的,怎么突然想去峸州走一趟了?”
“大衍幅员辽阔,儿臣有生之年恐怕也走不完。别的地方便罢了,峸州毕竟是儿臣的属地,反正是闲着,儿臣想要去看看,溜达溜达。”
明昭帝盯着他,试图从他脸上看出些许端倪,萧昱坦荡荡回视。
明昭帝收回目光,再次背过手,继续前行:“你倒是想得美,竟想躲懒出去游山玩水。你看看你大哥三弟他们,哪个不是用功念书,成家后也是兢兢业业在各部轮值。你前些年丢下功课跑到边地,朕还没说你呢。”
“儿臣志不在此。”萧昱语气淡然。
“那你志在何方?”
“儿臣这些年不曾荒废学业,只是,纸上得来终觉浅,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儿臣想到处走走看看。”
明昭帝哼道:“说来说去,还是想玩儿。你刚才不是还说成亲都没在京里待几天吗,怎么这会儿就舍得走了?”
“游山玩水而已,自然得把女眷带上,否则,谁来照顾儿臣的衣食住行?”
“……往年去西边也没见你要人照顾。”
“由奢入俭难。我家王妃管家厉害,带着省心。”
说话间俩人进了用膳的大厅,明昭帝懒得再与他争辩,掀袍落座:“行了,这事没得商量,你给我好好儿呆在京城,把这些年拉下的功课都给补上。”
萧昱也没指望一次就能说服他,淡定自若地跟着坐下。
随侍在旁的福顺喊了声“传膳”,早有准备的太监宫侍端着各色盘子鱼贯而入。
食不言寝不语。俩人安安静静吃完午膳,萧昱就告退离开了。
明昭帝盯着他离开的方向看了半天,直到福顺轻声提醒他:“陛下,该歇会儿了,下午还得忙呢。”
明昭帝回神:“福顺啊,你说,这成家的儿子想去就藩,是几个意思?”
福顺抖了抖,忙赔笑:“奴才不知。”他偷覰了眼明昭帝神色,迟疑道,“峸王爷不是说去溜达吗?怎么……”就扯上就藩呢?
明昭帝看了他一眼:“你倒是帮他说话。”
福顺心里一个咯噔,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陛下恕罪,奴才、奴才——”他狠狠给了自己一个大耳刮子,“是奴才不知轻重乱说话。”
“行了,朕就随口说说。”明昭帝摆手让他起来,信步往里走,“歇会吧,有什么事以后再说。”
***
萧昱回到王府,逮着下人就问:“王妃回来了吗?”
“回王爷,回来了——”
萧昱松了口气,不等他说完,直奔博观院园。
一进门就与府里大夫撞了个对眼。
送大夫出来的青竹连忙福身行礼:“王爷万福。”
萧昱皱眉,直接问大夫:“谁病了?”
“回王爷,王妃身体不适——”
“怎么回事?”萧昱霎时冷下脸,“早上出门还好好儿的,怎么突然就不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