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99
但在场的人,那个是有万贯家财的,几乎都是一些小职位的官员,或者是像吴松这样的。
所以这话一出,场内一下子就寂静起来,完全没了之前热络的气愤。
“周夫人,我这也是有心无力,家里经济压力大,那么多孩子要养,往后娶妻生子,出嫁聘礼,我这都不知道去哪里愁呢”。
坐在绣花旁边的刘夫人率先开口。
她倒是毫不避讳,毕竟他们家人口不少,夫君中年发达,那公公婆婆,娘家小舅子,家里还有哪些通房妾室,膝下庶子庶女,都住在一起,每日什么都不干,就是吃食方面,都是一笔不少的开销。
“倒也不是非要勉强你们跟我一起,就是看那些孩子可怜,多一些人能帮他们,对他们也好”。
周夫人说完后,拿着帕子的手不自觉的紧了紧。
今日这宴会,绣花本是不想来的,可吴松想着她自从有孕到现在一直都未出门,便带着她出来。
“今年风调雨顺,乡下地里的收成倒是不错,若是周夫人不嫌弃,我便让人准备一些送到慈院去”。
绣花随后开口道,孩子都是可怜的,可她跟吴松也不是大富大贵可以无限援助的,眼下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这些。
银钱方面家里也不宽裕,但是吃食眼下还是可以送去的。
“也好,孩子们肯定会喜欢的”。
周夫人看着绣花说到,有总比没有强。
吴松在前面跟着一众同僚鉴赏字画,心里也惦记着妻子,好在宴会很快就结束了。
恒哥此时正在家里院子里踢球,家里的丫鬟寸步不离的跟着他,如今家里也是有几个丫鬟小厮,帮着打扫庭院,做活计,厨房里做饭的厨子吴松也都雇佣了。
每每想到绣花跟着自己吃了那么多苦,他就心痛。
马车上,吴松直接把绣花抱在怀里。
“你想做什么就做”。
“好”。
家里有了丫鬟小厮陪着玩,小家伙再也不无聊了,一整天都在院里跑。
“我要去东哥家里”。
吴松绣花前脚刚进门,小家伙立马上前说到。
“等过几天去,到时候爹爹娘亲带你一起去”。
“好”。
东哥跟他年纪相仿,小家伙最是喜欢跟他一起玩了。
夜间,夫妻二人躺在床上,吴松想到什么用手抚摸着绣花的腹部。
“这都三个多月了,我听闻京城有些有名望的大夫,可看出男女,要不明儿下午,我带你去看看”。
“是男是女天注定,怎么夫君你不想要女儿”?
“胡说,我是想要闺女”。
“这都三个月了,就算是个儿子,也不能不要啊,好了,一切缘分天注定,我们静等即可”。
绣花说完后放下手中的话本,随后吹灭了一旁的烛火。
“若是闺女,极大欢喜,若是跟恒哥一样”。
吴松说到最后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女儿出嫁也是要嫁妆的,都差不多”。
绣花看的还是很开,毕竟这世间女子本就不易,若是个闺女,生下来,可能家里条件好了,出嫁前她是不用受苦,但女子所遭受的十月怀胎,养育孩子,她都得一一经历。
日后嫁的好了,皆大欢喜,嫁的不好了,那后半辈子都可能不会好过。
“那不一样,我的女儿不会出嫁,在娘家才能一世平安喜乐”。
吴松毫不犹豫的说到。
“我是想日后给她找个对她好的,入赘也行啊,这样日后家里当家做主的就是恒哥和闺女了”。
绣花闻言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管怎样,还是等孩子出生后在说吧”。
绣花说完,随后慢慢的闭上了眼睛。
吴松看着她的侧脸,陷入了沉思。
近来他总是做梦,梦到一些很是匪夷所思的情况,梦里有吴母,有吴大,甚至连姐夫,几个外甥都有,各种场景,一起吃饭的,一起出去游玩的,可就是没有绣花,无论他怎么找,都找不到绣花。
无数次睡梦中醒来,他都十分惊恐,唯恐绣花不在,好的是,清醒过后,她都在他旁边。
吴松不太相信什么鬼神之说,但最近这噩梦连连,他也有些担心,便想着去庙里拜一拜了。
绣花如今身怀六甲,去庙里,她也是很愿意的。
冬至前,一家子就一起去了。
入冬后,天气严寒,不过绣花如今已经习惯一点,在加上她肚子大了,整日在屋里,倒也没觉得有多冷。
绣花最近在准备给吴母的节礼,吴松很忙,只能她一个人操办了。
当初二人把手里剩下的积蓄购置了不少的良田,全部都租出去了,绣花是租过地的,自是知道租地是稳赚不赔的,先是要付租金,还要把自己一年的粮食给分一些,不过她也没多要,让那些租户意思的给一些就行,日子都不容易。
哪怕如此,家里还是多了不少的粮食,还有户部送来的,吴松下一年的粮食。
绣花按照约定往周家送了一半,留给家里的,剩下的给吴大和宝生他们送了过去。
“夫君,我听说京城里有一批丝绸是从西域那边过来的,要不买上两匹,给娘送回去”。
“你看着准备就行,也别太过了,要不娘又在家里闹了,这对她没好处”。
“那我就买普通的缎子吧”。
“也好”。
“库房你还有不少东西,在去挑一些,到时候装成两个箱子给娘送回去”。
“好”。
另一处宅子里,郭勇收到了老父亲的来信,说是自己高升了,成了县里的县令,让他们一家赶紧回去。
郭勇看完之后,在屋内来回踱步,其实在京城生活习惯了,自是不愿意回去的。
但他父亲如今是县令了。
“你就不想想,你爹是怎么知道我们的地址的,我们当初可没说来京城的啊”。
李氏这话一出,郭勇有些慌了。
“不过回去也不差,你想啊,京城虽好,可咋们没得依靠啊,回去之后,你父亲是县令,是县里的父母官,之前的事情,也帮你解决了,没人会找我们的不痛快了”。
当初二人带着全部身家出走,在京城里,也就比一般人能好一点罢了,买了两个铺子,一个小宅子,手里还有一点银钱度日。
“那咋们回去”?
郭勇看着妻子。
“回去吧,京城也就这样了,没有功名利禄出不了头啊”。
李氏咬咬牙,随后开口道。
“不过父亲为何让我们偷偷的回去,还让我们半夜走,而且这信也不是光明正大的给我们送”。
“父亲之前都没职位,如今高升,想来也是让一些人不爽,搞不好想用我们威胁他也说不定,这不难想”。
李氏还是很聪明的,不过她也没猜到点子上。
“我们一家三口偷偷的走,那铺子不要了,这宅子也不要了,半夜走”。
李氏大腿一拍,郭勇闻言点了点头。
有郭举人在,这两个铺子不要就不要了,这宅子也不要了,回去搞不好日子更好过。
夜半三更,一家三口偷偷的从后门溜走了,守在门口的侍卫一时大意,自是没注意,直到第二天早上,一家三口出城后,这才知道。
后面的一切事情,自是不可控了。
与此同时,在翰林院里呆了大半年的吴松,得到了进宫面圣的机会。
吴松心里是很开心的,有才华,你也得有舒展的地方才行啊,在京城想要混得好,怎也得皇帝赏识才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