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人手 ·62
王锦从他们脚边吐着蛇信子游过, 林山都没有注意到。
“要不是小孩不好好去厕所, 还跑它边上撒野尿,那它能凑过去看嘛!”小强强行挽尊,“说不定我们王锦姐姐就是在警告他不要随地大小便呢!”
林山几乎哑口无言:“那!那还是个热心村民咯?”
小强叉腰:“嗯~!”
“咝——”
“咝——”
王锦立起来,朝着天空望去。
“嗡呜呜呜——”螺旋桨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斗嘴, 两人仰头。
今日天很蓝, 阳光耀眼, 鱼塘边不算很热,单人书桌那么大的飞行器反射出银色金属光泽, 时不时能晃一晃人的眼睛。
它降落到和人差不多的高度后滞空悬停,一包干豆沙鱼料送到他们眼前,抓取鱼料的爪盘就像一只有思维的手臂,有可动关节,能灵活旋转。
小强望着懵懂地接过鱼料,爪盘自动收回机舱里:“这是我们后勤部的?旗旗搞的吗?”
林山活动了一下发酸的脖子:“那不然还有谁呢?”
“我很好奇,她哪里弄来这些机器人的?就好像凭空出现的一样……”
小强问出这话,林山偏头看他:“不是啊强哥,就是后院堆着的那几个大快递箱,装的就是这东西的零部件。”
“啊?!”小强大吃一斤,“我以为那几个快递箱是装什么农具的,毕竟上面也没有写名字和内容嘛!”
林山指着农家乐方向的水泥路,从远处赶来的电动车:“诺,吴旗拥来了,你问她吧。”
吴旗拥往路边停靠,都还没来得及下车,摘了头盔直接就问两人大声问:“怎么样!我的空运飞行器牛逼不?!”
“牛逼牛逼!!!”小强一路点头朝她走来,怀里还抱着那一袋鱼料。
吴旗拥停好车,才打开了她的APP,收回飞行器,将它停在鱼塘边的空地上。
“机舱里最多能运载500斤物资,它还可以切换到灌溉投料功能。它类似于阳山果园的那种无人机设备,但最主要的是它的传感器比前面的那几台机器人齐全。”
小强:“能用来干啥?像唐巡一样抓老鼠?”
“唐巡那个传感器只能监测地形、土地酸碱度、温度啥的,不能分析到具体物质,而且需要我们主动控制。”吴旗拥拍拍她的新崽。
“这个就不同了,它不仅连接了海洋卫星,以后出现土壤问题还可以实时接受卫星警报,并自动排查。啊对了,它有雷达,路线可以自主规划,比陆地机器人更自由,附带效果是可以在往梯田上运输农药的时候,同时检测田里的病虫害问题。我老师说这个还能看到高清的虫子,我等会儿就去试一试到底多清楚。”
“咝~~”
林山非常喜欢:“这个不错,可以及时止损。你老师别是搞农机的吧?”
还真让林山说对了,吴旗拥说:“以前在洛一拖啊他,后来会院里了。他一直都想搞水路空三栖拖拉机的。”
林山:这就是情怀吧,大概。
“咝——”王锦突然扭起来,要不是吴旗拥踢一脚,它怕是要打结。
林山下意识躲远:“什么情况?”
说话间,又一辆摩托车停在吴旗拥的电动车的旁边,还按了喇叭打招呼:“哎——小强!常巍在不在鱼塘?”
“李桂怎么来我们村了?”小强嘟囔一句,迎上去打招呼,“你居然有空串门,介绍一下,这位是隔壁阳山村的书记,李桂,你们该叫叔叔了。”
李桂谦虚:“叫哥!”
“要脸吧,叫叔,他孩子大一。”小强这是属于中间辈,两头都是兄弟的年龄。
李桂开门见山,说明自己的来意:“我们这不是果园已经整顿差不多了,听说你们这里养了不少罗非鱼,想搞点果子和你们交换鱼。”
林山问他:“您要鱼还是鱼苗,吃的还是养的?”
“吃的,哪有人手能腾出来养鱼?”李桂头顶有一些些的反光,都是这小半年累出来的。
小强把王锦蛇拎到一边,让出一条路:“你先来看看我们这鱼,这条蛇不用怕,它就是看看,不打扰人的。”
“哎哟!我都没发现,是条菜花蛇哦!”李桂当即脚一缩,手护着自己前身,从王锦身边走过去才放松下来,“它怎么这么听话?都没有攻击性,是自己养的?”
小强:“野生的,性格问题吧,反正我觉得这蛇很像狗。”
李桂哈哈大笑,没见过这么怪的。
四人蹲在鱼塘边捞水,罗非鱼增倍地长,已经看到几条特别肥的。李桂:“常巍这崽会养鱼,你们吃过了没有?”
“捞过一餐,味道还不错的,阿巍水质搞得好,没有腥味。”小强再次强调,“真的一点土腥都没有,但下一批要再养一个月,能得几十斤。”
“那就下个月,具体多少斤看你们复兴留多少,我们就捡个剩的。”李桂和他们说,“地不好种啊,我们那里的是全靠果园和淮山了。”
小强拍拍他的后背:“好歹夏橙和西瓜什么的,让大家抢救回来了,哥你乐观点。鱼肯定够的,我们的物资差不多要动态平衡了,就等下个月的谷子,看看产量。”
吴旗拥借机问李桂:“叔叔,你们村还有多余的设备吗?果园使用的那一类自动化设备。”
“这个啊,我回去给你问问吧。”李桂拿出手机,打开数者生存,找到了她的手机号,“你是叫吴旗拥对吧?我回头问好了就给你打电话嗷。”
“谢谢叔叔。”
鱼塘也没有什么事,几个人干脆跟着吴旗拥去梯田,看看她的飞行器各种功能测试,李桂觉得新鲜,也跟了过去。
“这些机器人能够普及吗?”
吴旗拥沉思:“估计目前不行,要普及的话,应该至少会有地区性的人员调动吧?”
“嗯……”李桂深表认同。
现在的支援者都和起初的师范一样,免学费包分配,一般都是回到自己户籍所在地,或许良莠不齐,但人力缺乏,而且没有较为完善的系统支持,只能保证当地最基本的教育水平。
“姐姐——”小堂弟臂弯挎着小桶,屁股后面跟了一串小孩,都是帮忙运土的,他看到吴旗拥一群人过来,还有头顶的飞行器,“啊!是那个!”
他在农家乐里看过的模型,现在都飞起来了!
“哇!大飞机!”他身后的小孩子们兴奋地上蹿下跳,目光都被飞行器所吸引。
小强走过去看他们的小桶:“你们桶里都装的什么?”
孩子们把桶递给他们看:“农药瓶子。”
“预防稻瘟!”
李桂逗他们:“你们还知道稻瘟呢?”
常燕理直气壮:“知道,就是会烧叶子,会减产,少掉一半的谷子。”
“嗡——”
飞行器悬停期间噪音会减少,它飞起来之后会有半分钟噪音强震,据说这一版已经是改进后的极限了。
吴旗拥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平板:“用这个看大屏!”
小堂弟踮起脚:“我也要看~”
林山把他拎开:“先去倒垃圾你!”
“哼~”小堂弟急哄哄向前冲,撵上了大部队,然后超过了他们,本来慢慢走的孩子们又一窝蜂跑起来。
飞行器就位后都不需要调整焦距,自动扫描锁定了病水稻,放大分析菌种……
水稻上的斑点非常清晰,李桂叹为观止:“都可以直接分析病类了?准不准确?”
吴旗拥:“不知道啊,这个联网的,农业网的信息技术靠谱,它就靠谱。”
林山瞧了一眼:“现在什么都可以搞建模分析了。”
还是精密的生物建模呢。
“基础技术先进呗,学科交叉不就洒洒水啦。”吴旗拥指挥飞行器到人群前方,连了语音广播,把飞行舱打开,“大家把垃圾打包整理到一堆,机械臂会进行识别物体,自动抓取。”
梯田上的支援者们先是一愣,好奇地围观了几眼,按吴旗拥说的整理到一堆,四下散开,看飞行器表演。
只见那只机械臂探出来,活动着末端的八个爪,就像夹娃娃一样,把装满垃圾的蛇皮袋送回自己肚子里去。
梯田上的惊叹声四起,吴旗拥他们在下面都听见了。
李桂深感科技的好处:“要是没有自动化设备,我们也不敢保证救得回所有的果园,这样吧,我回村问问他们那套设备和厂家电话,你自己看看怎么配。”
吴旗拥:“可以,谢谢叔叔。”
果园有一定的种植规模和管理系统,自动化效率高,梯田不一样,梯田一个是地形复杂,一个是零散,有的地方种了水田,有的地方种牧草放牛,也不像果园里有安放设备的空间。
毕竟,他们村的梯田可是连爬山的拖拉机都开不上去的。
“天也快黑了,我还得回阳山,就不再呆了。”李桂还得赶回去整理物资报表。
林山看眼手机屏幕的时间:“现在也快饭点了,常巍和左若飞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吧?”
“搅拌站的盒饭送过去了?”吴旗拥也看一眼时间,五点半,“昨天我们是六点上的车,到家都七点半了。”
林山没去过野婆寨:“这么远!”
小强告诉他:“路太绕了,车也开不快,是要久一点的。如果不去凤泉岩,直接出村去变电站的话,大家一般是走水路的。”
“哦……”
梯田支教组也收工了,当然,小孩一起成群结队往农家乐去,村里的人都回自己家,一路走着,最后只剩小堂弟跟在队伍里。
小强跟他们闲聊:“你们昨天不是说里头有个溶洞吗?李阿姨听了,今早上还跟我说溶洞好酿酒,她还想酿酒呢。”
“酿酒?”吴旗拥没有想到这一点,“看看我们今年粮食的产量吧!要是吃不完的,确实可以试一试。”
林山好像已经闻到酒味似的,还砸吧嘴了:“对啊,毕竟申请都是有体积重量范围,有酒有肉有粮食,可以申报其它的物资。”
“酒倒是其次,山羊产奶还要人手去挤,要不就需要自动的挤奶设备,这些东西岩洞里都没有呢。”吴旗拥脚上的步子加快,想着回去做规划。
这46只半路杀出来的山羊,不得不让他们暂搁鸭场的进度了。
作者有话要说:
报告!日三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