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警车蓝红色的灯光消失在雨夜里,灌木后面的两个人影才慢慢站起来,雨衣下隐藏的面孔无人知晓,耸动的喉结滑出一串声音:“怎么办?被人捷足先登了。”
“走,回去报告老大。”
与此同时。
Red会馆被市公安三辆警车围了个水泄不通。周徽带人冲进会馆,向喻白出示了拘捕令。
“喻白,跟我们走一趟。”周徽清冷的声音响起来的时候,喻白正在台球俱乐部的台球桌旁抽烟。她朝周徽走过来,一只手夹住烟,另一只手拿过拘捕令,看了一眼,吐出一个字:“好。”
烟草味从唇齿间弥漫开,喷在周徽脸上。周徽突然觉得心底有一丝异样的情绪一闪而过。
刑侦队审讯室里。
周徽和韩尉对喻白展开审问,周徽没见过这么配合的嫌疑人,问什么答什么,不避讳不含糊其辞,条理清晰到让周徽怀疑她是不是事先知道她要问什么。
审讯室外的孙也充分发挥八卦潜质,胳膊肘捅捅“警局一枝花”,“一枝花,知道什么个情况不?”
杨平帆一本正经的说:“知道。因为我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终于在数据库匹配成功第二名受害者的DNA,找到突破点,使案情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孙也:“……”
什么叫一句话把天聊死,这就是活样板。
晚上七点,杨平帆再一次进入数据库,二十分钟后,他从椅子里跳起来,“找到了,我找到了!”
沽洱区派出所一小时前刚报上来近一个月的数据,南城区管辖范围之内的沽洱区,在城市的最边缘,是平陵市出了名的“三不管”地带。这里住的大多是来自各个城市和附近村镇来平陵市打工的民工,人员流动量大,鱼龙混杂,是南城区治安管理最差的区域。
二十天前,沽洱区的民工房附近发生了一起聚众斗殴事件。工地上的民工晚上下班回来,在民工房前支了张桌子,几个人聚在一处打牌,最后不知道怎么回事,为着几块钱就打了起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场面逐渐混乱,几个人发展成几十个人的“恶战”。
本来一帮男人每天在工地上受气,处处不顺遂就有点牢骚,再喝点酒,随便哪个人说一句过激的话,都有可能激起一场矛盾。这种事在沽洱区屡见不鲜,当地派出所一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居委会出面调节,手段相对温和,效果也更好。
这次事态严重,十三个打进医院,四个鉴定为轻伤以上结果,派出所不得不出面解决。民工房大都临时搭建的危房,附近没有摄像头,找不到带头闹事的人,只能在派出所备案拘留几天又放回去。
第二名受害者吴国江,就在这群人里面。
刑侦队立刻去沽洱区调查走访,摸清了吴国江的社会背景。吴国江,三十五岁,小学学历,未婚,沽洱区某建筑工程的临时工。他住在民工房对面那一排危房里,工地下班后往这边凑热闹,就凑出事来了。
据周围同事反映,吴国江人缘不好,平时爱喝点酒,到处闹事。脾气特别冲,得罪不少人,但要说他和哪个人有什么深仇大恨还真没到那程度。
最后,吴国江工地上一个同事的反映,引起了韩尉的重视。那人说吴国江十多天前去Red闹事,当众猥亵人家小姑娘,被保镖打了一顿,赶出大门还带爹带妈的骂,让人家赔他医药费。Red老板直接让带话出来,“再敢来闹事就剁了你的爪子,丢进河里喂鱼,赶紧滚!”
本来只是一句警告,但是这个女人近些天已经太多次出现在警方的视线,哪怕是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足够触动警方的神经了。
重要的是,那个人是喻白!韩尉太清楚她是什么人了,她是有能力做这样一起案子的。
结果韩尉刚带人绕到Red正门后面,就见两个穿雨衣的男人抬着一只麻袋,装进一辆越野车的后备箱。这才有了后面一系列的抓捕行动。
走廊钟表的指针划向十一点方向时,坐在椅子里的喻白抬手敲了敲桌面,细长的眼尾带点桃花,半正经半调戏的对周徽说:“警官,问完了吗?”
第4章
周徽发现该问的都问了,什么都不缺,就缺证据。意味着,二十四小时之内,找不到能证明她杀人的证据,他们就必须放人。
韩尉情急之下,想到一个法子,“被害人蒋同已经指控你对他进行非法拘禁等一系列人身伤害的行为,你的两个保镖也已经承认你们犯下的罪行,你还有什么好说的。”韩尉着实是撒了个谎,蒋同昏迷不醒,还在医院抢救。两个保镖还在审讯中。
果然喻白一眼就识破了他的诡计,“韩尉,诈供不是什么好习惯,老师可没这样教你!”
什么?!
这次不光审讯室外的孙也一众人惊了,周徽表面上的镇定自若也差点维持不住。
这……什么情况?
难怪她一晚上都觉得韩尉状态不对,合着这两人早就认识,还是师生关系?
喻白敏锐的捕捉到他们微妙的情绪变化,笑着对韩尉说:“看来你的同事对我们的关系好像并不知情?我以为昨天晚上的久别重逢,会让你迫不及待将见到我的消息告诉你的老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