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正当时349
“而且,那个大哥哥每日都要吃大把的药,花了不少银子呢,害得先生都没有新衣服穿。”
“没错!每次路过云先生的草庐,都能闻到那股苦苦的药味儿。说不定,他又病了,所以才没能叫先生回家吃饭。”
这些调皮的孩子们除了替‘委屈’的云先生叫完冤屈,聪明的小脑瓜一转,灵光一现。
他们挤成一团,簇拥到李昀膝下,噙着天真的大眼睛,嘴里说着最诚恳的谎言。
“云先生,我们今日路过你家,看见那位大哥哥病得很重,都昏倒了,你要不要回家看看他?”
教书先生望着孩子们期冀的目光,用手里的书册,轻轻地点了点孩子的前额。
“为了逃避读书而说谎,更是不该。”
孩子们哗然。
果然,每次说谎,都会被云先生看穿诶!
正说着,书院门口忽得闯进来一位身穿朱红束身官服的跨刀大官,满脸惊慌地冲到了李昀面前。
“陈指挥使,你怎么...”
“云兄,出海巡航的船只出事了。”
李昀猛地攥紧了手中的书册。
他压下心中的焦灼,转身叮嘱了孩子们回家小心,才压低声音快速问道:“忘归呢?”
“裴兄他...”
陈琛挠了挠头,颇有些不知该从何说起。
李昀轻咬下唇,低声说道:“知道了,我这就去。”
望台出海港口是今年新建的。
近些年来,火器的研发成功让水匪不再成为海运的一大难题,而世家的势力在小皇帝李临的怀柔手腕下逐渐瓦解,让经济的自主权逐渐倾向皇家。
土地重归百姓,国库得以渐渐充实。
而重开武举也让大庆的军防得以日益坚实,无数年轻一代正接过前人手中的星火,以燎原之势,将希望的种子洒在大庆广袤的土地上。
在这片大好形势下,内阁新任首辅与兵部尚书力排众议,开了海禁,让大庆不再依赖漕运运送南北粮储,而在梧南关隘先开了海上运易司。
只是,万事开头难。
这海上运易司担着全朝廷的希望,是无数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李昀目色沉着,马术稳健,只不停夹着马肚子,策马越跑越快,把陈琛吓得心神飞出了九天之外。
这些年,殿下的身手真是...好得越来越离谱了。
马儿一路疾奔,终于在午时之前赶到了码头。
李昀翻身下马,在人来人往的兵卒中焦急地寻找着那个熟悉的背影。
只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敢来海上运易司撒野,谁给你的胆子,嗯?”
“小的...”
“说话就说话,抖什么抖?”
“小的...”
“说吧,这次又是谁让你跟着货船走私的?”
“小的...”
“莫非,高功还没死心,妄图想要插手这司里的事宜?让他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今年的吏治考核,他自己政绩欠佳,依我看,他这尚书之位岌岌可危啊。”
李昀绕到港口木牌坊后,果然在那里寻到了他想要找的人。
裴醉随意斜靠在那口走私的大木箱侧面,长发高束,正被海风吹得肆意卷舒。
“小的...”
“结巴了?看看你这水匪的装束,也太不走心了。你们主子没叮嘱你们,唱戏得穿上戏服,才能装得像吗?”
“小的...”那人使劲抻着脖子,终于憋出了两个多余的字,“...错了。”
裴醉用刀懒洋洋地挑开那人脸上斜挂着的黑眼罩,看清了眼罩下那颗颤得像海上浮漂似的眼珠子。
他弯下了腰,唇边挂着和善可亲的笑容。
“怕我?到底你是匪,还是我是匪?”
“爷...你是...”
“嗯?什么?”
“小的...小的是...”
陈琛目光呆滞,指着不远处土匪似的裴醉,又指着那跪在水里、手臂背后拧转捆在背后、差点就被折腾死了的‘真’水匪。
“就是这样。出海巡航时,有人打了运易司的船。裴兄在岸边钓鱼,看见火光,立刻跟着支援船出海,然后那群倒霉的...不是,那群瞎了眼的匪徒正好对上裴兄,被他直接一把撸了老巢。一问,才知道,是有人雇了他们,专门来劫走这批海上运货。高家的人混在水匪窝,结果落到裴兄手里,没撑过一盏茶,全招了。”
说真的,要是不知道殿下是殿下,他肯定以为这个人是土匪出身。
专业,太过专业了。
出海运货必备的殿下,定能让水匪单调枯燥的海上生活变得颠沛流离。
李昀看着陈琛脸上的精彩表情,只抿唇浅笑。
“陈指挥使,可需要我帮忙清查这次入关的贡品与税账?若无特殊,高尚书不会铤而走险,非要派人劫走这一批货。”
“求之不得!!”
虽然陈琛本来就存着这样的意图,看李昀这么痛快,陈指挥使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李昀善解人意地没有戳穿陈琛的小心思,只随他到了不远处的小木屋中,查了半日的账,厘清了名册,出门时,已经日斜西山了。
他放下挽起的袖口,出门时,被夕阳的余辉晃了一下眼睛。
他蹙眉别开眼,抬手去挡,手腕却被一只微凉的大手轻轻握住,眼前的光晕瞬间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