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224
“这边还有酥肉、羊肉、猪五花……然后是鱼丸,老刘他们今日上午剁了快一上午才收拾出了这么一些,哦对了,近日的豌豆苗不错,推荐你们最好来几盘,火锅吃到最后把豌豆苗放下去那么一烫,那叫一个鲜哟,又嫩又清爽!”
“……”
光是听田月英的介绍几人已经快被馋虫折磨死了,更别提周围还不断飘荡着火锅的香气,这时再看眼前摆放得整整齐齐的盘盘食材,便仿佛它们身上都长出了手,拉着他们叽叽喳喳地叫着“吃我吃我”、“还有我,也来上一盘”……
在这种情况下,众人已经丝毫没有了抵抗力:
“这个鱼丸,来三盘。”
“面条来一份!”
“这鱼片切得不错,薄如蝉翼、晶莹透明,来两盘试试!”
“肥牛、肥羊、酥肉、嫩牛肉、猪五花……各来一盘!”
……
急不可耐的架势,看起来几人就像是没见过世面的乡巴佬一般,不过面对边关这些新奇事物,他们可不就是没见过世面嘛!
在满堂吃得正热闹的气氛中,他们点菜点得急了点儿好像也没什么……相比起为了争抢最后一盘土豆宽粉差点打起来的两伙人,他们已经算是文雅了。
同时心里也在庆幸:还好他们点得快、点得多!
才在梅一坐下不久,菜很快就被端了上来,为了方便摆放,旁边还有一个五层的小木架。
桌子中间的汤锅早已冒起了袅袅白烟,粗眉商人看了一眼,锅是铁锅,做成了八卦阵的样式,中间用铁片隔了开来。
想到炼铁厂那些精炼的铁剑,边关能做出这种锅来倒也在情理之中。
锅的左右两边盛着不同的汤底,只凭颜色便能区分开来。
左边是奶白色,漂浮着菌菇、玉米,还有一些不知名食材,气味闻起来较为鲜香;而另一边,则是鲜红油亮的颜色,甫一闻到这股麻辣气味,便被呛出了个喷嚏。
两种汤底泾渭分明,却是同样的浓郁霸道。
满桌子没一个人试过这种叫做“火锅”的吃法,还是谢杉先学着方才在大堂见过的场景试着将肥牛卷放入锅中后,几个人才慢慢放开了手脚,开始往锅里放自己想吃的食材。
光是汤底的气味已经让人欲罢不能,放入食材后,融入了食材的香味,更是让人馋涎欲滴。
好在不用等多久,很快便可以开动了——
雪白的鱼丸十分Q弹,满口鱼肉的鲜香;
土豆片口感绵软,糯糯的土豆香味中,吸饱了汤汁的麻辣香味;
小酥肉外酥里嫩,一口下去,焦脆的肉香味裹挟着满满的汤汁,好吃得舌头都要吞进肚子里;
……
在座之人没有一个还有闲心说话,就连一开始打定主意打算在用餐时套话的晋城商人都吃得根本停不下来。
火锅热气腾腾,吃得人满头冒汗,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
一筷子滑嫩的鱼片下肚,宁小夏眯着眼感叹,他总算知道什么叫“没吃过的时候想吃,吃过了以后更想吃”了,这种叫“火锅”的吃法也太好吃了吧!
不枉他费心拐这些外城人过来,这麻辣鲜香的美味何止俘虏了他们的胃,更是俘虏了他们的灵魂。
宁小夏相信,不提东街厂房的产物,光是火锅,就会有不少人为了它留下来入驻边关。
而日后出入边关的商人络绎不绝、西街一铺难求的盛况,无疑是佐证了他的想法。
.
另一边,从食堂出来后,盛玉便带着枝儿朝城外走去。
从东街到西街有近路可走,但要是从城门进来,食堂便是在西街的最里处了。
走出食堂,入目是宽阔平坦的石板路,左右两边间间商铺鳞次栉比。
如今的西街一改往日的冷清,已经有不少商铺开了张,带有商铺特色的幌子飘飘扬扬,街上小摊贩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往来行人络绎不绝,一路走来,可以看到有不少外城人正在“小红旗”的带领下参观、游览那些或已开张、或尚未出租的商铺。
他们看着那些被水泥修缮过、样式统一、风格独特的建筑面露欣赏,对着那透明的玻璃窗啧啧称奇,又或是走进不同的商铺中,被琳琅满目的带有边关特色的商品迷了眼,出来后手上堆满了各种小玩意儿,腰间的荷包却空了。
盛玉和枝儿就像普通的游客一般,穿梭在行人之间。
以往在朝城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可以出府,现在看到这繁华的商业街道,枝儿别提有多兴奋了,看什么都是新奇的。
她一只手虚扶着盛玉,行走间,视线专注地从那些商贩面前摆放的商品上一一划过,目不暇接。
枝儿拉着盛玉的袖子,激动道:“小姐,那边有卖风筝的诶!”
盛玉看过去,果真看到有个卖风筝的小摊,小商贩支了个木架子,一个个风筝便挂在了那架子上,颜色多彩、样式多样,有常见的蝴蝶、蜻蜓、大燕,甚至还有鲤鱼。
不知想到什么,盛玉的眸中划过一抹笑意,她点点头:“正好春天来了,下次实践课便带他们放风筝去,你也来。”
枝儿顿时眼睛一亮:“嘿嘿,小姐真好!”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美食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