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前生大梦忽然醒
“朕知道。”
我眼睛紧紧盯着床帐里的人影:“陛下可知刺客是何人?”
林充发出一阵撕心裂肺的咳嗽,又好似在狂笑,我从他“嗬嗬”的气声中勉强辨认出几个音节:“陆仁……你同我……一……要……小心……身……边……人……”
我倒了杯茶,为表尊重,问了他一句:“吃点茶?”
他没有回答。我撩开窗帘,只见林充骨瘦如柴,双颊下陷,衬得双眼膨突,直勾勾地瞪着我。
他比乔装成难民时还要瘦,瘦到与民同受的地步。
我看着有点难受,把茶盏凑到他嘴边:“吃茶。”
林充没有动,也没有说话,就静静地瞪着我,双眼一眨不眨。
我施了点力,用茶盏叩开他的齿门——口中黑紫色的血液缓缓溢出,我吓了一跳,失手摔了茶盏。
茶盏滚落到地上,清脆地一声响。
祝长舟应声闯入,我心神不定,呵斥冲到嘴边,又生生咽下去了。
我沉着脸越过她向门外道:“成帝畏罪自戕,先收棺。”
不知是旁人给他喂了毒,还是他偷藏。前者是擅专,后者是失察,无论如何,看守林充的人左右都要担个罪名。
殿外乌泱泱跪了一片人,山呼“万岁”。祝长舟也转身下拜,我抬了抬手,说:“平身。”
听闻太后本欲趁着今日混乱,逃离宫中,却被发现,后自裁。后宫太妃、妃子没有自尽的,我都发了银子送回家。其实有些嫔妃和支持我的人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我没必要做得太绝。
接下来就是准备帝后登基大典、封赏等事,等我忙完开始着手查林充的事情,已经过了他的头七了。
其实也有人跟我提过这件事,说停灵宫中不妥,都被我以“此间事忙,容后再议”的借口打发了。
我之前遣散了前朝的太监宫女,身边还是用的祝家人。伺候皇帝的人被我留下,如今诏来一条条念林充的起居注。
念到他身死前日,太后来过,母子不避人互相关心了一番。我知道太后和林充的关系实际不太好,加上日子特殊——那时,我接近月凝县的消息估计传了出来,当夜王家灭门,太后来探——就更令人生疑。
我问那宫女:“除了寒暄,他二人无有其他言语动作?”
宫女道:“奴婢看得真切,不曾有什么。”
我随口说了句“这倒奇了”,那宫女就战战兢兢跪了下去。月麟、九真她们跟得我久,已经被我纠正得没有这种动不动就跪的习气了,如今这宫女一跪,反倒把我吓了一跳。
我无奈道:“起来。”
太后必定是听到了什么消息,至于这消息是她凭本事弄到的,还是有人故意透漏给她的,我不想去深究了。
只是这样一个人,她会是来杀自己的孩子的吗?
我拿捏不准,搬进宫中的时候,什么都换过新,我交代了月麟她们换之前看看的旧物有没有线索,也就只在床上发现了个暗格,里面藏着毒药和补药。
只是仍旧不知林充要自杀,太后是否有挑唆。不过这种情形下,林充确实活不了。
祝长舟劝我,说前朝的事,就让它如书页翻过。
她说得对。我就是那点同病相怜作祟,私心不想让林充自己走到如此绝望的境地,总想找到一个罪魁祸首替他报报仇。
林充最后还是葬在了镜湖城外,棺椁秘密北上,大臣都觉得我为了泄愤不知道把他怎样了。
镜湖城是大成的北边境,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算埋没了他。
王家灭门案和蒋飞沉案还在查,有了国家机构去查一个案子,比之前用祝长舟的地下势力轻松太多。
各地的奏折都如雪花般飘来,年号也还没定,天灾也没除,各地还有起义未息,前朝的世家怎么处理、官员的任免又都令人焦头烂额。
在这种情况下,祝公爷进宫求见。他一直都很低调,轻易不在我面前露脸,封赏时他还是国公,这个爵位已经是到头了的。
我还纳闷他主动找我有什么要紧事,寒暄一阵过后,他终于说出了他的目的:“陛下,这后宫空旷,是否要纳妃?”
第47章 前生大梦忽然醒
我还当祝公爷在试探我, 信誓旦旦地说:“国公放心,朕不会辜负皇后。”
祝公爷却看起来一点都不开心,仿佛没听出来我什么意思:“陛下, 这充盈后宫, 臣有一人举荐。”
我笑容淡了,仔细打量祝公爷的表情, 见他不似玩笑,便有些冷淡地道:“什么人值得公爷亲自举荐?”
“程左丞之孙, 程攸宜。”
我冷声道:“‘奉璋峨峨,髦士攸宜’,好名字。”也好野心。
祝公爷惯于装傻:“说起来,程小姐和陛下也有一段缘分。”
闻听此言,我是真有点惊讶:“哦?竟有此事?”
“陛下可还记得,您曾于程左丞府中一游。”
“不错。”我道。那时我还是无名之辈, 借公爷东风搭上程府这道桥。也恰恰是拜访程府这一举动,给京城一个我要入仕的信号。
祝公爷道:“陛下曾于程府花园拾得一香囊, 这香囊恰是程小姐与丫鬟打闹时丢出,程小姐掩在梅林之后遥遥见了陛下一面,从此神魂颠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