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做牙刷
这是邻村的老猎户了,梁云山打了声招呼:“郭大爷。”
又不好意思地笑笑:“我也不行,打猎我就是个半吊子,这次是运气好。郭大爷别忙着走,你提点肉回去喝酒。”
郭大爷摆摆手:“不用,我就是赶早过来把兔子卖了,我虽然年纪大了,但若是想吃肉还不就是上一趟山的事儿。走了。”
有几个人认识郭大爷,经过这一遭,对这摊上的野猪肉也深信不疑了,再仔细看看,这颜色也的确和家猪肉不一样。
乡下人一年到头大多数时候都素着,就趁着过年这几天,还不兴吃点好的。
“老板,来二斤前腿。”
“我要三斤五花。”
“野猪跑那么快,不知这骨头汤会不会更补,小伙子,给我剁两斤排骨试试。”
有人开头就卖的快了,梁云山忙着切肉称秤,陶成玉负责收钱。
晌午时分,就卖的差不多了,家里还有一块好肉是留给成玉的,还剩下猪头和一些内脏,也干脆留着带回去。
梁云山拉着板车,先放到一开始交费的管理点,那边有人看着,当然也是收费的,然后带着陶成玉逛起了集市。
他自己没什么要买的东西,陶成玉先去医馆买了早上念叨的牙粉,然后在调料摊上买了一些卤肉用的佐料,想想桃枝还没修剪,又去刀剪铺买剪刀。
结果到了刀剪铺,人家告诉他没有剪树枝用的大剪刀,要去卖农具的店里买,店主好心给他指了一家农具店,二人又往那边过去看看。
农具店的店主是个年轻人,浓眉大眼的,看他们进来就热情地问他们要点什么,听了陶成玉的要求后,皱眉想了想回他道:“真不巧,大力剪现在没货,用的人太少,这样,我明天去府城进货,到时候给你带一把,你下次再来吧。”
然后问了陶成玉是哪里人,买来做什么,听说他是刘家村人,那店主惊讶道:“啊,我外婆家就在刘家村,我小时候经常去玩。”
又问他道:“你叫什么?我叫钟鸣,那边大多数都姓刘,说不定咱俩还是表亲戚,小时候一起玩过呢。”
陶成玉笑道:“我不是刘家村人,我三叔过世了,我过来守着他的桃园。”
钟鸣“哦”的一声,“你是陶三叔的侄子,我知道他,他原来不在了吗?还记得以前我们一群小孩去偷摘桃子,狗在后面撵,他还帮忙打狗。哎,真是挺好的人,桃花不让摘,说留着结果,桃子却尽着小孩子摘,从来不说。”
梁云山催促道:“不早了,既然没有,那走吧。”
陶成玉见状便告别了热情的农具店主,到了街上,看他一直不说话,逗他道:“怎么了,你小时候是不是和他打过架?怎么没有相认打招呼?”
梁云山板着脸:“不认识他,话这么多,一看就不像好人。”
陶成玉无辜躺枪,话多怎么就不是好人了?自己平时好像话也不少。
路过一家成衣铺时,陶成玉伸头看了看,过年总该添件新衣服,原主爹和后娘都小气,自己的衣服已经很旧了。
但想想手里就只有三叔留下的几吊钱,过完年还要买种子鸡苗什么的,还是留着最需要的时候花吧,况且不出意外,下个月天气就会开始变暖,棉衣穿不了多久了,不合算。
犹豫拧巴了一会儿,陶成玉说服了自己,转身离开了。
梁云山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
第8章 做牙刷
======================
回去的时候,在村口遇到了几个闲聊的村民,七嘴八舌地跟他们打起了招呼:“小梁,你俩今天去赶集啦?哟!买了个猪头回来啊。”
“不是,是去……”
陶成玉刚想纠正,梁云山给他使了个眼色,转头应了一句:“嗯,买来过年吃。”
走远一点后,陶成玉时不时意味深长地看一眼身边的人。
梁云山被瞧得不自在:“看我干嘛,我脸上有花?”
陶成玉摇摇头啧啧叹道:“真是人不可貌相,看不出来,梁大哥也会说谎啊。”
梁云山无奈道:“要看对谁,对你就不会,他们那些人,算了吧。”
陶成玉好奇问道:“他们怎么了?”
梁云山摇了摇头:“算了,反正不太好,你以后跟他们最好也少打交道。”
他还没忘记刚来的时候,爷爷年迈,没有父母帮着收拾,自己整天穿得又脏又破,村里人又排外,吩咐自己家的小孩不要跟他玩。
大人的态度很容易左右小孩子的判断。
有几个调皮的看到他就往他身上扔石子,吐口水,有次他气急了冲上去把那个领头的打了一顿,结果晚上那家长带着小孩去找了爷爷,要把他交出来。
外乡人低人一等啊,爷爷把他关在屋里,在外面颤颤巍巍的要给人下跪道歉,被陶三叔拉住了,后来还是陶三叔拿出了十个鸡蛋赔给那家,算做是孩子被打的营养费。
当时小小的梁云山躲在门后忍住了泪,紧紧攥住了自己的拳头。
那小孩可能被打怕了,不再带头找他的麻烦,但仍是不跟他玩,只有刘四婶家的春柱,比他大几岁,偶尔会带他一起去挖挖野菜什么的。
后来自己也学会了谋生,磕磕绊绊地生活了下来,但他打的猎物从来不在村里卖,做工也只去镇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