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皇后背后的支柱198
兰草和娘亲正好在百济司领这个月的伤残补助金,她爹是猎户,上个月进山狩猎时,不幸伤了腿,大夫说至少要休养三个月才行。
爹爹一向负责养家糊口,他这一倒下,兰草家就没了收入来源。幸好还有慈幼局,愿意出一份伤残补助给她家。
虽然每个月能领到的钱不多,但至少能让一家四口不至于饿死。因为这个,兰草打心里感谢慈幼局的大人们。
她和娘亲领完银子,出来时迎头撞上这队人马。从马车上下来的那些女官们十分低调,也不让人跪拜,十分不讲究排场。
兰草认不出女官的官服,只是觉得为首之人好生气派。但她娘亲是有见识的,见了来人,即便没人吩咐,也第一时间拉着兰草跪下磕头。
“娘,那是谁啊?”兰草偷偷问。
她娘小声地说:“那位就是冯相,是女菩萨,你给我跪得认真些。”
这下不用她娘提醒,兰草自己就跪得板板正正了,那可是冯相啊!
其实本朝实行“群相制”,宰相一称是给高位官员的半正式的官名。只要是门下省、尚书省和中书省的长官,一律被认为是宰相。
曾经朝上谢、朱二派,为首的谢荣海和朱友臣就全被称呼为相。
而冯遥本身虽不算上述三省之官员,但民间依旧称呼她为相,她乃是本朝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相。
由此可见慈幼局在民间呼声极高,地位已经不输于三省。
既然冯相来了,那沈财神呢?还有那么多流传在说书人口中的知名女官,她们都来了吗?
兰草偷偷摸摸抬了抬头,眼睛盯着那群已经离去的女官,心里被种下了一颗种子,她也想和那些大人们一样。
此时冯遥已经步入厅内,众人都知道她要赶路,因此早已经备好酒菜。冯遥眉头紧锁,匆匆用了饭,刚要问马匹是否换好,她还要继续赶路。
门外来人回报,说是沈司行到了。
临出发前,冯遥去信沈岚,邀她共同赴京。她本以为怎么也要到了长安,才能和沈岚碰头,没想到在梁州就汇面了。
按这个时点算算脚程,可见沈岚是一接到皇后有难的消息,就抛下手上一摊子事,从江南道赶去长安。
冯遥迎出去,还没走到二门,就见沈岚风风火火的从门外走来。
“尚济大人,在下来迟了。”
冯遥扶起行礼的沈岚:“不迟,本官也是刚到,司行一路辛苦了,走,咱们边吃边说。”
沈岚急行了一路,确实还没用饭,于是也不推迟,和冯遥入内,随意对付一口。
“京中三省六部,我至少可以保证户部不会为难娘娘。”沈岚扒了几口饭,哪里还有食不言寝不语的淑女样子。
至于她说的牵制户部一事,也没人会觉得她是在夸大其词。
开玩笑,沈财□□头可不是白叫的,慈幼局本来就扎根在百姓之中,局内每日收进、支出的流水大得能吓死人,比户部每年算国税的数额还要大上几倍。
这些钱在沈岚的运作下,早已变成了更加恐怖的天文数字。
而早在抚恤补助计划建立之初,慈幼局就已经决定除维护自身运转之外,把结余下来的盈利投放到户部去,吃较低的利息,回馈给国库。
所以朝中三省六部,与慈幼局关系最紧密的就是户部了。不客气地说,慈幼局现在就是户部的大债主,那户部尚书看见沈岚,也得客客气气称呼一声司行大人。
户部要是敢在这个时候向皇后娘娘扎翅,沈岚就敢掀了户部的老底,看看是谁怕谁。
冯遥给她倒了一杯茶,让她慢点吃,然后说:“你也别做得太过份,以后还是要同朝为官的,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和他们撕破脸皮。”
沈岚点头:“我懂的,大人放心。总之这一次,皇后娘娘好,那就大家都好;皇后娘娘要是不好过,那大家就都别想好过。”
冯遥比沈岚大几岁,本应更加沉稳才对,不能看着年轻气盛的沈岚发疯。
可是这一回冯遥却十分赞同沈岚这句话,娘娘要是不好过,那大家的日子就都不用过了。
她们慈幼局上上下下几百号人,全是靠着皇后娘娘为她们遮风挡雨,才能安安稳稳的做着女官。
要是没有娘娘在太极宫中为她们周旋,慈幼局根本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娘娘已经为她们做的够多了,现在也该轮到她们来做娘娘背后的支柱了。
冯遥放下茶壶,眼神坚毅:“冒犯娘娘者,便是与我慈幼局为敌。”
七日之后,慈幼局诸人抵达长安。
这是阔别数年之后,冯遥第一次回京。当年她们出京时,有多少人不看好她们?
现在好了,今时今日的慈幼局已经不容他人小觑,冯遥倒是要看看,今日之慈幼局,够不够分量保下皇后。
慈幼局的入京,让更多的人意识到了皇后的强大。尤其是当以冯遥为首的一众女官站上太极殿时,在百姓之间甚至出现了‘二圣’这样的叫法。
比较起来,杨皇后的声望和地位,确实已经超过了当年尚未临朝称帝的女帝。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