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复试(新增)
云眠山的景色缓缓卷入轴中,吕珩慢悠悠地说:“没有西方风景画写实,又不讲究透视原理,我一直不太懂,中国山水画到底有什么意义……不如你们来告诉我答案?”
第八十七章 复试(新增)
PART 87
伤害不会让人成长,因为伤害你的人从未想过给你成长的机会。
——《眠眠细语》
要谈山水画的意义,就要谈到山水画背后所蕴含的精神。参加特拍的竞买人对书画都有一定研究,但大多偏好某一门类或某一时期,哪怕是以鉴定为职业,也多精于笔墨赏析,极少涉及的精神层面。
因此,吕珩的题目一出,那位急切的收藏家就挥手告辞了,余下的三人面对同一道题目,多多少少有了几分辩论的意味。
这种情况下,谁先回答,谁最有利,若是落在最后,答案被人抢先说完,那就无计可施了。
于是乎,剩下的那位鉴定师抢在朝仓与晏初水之前,率先作答:“中国山水画描绘的都是自然风光,所以体现的精神正是老庄哲学,其绘画意义就是表达文人隐居山林的理想。”
以表象解释存在,是最浅显也最直白的说明。
吕珩看起来是个不懂画只有钱的金主,这样的回答也算投其所好。
可若是细想一下,他能在初试时设置那样的考题,就绝不会是一只绣花枕头。因而,他闲散地脱下大衣,把玩着手中的一只老怀表。
“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他幽幽地说。
鉴定师当即愣住。
“你说的观点是这本书里提出的。”吕珩挑了一下眉头,忽地反问,“如果山水画的精神源于庄学,那为什么战国时期没有出现山水画呢?”
看似随意的一个问题,却十足的一针见血。
鉴定师再一次哑口无言。
很明显,他低估了这道题的难度,更低估了吕珩这个人。
朝仓恰好是在这个时候开口的,“‘画山水’的观念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有南朝宗炳的画论《画山水序》为证。”
吕珩侧目,向朝仓看去。
古语用词深奥晦涩,朝仓放慢语速,说得略微拗口,“《画山水序》以圣人贤者修身为切入点,认为山水‘质有而灵趣’,游山水可以修身,可得仁者乐。而当‘老疾俱至’,恐难游历名山大川时,则可以通过画山水画、观山水画来澄静心怀,畅神修身,所以我认为,山水画表达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色,更不是隐居山林,而是玄学思想下文人修身体道的方法。”
朝仓的回答既引经据典,又有合乎逻辑的说明,吕珩点了点头,看样子也颇为满意。
正如晏初水先前预料的那样,朝仓才是此次特拍最难应付的对手。
在场的三个人,两人已经作答,其中一个还答得特别好,剩下的自然很被动,要么跟着附和,要么……
彻底推翻。
然而晏初水却兀自走神,根本没有在管进行中的考核。
目光四下游弋,又落在画案的笔墨纸砚上,卷起的宣纸是半熟半生的,应当是去年产的净皮,中低档价格,一旁的笔架上放着四支中锋羊毫,也是寻常款式,并非湖笔……
他凝眸沉思,走神走得相当认真。
“晏先生……”吕珩不得不主动叫了他一声,“你的回答呢?”
啊……
到他了呀。
晏初水不急不慢地收回视线,推了一下镜框,“答案重要吗?”
吕珩一怔,继而反问:“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山水画的精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他们所说的,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所以这肯定不是复试的考题。”晏初水轻描淡写地说完,尔后摘下眼镜,向他们看去。
他漆黑的眼瞳亮如明镜,清晰地映照出吕珩神情中微不可察的变化。
没有什么能瞒得过他的眼睛。
至少,他们又不是许眠。
本以为已经输掉复试的鉴定师一下来了精神,“晏总,你说真的?”
大约是为了笼络友军,晏初水难得随和地应了一句。
“啪。”吕珩合上手中的怀表,从座椅上起身,“那你觉得考题是什么?”
晏初水伸出修长的食指,隔空朝着画案点了一下。
“是《暮春行旅图》的中轴。”
如果只是要考他们这样一道题,吕珩完全没必要将中轴带来,更没必要提前给他们看画,可他这样做了,必然是有原因的。
“假如我非知道你的答案不可呢?”吕珩轻哼一声,带着固执与傲慢,“假如这一题就是复试的考题呢?”
毕竟持有中轴的人是他,举办特拍的人也是他,他有权决定每一个环节的规则。
晏初水不卑不亢地与之对视,拍卖本就是一人买一人卖的公平交易,倘若非要分出高下,那也是买主更重要。
谁出钱,谁是金主爸爸呗。
“假如是考题,我就回答。”他说。
语调清冷,态度坚决。
吕珩被堵得一时说不出话来。
要么将这题改为复试考题,要么就别指望晏初水作答,因为相比这道题,晏初水更想回避的,是可能出现的真正考题。
“行。”吕珩点头,“那这一题就算是考题。”
晏初水重新戴上眼镜,欣然接受这一交易。
Tips:如果觉得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www..vip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好书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