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娱乐:八卦轶事6
不过如今说的是刘彻在正史上确凿风流韵事,卫霍这个属于野史中的野史,肯定不能放在一起讲的。
【刘彻一共有两个记录在册的男宠。其他没记录的具体有多少未可知,但是肯定不少就是了。】①
【两人中,第一个是韩焉。他是战国时期韩国王室的后人,曾祖父是韩王信。而韩王信又是韩襄王的庶孙。】
被点名的韩王们:噗——
一口血吐了出来。
好儿孙你干什么不好为什么去给人当男宠???
【另一个是李延年,就是李夫人的兄长。曾经受过宫刑,颇擅音律。】
刘彻:噗——
一口血憋在喉咙口。
很好,这下真成《刘彻和他的太监》了,万幸的是这里面没有“们”,就一个太监。
汉初。
刘邦:…………
刘邦怀疑人生:
“所以乃公这个儿孙真的和太监搞上了?”
张良:…………
张良选择了沉默,仿佛之前安慰刘邦那些传言都会被澄清的不是他。
澄清是澄清了,但是澄清的方向反了。
最后还是萧何硬着头皮劝道:
“武帝有记载的男宠只有两个,没记载的只会更多,这么多人里出一个太监还是很正常的。您不如想点开心的事情,比如武帝这个谥号或许代表着我大汉打赢了匈奴收复了河套呢?”
刘邦这才勉强高兴了一点。
至于武帝可能只收复了一点犄角旮旯地区,或者武这个谥号是反讽,这种可能性就暂时忽略吧。
【好了,开胃小菜结束,接下来我们进入正题。】
刘彻:什么?这才开胃小菜???
吃瓜群众:什么!这才开胃小菜!!!
刺激!!!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章就写卫霍了!
大家放心,我会努力保证卫霍风评不被害的,但是猪猪就不保证了
毕竟迫害猪猪,我是认真的()
注①男宠记载出自司马迁《史记》
我搜到李延年的时候还有点不相信,但是司马迁把韩焉李延年都归在了《佞幸列传》里,这个列传是记录刘邦到刘彻的情感秘事的。
司马迁还生怕后人把“佞幸”与“佞臣”混为一谈,特意解释道:“力田不如逢年,善事不如遇合,固无虚言。非独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昔以色幸者多矣。”
不过《佞幸列传》的结尾很微妙啊,莫名其妙突然cue了卫青。
“自是之後,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
虽然是当正面典型提的,但问题是你看他说的话:
前半句是说男宠大多是出自外戚之家,后半句就接一个卫霍也是因为外戚才“贵幸”,这就很容易被人恶意曲解为卫霍也曾经是男宠,只不过人家上进后来当了大将军。
因为这个,后世才开始编排卫青,所以司马迁要负全责。
而且他自己都强调了佞幸列传是写男宠的,你很难说他在这里头cue卫霍是出于好意,更何况他是站李广的、本就看卫青不太顺眼。
这段话最讨厌的地方还不是他把卫霍和那些佞幸放在一起作对比,不太尊重人,而是他这么写,你没法锤死他有问题。
文人可爱玩这一招了,写得模棱两可,你怎么理解都行。但你的理解是你的事情,与我写书人无关,我永远清清白白。我可没说卫霍当过男宠,那是你自己解读的。
另外补充一点:
先秦和西汉时期不是所有宦官都是太监的,比如刘邦的男宠籍孺就是宦官,但是没有他受过宫刑的记载,但是刘彻的男宠李延年是明确记载有受过腐刑的(腐刑就是宫刑)。
以及,赵高是宦官,但他不是太监,而且他有子嗣。
第16章 娱乐:八卦轶事6
后妃和男宠还只算是开胃小菜,那正题会有多劲爆?想想就刺激啊!
一时间,所有人都正襟危坐。
端茶的把茶杯放下了,怕自己笑喷。吃点心的把点心拿起来了,怕自己噎着。嗑瓜子的又抓了一把瓜子,翘首以盼。
其中以唐玄宗李隆基最夸张。
他叫来爱妃搂在怀里,又让人给自己多加了几个软枕靠着。选了个最舒服的姿势半躺着,美滋滋等待起来。
等待期间,他还嘚嘚个不停:
“汉武帝还能有什么重头戏?男宠不是都说了吗?”
杨玉环不解地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众人纷纷看向天幕。
天幕里的说书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吊足了众人的胃口,这才说道:
【在开讲之前,在下需要声明一点。以下的所有牵扯到感情部分的内容纯属杜撰,是后人觉得好玩牵强附会编出来的,完全属于自娱自乐。】
【尤其是故事里面除了刘彻之外的两位主角,他们都很洁身自好,他们和刘彻没有任何超越君臣的关系,请千万不要当真!】
【所以某些人在恶意编排刘彻的时候请专注刘彻本人,不要拉两位清清白白的臣子下水,谢谢!】
刘彻:滚啊!
刘彻发誓他真的要和说书人不共戴天了,天幕的主持人团队里就数这个叫丑牛的家伙最讨人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