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番外66
“你又怎知一切?在他眼里我根本不值一提。”
裕昌话落沉默低头,有一人见状走上前来,霍里松手之际,那人宽厚的手掌抚向裕昌肩膀,头顶响起的声音是那般低沉沙哑。
“孩子,阿狰对你的情我们都看在眼里,去劝阿狰回来吧,把那竖子带回来,这件事如今只有你才能办到,朕……以其父的名义求你了。”
裕昌幽幽抬头,几月未见,文帝憔悴苍老了不少,额间的白发是那般刺目,眼眶的湿润更是令人不忍。
“哪里来的什么情……只有我走了……他才会回来。”
裕昌喃喃出声,一丝委屈却从心底慢慢升起。
在这群人眼里,她只是劝回凌不疑的一个可能,一个希望。
也仅仅于此。
难道如今他的离开,在众人眼里也成了她的过错?而这份责任就如此莫名欲加于她身?
要劝回凌不疑,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她此生不在踏入都城半步,一种是永远长眠于此。
无论是哪一种结局,她都是不认的。
可是如今所有人都要让她走出这一步,如今所有人都觉得,只有她能劝回凌不疑,可从没有人站在她的角度上看看,从没有为她想过这其后的代价。
裕昌轻笑出声,笑这人心不公,她曾为凌不疑所做的最后一步就是走进三才观,可如今她出来了,便不会再回去走一遍自己已经走过的结局。
她凭什么要为一个不爱她的人,付出一生的代价,重活一世她本应有更精彩的人生才对。
“圣上,唯独这件事裕昌办不到。”
“你!你就眼睁睁得看着阿狰去死吗?!”
“那凌不疑是死是活,关我孙女何事?你们这一群人逼她去劝,可这件事又与她何干?”
闻言,裕昌猛然回头,见是大父大母的那刻,鼻头忽得一酸,眼中冉冉升起一丝雾气。
有……这个世上还有那一心为她之人存在,如此便够了。
汝阳王和汝阳王妃在蒹葭的通知下,火急火燎得赶了过来,见裕昌憔悴苍白的脸,是那般心疼。
“走,跟大父回家去。”汝阳王更是不顾文帝在场,一手拉过裕昌的手腕,让其离开那群人的围堵。
“叔父!”文帝着急道,“裕昌是能否带回阿狰的关键啊!”
“圣上,老夫再说一句,裕昌和凌不疑那小子的婚约已毁,那二人就已毫无关系,如今让我孙女去西北寻他作甚?是还嫌裕昌不被人耻笑吗?!”
“再者,是凌不疑自己选择离开,如今还要让我孙女去请他回来?!简直荒唐!”
汝阳王这一次是真的气急了,就连文帝都没有给一丝面子,更不怕那欺君犯上的罪名,它向来不喜凌不疑,那孩子太过心狠,裕昌与他并非一路人,迟早是要出祸事的。
如今这般,在汝阳王看来就是最好的结局,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最好二人今生都别再相见。
裕昌就如此被汝阳王拉着脱离了那群人的身边。
看着日渐苍老的大父大母,裕昌心中是说不上的难受,她进三才观时根本没有考虑过他们二人,反而还在一直让他们为自己操心。
“大父大母,裕昌错了。”裕昌低头说道。
“你啊,都是被你大母惯坏了,谁的话都不听!现在知道错了?你要早听我的还能有现在这么多事?”
“我惯坏了?我就这一个宝贝疙瘩,我不惯她惯你这个糟老头子啊?”
汝阳王妃有些心疼得摸着裕昌干巴的小脸,“我的心肝怎么瘦成这副模样了……”
“阿姊!”少商跟了上来,轻轻唤道,“我明日就随阿垚回骅县了,记得我说的话,今生莫要留下遗憾,有些事有些人是要有个了断,可无论你怎么选,没有人会怪你,他们不配。”
裕昌笑了笑,却未曾言语。
回到汝阳王府,这里又恢复如初的模样,她的院落如今没有丝毫有关他的物件。
可看着空荡荡的院子,裕昌脑中又全然都是二人倚在一起的身影。
“郡主,您看这盏灯。”蒹葭捧来一盏小巧精致的兔子灯向裕昌而来。
“这是老王爷命最好的手艺人所制,比郡主之前的那盏更好看,您看看可喜欢?”
裕昌笑着拿过兔子灯,“大父命人做的东西,自然就是最好的。”
裕昌走进屋子,将兔子灯依旧挂在床头,望着灯火摇曳,她喃喃道,“一盏灯毁了,换一盏便是,又何况是人呢……”
裕昌原本做好了释怀一切的准备,却偏偏在这一刻,蒹葭不慎碰落了桌上的一支喜钗,刺耳的声音深深揪住了裕昌的心。
这是他们定亲当日……子晟遗落下的喜钗。
那时他说第二日会带她去看霍家的祖辈……
那时她以为第二日将此钗亲自给他便好……
不成想,那日一别竟就是永别。
“这是谁放在这里的,明明早都收起来了。”蒹葭急忙去捡那钗,顺便挡住裕昌的视线。
可为时已晚……
许是压抑了许久,在看到那钗时,裕昌的泪止不住得往外涌,她死死咬住嘴唇,却有些止不住声的呜咽起来。
她终还是忍不住了。
蒹葭见状更是连忙上前拥住她,安慰道,“郡主!郡主没事,这里是汝阳王府,是家,在这里想哭就哭出来,在这里没有人会对您有丝毫指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