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感同身受16
赵大力家在镇北靠山的位置,只用火泥砖搭成的围墙已经塌了大半,院子门也没有,那两间矮土房,连屋顶都掉了一半木下来,看着很有些摇摇欲坠的感觉,再看周边,因为比较荒芜,也没几户人家住在这边,更显得这处孤寂。
这哪里是一个家,分明就是一个荒院。
王元儿再走近几步,静悄悄的,没有哀乐,没有哭声,完全不像别人家做白事那般热热闹闹的。 也是,赵家是独一户的外来乡人,也没个啥亲戚的,只是连个哭声都没有,也是太凄凉了些。
她走到院子门口,停住了脚步,目光落在那刚从里头出来的人身上。
这做白事的,尤其是父亲死了,做儿女的是要戴重孝的,然而,赵大力这身上穿的是什么呀?
大冬天的,他的衣着单薄,父亲死了,也没有正儿八经的披麻戴孝,只在腰间和手臂额头上绑了一条白布条,面容憔悴,神色冷漠。
赵大力看见王元儿也是有些意外,但脸上那意外神色也是一闪而过,便要绕过她走开。
“我,我都听说了。”
赵大力停下脚步,转过头看她,嘴抿得紧紧的。
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怎会有这么冷硬的脸容,就像这冬天的冰雪,让人忍不住颤栗胆寒。
王元儿吞了吞口水,道:“我也是前不久才没了爹,你,节哀顺变。”
赵大力冷笑:“你是来可怜我的?”不等她回话,便道:“可惜,我并不觉得可怜,他那样的人,迟早也是一个死字,就是早死迟死罢了,现在死了倒好,一了百了。”
他说得轻描淡写,话音里甚至带着些厌恶和憎恨,可王元儿依旧从里面听出了落寞和伤感。
父母双亡,他算是成了孤儿了!
看过去,他的嘴倔强的抿着,眼角却是有一丝晶莹, 王元儿不禁想到前世的自己,再联想到这一世,心徒然揪紧,颇有些感同身受的感觉。
咕噜,咕噜。
两人离的极近,王元儿清晰的听到自他身上传来的腹鸣声,连忙蹲下来,打开自己篓子里的瓦罐。
她取过干净的布巾,将瓦罐里剩的七八只茶叶蛋全部包了起来递过去:“给。”
赵大力看着还冒着热气的乌色的鸡蛋,闻着那香味,吞了吞唾沫,却没有接,道:“我没有银子。”
王元儿卖的茶叶蛋在长乐镇是出了名头的,他自然知道,更知道这鸡蛋卖五文钱,可是,他连五文钱都没有,所以连屋里头装那死人的棺材板都要赊着。
“不要你银子。”王元儿径直塞到他怀里,说道:“你吃吧,这事还多着呢,没力气咋整?”
她想了想,今天卖的鸡蛋也有几十文钱,咬了咬牙,又将腰间的钱袋子解了下来,整个塞到他手里:“我只能给你这么多了。”
赵大力有些发愣,只觉得手上有些发烫,问:“为什么?”
王元儿挑起担子,为什么,她看着远山,道:“和你一样,我也没了爹。”如果命运的转盘还和前世一如既往的转,兴许未来,她还会没娘,再次经历失亲的痛苦。
...
第二十八章 争端又起
王元儿怀着满腔心事回到家,刚踏进院子,就听到一声娇滴滴的声音叫自己:“真是看不出,平时看你一本正经的,倒是个惯会拿俏的。”
不用想,王元儿也知道这管声音是谁的,不是那王敏儿又是谁呢?
王敏儿不知从哪听来,说城里头的大家小姐说话都是捏着嗓子娇滴滴的说话,便有样学样,嗲着声说话,每每听了,总会让人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王元儿放下肩上的担子,心里头全是赵牛的死,更是着急要见到梁氏,也懒得搭理她。
“叫你呢,怎不理人呢?”王敏儿见王元儿一副对自己视而无睹的样子,登时直起了身子。
王元儿没好气地剜了她一眼:“你说什么呢?”
“你还装傻扮懵呀,我娘都看到了。”王敏儿一摇三晃的走了过来,上下打量她一眼,撇着嘴不屑地道:“也不知什么眼光,赵大力那样的穷酸货都看得上,这是眼瞎了吗?”
王元儿听得一头雾水,正欲问清楚,张氏从正屋里走出来道:“元儿丫头,你阿奶叫你呢。”又支唤王敏儿:“去,把你大伯母叫来。”
王敏儿这回倒没推迟,而是兴致勃勃的走去东屋。
王元儿皱起双眉,她可没漏掉王敏儿那看好戏的神情,可是,为了什么?
很快,她就知道所谓何事了!
“我倒是不知道,二婶有当跟尾狗的习惯。”王元儿讥讽地瞥张氏一眼。
原来她去赵大力家时被张氏瞧着了,既然跟着,自然也瞧见了她给钱和鸡蛋和赵大力那一幕了。
“大嫂,你看你是咋教的孩子呢?这嘴说的是什么话?”张氏瞪向梁氏。
梁氏拉了拉王元儿的袖子。
王元儿心里烦,也懒得和她多费唇舌,看着王婆子道:“我是给了几只鸡蛋那赵大力,就是看他没爹没娘的可怜,可没二婶想得那么龌龊,想什么男人。”
“是啊,娘,元儿最是善心不过的孩子,您是知道的。”梁氏紧接着帮口,女子名声可是重要得很,这弟妹说什么自己的孩子想男人是什么事?
“哟,那钱袋子可是都给了呢。”张氏哼了哼,挑着自己的指甲道:“咱们家也不是大富贵的人家,按说,还没分家,你们这一房也没个男丁赚钱的,元儿你是长女,赚了银钱,理应是交上公家管的,你倒是大方,一袋子钱就给了人做人情去,这是图的啥?”
“阿奶说过,我自个儿赚的银子可以自个存着,我给自己的银子去图一个恩果,有什么不能的?”王元儿冷声道:“常言道,得人恩果千年记,我求个福报,也只是盼着佛祖菩萨怜悯,保佑我们家宅平安,阿奶,难道这也有错?”
王婆子睁开眼,她是信佛的,正屋就隔了一个小间做佛堂,供着佛祖菩萨,日夜都要上香供奉的。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你说得轻巧,哪知现在肉都要涨价了,那给出去的钱都够咱家好些日子的开支了。”张氏被呛得一噻,好半天才说道:“你二叔为着这一大家子嚼用管着铺子累死累活的,你倒是倒水似的把银子倒出去,这不是败家么?”
...
第二十七章 感同身受16
-/-
更多好书
长女最新章节+番外章节
正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