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229
这里是处理账务的公署, 环境宽敞却嘈杂,两排楠木大桌前围坐着数名红衣太监, 此刻正忙碌不停。
薄青城一身苍青色直裰, 站在最前面,手里拿一本账册,高声念道:“白粮总计二十一万四千石, 其中苏州府四万石,常州府三万七千石,湖州……”
底下的人或写或计, 算盘飞动,室内一片大珠小珠的碰撞之声。
随着门被推开, 陡然寂静下来,鸦雀无声。
薄青城对这突如其来的沉默不明所以, 转过身, 看见门口立着的人, 僵住了。
穿堂风一涌而入, 把案上的账簿吹得簌簌翻动, 时快时慢, 快翻到头时,薄青城终于开口。
“你……”
“薄大人,合作愉快。”
换了素净衣服的许青窈走上前来, 微微一笑, 是他没见过的明媚粲然。
薄青城愣了半晌,深深地看她一眼, “合作……愉快。”
那些太监们倒无什么反应, 照这架势下去,等漕粮海运的任务完成, 他们大人立下大功,眼前的女人说不定就是未来的主母,自然怠慢不得,何况就算在宫里,太监也是有对食的,这已经见怪不怪。
再说,多个人来,也是分担苦役——现在各地运送的白粮贡品全都堆积在渡口,叫他们焦头烂额,有个人能过来帮忙,正是求之不得。
这种难得的太平倒引得许青窈心生好奇,从前她每次进到一个陌生环境,人家都对她避之若蛇蝎,要想顺利将事做成,首先就得收服人心,再看看眼前这些人,她的到来,只让他们停了一瞬,转瞬过后,便都低头重新专注于自己手下,似乎对她的参与没有任何好奇,也没有任何异议。
她竟然会在一群太监身上找到被尊重的感觉,真是出人意料。
临近午后,她将手中的几本账粗略看完,才算对这次海运的内容和流程有了初步了解。
这时候公署里人都散尽,只剩许青窈和薄青城。
两人中间隔着宽宽的过道。
许青窈埋头苦算,对面的男人忽然发出长长的一声喟叹,然后说:“许青窈,我真有点佩服你了。”
因为空旷,四壁隐隐有回音流荡。
“很意外?”许青窈头也不抬,手下笔走龙蛇。
“我没想到,原来你要走的是这条路。”
听见这话,许青窈抬起头,铅华褪尽,露出的是一张素面朝天的脸。
她搁下笔,靠在椅子上斜斜伸了个懒腰,“毕竟床榻方寸之间,不便我施展手段。”
话说得很是暧昧,可是看她表情,分明坦坦荡荡,只有眼尾睨着他,泻出毫不掩饰的哂意。
那意思像是在说,“看吧,我又赢了。”
薄青城看了她良久,仰倒在椅子上,流露出自弃似的萎靡,交领中间敞开修长的颈,喉结分明。过了会儿,他幽幽笑道:“你永远知道怎么惹我生气。”
廊上传来脚步匆匆,隔着窗牖,有那种尖细的声音响起,许青窈听出这是大太监手下伺候的干儿子。
他近身伺候的干儿子有四个,高矮胖瘦各不相同,这是那个胖的。
“夫人,主父请您去前厅议事。”
不知道为什么,许青窈这时忽然就想看看薄青城的表情。
她也真的那么做了——
薄青城却没叫她如意,长睫低垂,眼底的情绪收得很好,一点也不肯外泄,只是那张削薄的唇,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
她站起身,笑着说:“好。”
身后,男人一向翘起的嘴角忽然抿成平直,像是一把雪藏多年的匕首终于开鞘。
许青窈并未察觉,朝门口走去。
胖太监忽然朝她身后的男人开口:“薄大人,主父邀您也一同前去。”
这回别说许青窈,连薄青城都愣住了。
-
穿过雨幕,两人被延入花厅,小侍宦掀起珠帘,一股浓重的药气扑面而来。
隔着一扇描金缂丝屏风,男人倚在罗汉床上,鼻音浓重,听着像是感染了风寒。
“眼看发船在即,崔某身体染恙,只能仰仗薄大人,在接下来的漕务中多出些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