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被人惦记了37
苏子宣做好晚饭,焦急的等在院门口,伸长了脖子往村口瞧。
远远的看见妹妹背着小背篓,迈着小短腿,欢快的往家跑的娇小身影,激动的热泪盈眶。
“妹妹。”
九岁的男孩,迎着一众村民惊诧的注目礼,几乎是哭嚎着迎上前,一把抱住了娇小的小身子,嘶哑的嗓子带着颤音。
“妹妹,你可算回来了。”
“哥哥,你看,我挖了好多竹笋。”
苏倾落瞟了眼好奇的看着兄妹俩的村民,从肩膀上卸下早已准备好的小背篓,扯着萌萌的小奶音,举到哥哥面前献宝。
夏季的笋尖不多见,从两兄妹身边路过的刘家媳妇,露出艳羡的神情,看向小女娃的目光充满了热切。
“妹妹真棒,走,咱回家了。”
苏子宣心思敏锐,从刘家媳妇毫不掩饰的热切,体会到不同寻常的意味,下意识的接过背篓,拉着妹妹的小手往家走。
“玉姐儿那娃儿,当真是个小福星,自从她来了,苏虎家日子越过越兴旺,连带着村长家都跟着沾光,顿顿野味不离口。”
两兄妹背后,刘家媳妇忍不住艳羡,和同行的婆婆说悄悄话。
“可不是。”
刘婆子用蒲扇遮着嘴,小声回应:“那女娃越看越让人喜欢,长的俊,嘴巴也甜,苏虎两口子捡到她,当真是捡到宝了。”
“咱家水牛今年六岁了,跟玉姐儿差不多大。”
刘家媳妇贼精的眼珠子转了转,凑到婆婆耳边:“娘,你看,跟玉姐儿配成一对,咋样?”
“我看行!”
刘婆子一拍大腿,欣然同意:“玉姐儿要是当了咱家的孙媳妇,那福运可不就转到咱家来了。”
“那就这样定了,赶明儿我回趟娘家,让我娘托村里的媒婆上门提亲。”
刘家媳妇暗自得意,一心想把福娃抢到自家来。
“成,你去吧。”
婆媳俩想法一致,刘婆子答应的很痛快。
苏虎夫妻俩绝对想不到,他们仅是离开了五天,家里的两个孩子,都被人惦记上了。
等大山媳妇和刘家请的媒婆上了门,两口子哭笑不得,硬着头皮拒绝了两家人的好意。
为此特意请了老村长出面说和,才没有伤了邻里邻居的和气。
提亲的事略过不提,苏倾落和小翠鸟去了一趟神秘峡谷,收获满满。
跟着哥哥回了家,两兄妹吃过晚饭,各自回屋休息。
苏子宣挑灯夜读,温习功课。
苏倾落和小翠鸟一起,翻看银色储物戒内的物品。
储物戒是修仙者用来装载随身物品的空间法宝,内置空间大小不一。
苏倾落从神秘峡谷得到的这枚储物戒,内置空间等同于两间竹屋,可以放置不少物品。
一人一鸟御用灵力,将储物戒内的搁置了上千年的古董,灵器翻出来,一件一件的评估。
三套青花瓷茶具,两个青釉玉的鼻烟壶,两个铜鼎,两个炼丹炉,两把飞剑,一小叠驱鬼的符箓,一袋灵石,一个防御盾牌,一小堆白玉瓶,白玉盒,几瓶灵药。
物品在精不在多,仔细翻看了一遍,一人一鸟还算满意。
除了灵药年代太久,已经无法使用外,其余的东西,都是当下需要的。
特别是炼丹炉,有了炼丹炉,苏倾落就能将珍贵的药草炼制成灵丹,治病救人更加方便。
第60章 想爹还是想娘
成人的储物戒太大,套在苏倾落的小嫩手指上往下掉。
苏倾落灵光一闪,从李秀娥的绣线里挑了几种鲜亮的颜色,编织成彩绳,穿上银戒,挂在脖子上,充当项链,倒也别具一格,很是好看。
离开卧牛村的第六天下午,苏虎两夫妻终于从县城回来了。
苏倾落带着两匹小马驹在河岸边玩耍,远远的看到爹娘,开心的迎上前。
“乖宝贝,想娘了吗?”
两夫妻见到女儿激动的不行,苏虎刚想抱住香软的小身子,李秀娥已经抢先一步,把女儿抱了起来。
“想。”
苏倾落搂着李秀娥的脖子,甜甜的笑,软糯糯的小奶音听的人心尖发颤。
“玉姐儿,想爹不?”
苏虎看着眼馋,不敢从媳妇怀里硬抢,只能围着女儿一个劲的转悠。
“想,想爹。”
苏倾落露出小兔牙,笑得眉眼弯弯。
“最想爹,还是最想娘?”
苏虎不过瘾,继续逗女儿。
“想爹,也想娘,都想。”
诸如此种问题,五年来已经重复过很多次,苏倾落扯着萌萌的小奶音,回答的很顺溜。
“哈哈,咱家玉姐儿就是聪明。”
苏虎慈父心作祟,又想吹嘘。
“先回家吧。”
李秀娥及时打断他:“从县里给村长家带回来的东西,尽早送去,甭让人说咱不懂礼。”
“成,先回家喝口水,”
苏虎笑着答应:“喝完水就去。”
“爹,娘,你们从县里带回来什么好吃的呀?好香呀。”
一股浓郁的肉香飘入鼻尖,苏倾落怂了怂小鼻子,好奇的往苏虎背后的背篓里瞅。
“哈哈,咱家玉姐儿的小鼻子真灵。”
苏虎从背篓里取出一只荷叶包裹的烤鸡,举到小闺女面前炫耀。
“荷包鸡,芙蓉镇聚福楼的招牌菜,你娘想着你和哥哥五天没吃过肉了,排了半个时辰的队,才买回来的。”
“我们吃肉了,村长爷爷家给我们送了一碗红烧兔子肉。”
想到大山媳妇的别有用意,苏倾落狡黠的大眼睛忽闪忽闪,把即将脱口而出的大山叔,换成了村长爷爷。
“他爹,你把茶叶和花布都给村长送去,再提两瓶酒。”
李秀娥听了心头一热,对老村长更多了几分感激。
“成。”
苏虎自然是没二话,答应的非常干脆。
夫妻俩抱着孩子,牵着两匹小马驹,回到家,进了院子,见家里收拾的干净整洁,都露出欣慰的笑容。
苏虎喝足了水,提着从县城带回来的礼品,去村长家串门。
李秀娥将带回来的东西规整好,笑咪咪的将小女儿叫到身前,搂着香软的小身子,娘俩说悄悄话。
“玉姐儿,爹和娘这次从县城回来,去了趟芙蓉镇的孔善堂,碰到坐诊的老郎中,和他聊了几句。”
“一聊才知道,他年轻时曾是太医院的太医,医术精湛,为人正直,年纪大了辞官回乡,这才被孔善堂聘为坐诊的郎中。”
“爹娘寻思着,你从小聪慧,背诗写字都难不倒你,去书院启蒙太早,天天在山野里撒欢浪费光阴,不如跟老郎中学医,以后有一技傍身,也能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