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章 番外篇:两个少年〈番外完〉622
穆珺从树上一跃,轻盈落地。
“谁是谁姐夫?我可还没承认他呢!”
宋承乾睨他一眼,“你就嘴硬吧。”
穆珺先是怒视着宋承乾,然后冷哼一声:“太子殿下嘴倒是不硬,您可千万要好好保持下去,以后长安公主出嫁的时候……”
话还没说完,宋承乾就变了脸。
长安公主是宋承乾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今年才八岁。
“你怎么说话的!”宋承乾不乐意了,“长安才几岁,什么出嫁不出嫁的!”
穆珺冷哼一声。
你倒是继续嘴硬啊!
两人也没再提这让人糟心的话题。
穆珺道:“下个月咱们又要去玉田县了,这次要带哪些人去?”
提到这个,宋承乾双眼微微一眯:“前几日不是还有一群半大小子学着兄长的样子去喝花酒,还争风吃醋打起来了吗?听说这一架打得酣畅淋漓,打碎杯盘无数,糟蹋了不知道多少美味佳肴,就他们了吧!”
穆珺微微颔首:“还有敏郡王的老来子,工部尚书家的小孙子,国子监祭酒那个不成器的小儿子……”
他又点了几个。
宋承乾闻言看过来:“好家伙,你这是把得罪过你的都一网打尽了啊?”
穆珺面色不变:“什么叫得罪过我?我可不是借机报私仇,我也是为他们好,这些都是纨绔子弟,带着他们往玉田县走上一遭,说不定他们就悔过自新,从此好好做人了?”
为他们好?
宋承乾要是信了才怪了!
不过,无所谓。
“行,那就他们吧。”宋承乾道。
于是,隔了两日,这些被宋承乾和穆珺惦记上的人,就都收到了太子殿下让他们一起去玉田县的消息。
一时之间,京中纨绔子弟们一片哀嚎。
太子殿下喜欢抓人跟他一起去玉田县种地,这是京城的纨绔子弟们都知道的事。
也不知道是从哪一年开始,太子殿下每年都要往玉田县走上一遭。
最开始时,京中同辈子弟们还羡慕不已,羡慕太子殿下如此身份,竟然还能离京游玩。
可把他们羡慕坏了!
所以,后来太子殿下邀请一些同辈子弟一起前往玉田县时,被邀请的少年们都激动不已,不仅能在太子殿下跟前露脸,还能跟着太子殿下一起游玩,这么好的事哪里找啊?
一众少年兴高采烈的离京,回来时一个个却都是又黑又瘦,整个人仿佛被掏空。
为何?
问就是,他们竟然被太子殿下带去玉田县插秧去了!
一人一亩水田啊!
插不完秧不准回来啊!
少年们都出身权贵之家,又哪里受过这样的苦?
同时,少年们都对穆珺恨得咬牙切齿。
“都是穆珺那厮出的馊主意!”
“穆珺是真的狗啊!”
“他竟然撺掇太子殿下在玉田县买下了一个有着百亩良田的庄子,再把那些得罪过他的人都带去玉田县插秧!”
“什么仇什么恨啊!”
一时,穆珺成了京城所有同辈权贵子弟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么些年下来,每年到了玉田县要开始插秧的时候,京中与太子和穆珺年纪相仿的权贵子弟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收敛起来,就怕自己被抓去种田。
当然了,都是些小少年,就算再怎么收敛,总有一时不慎不是?
所以,每年跟着太子和穆珺去玉田县的人,都不少就是了。
也有权贵子弟不乐意,回家向疼爱自己的长辈告状。
一众朝臣嫉恨穆珩久矣,现在可算是找着理由了,一时之间,参奏穆珩的奏折像雪花一般飞上了隆誉帝的御案之上。
不过,没用隆誉帝和穆珩出手,穆珺一个人就将此事解决了。
“不过是让他们去插秧而已,又不是要他们的命,怎么就成了我爹纵容着我为难他们了?”
“太子殿下尚且每年去玉田县插秧,他们就去不得了?”
“还是说,你们以为太子殿下是闲的没事儿干,故意折腾自己,也折腾他们这些整日正事不干的纨绔?”
“就拿这些个人来说,半大小子学着家中兄长长辈喝花酒,还争风吃醋,那一架打的满地都是酒菜杯盘,浪费了多少粮食?”
“太子殿下为了体察百姓之苦,每年亲手种下的粮食,还不够他们这一次浪费的吧?”
“这些人,难道不该受个教训?”
一番话怼的众人哑口无言。
也不敢言。
太子身为储君,为体察百姓之苦去耕耘劳作,以事大安朝对农桑之事的看重,这是任何人也无法指责的,甚至应该多加称赞的。
有这样的储君,百官百姓都该庆幸才是。
太子尚且亲身参与农事,京城这些与太子殿下一般大小的小子们,却是就沉溺于花天酒地之中,这如何能说得过去?
别说是被太子殿下抓去种田插秧了,就是给他们一人五十大板,也没人能说出一个“不”字。
到最后,那些告状的少年们,到底还是被家中长辈送着,乖乖跟着太子殿下去了玉田县。
待到回京时,太子宋承乾目光凌厉地看着一众晒得跟黑炭一样的权贵子弟们。
“你们这些人,平时怎么奢侈张扬我不管,但谁要是再敢浪费粮食,我就让你们去玉田县种地种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