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卿心212

  宫中设凤仕阁, 仿照翰林院设修撰、编修等职,所有考中女仕科的姑娘都要先在凤仕阁中见习半年,学习朝政事务, 观察品性德行。

  萧漪澜将凤仕阁交给了孟如韫,如今孟如韫既是女仕科首魁,又是这些姑娘们的师傅和上司。萧漪澜这样做也是为了给孟如韫培养门生, 为她之后入阁减轻阻碍,培养声望。

  十月, 萧漪澜与霍弋举行了大婚,天子下诏大赦天下,免除贫困之家一年的赋税, 朝野欢欣, 足以见天子对这位皇夫的重视。

  朝堂上有人担心霍弋会借着皇夫的身份弄权,然而霍弋并没有因此荣宠加身, 担任朝堂中枢要职, 反而去了国子监出任祭酒, 这是一个极有清望的官职,却也是个一无权柄二无油水可捞的地方。

  这官职是霍弋自己同萧漪澜求的, 萧漪澜让他不必为了避嫌而自贬, 霍弋却道:“臣选国子监非为避嫌之故, 而是夙愿已久。一来, 臣欲承先父之志,整理其文集,以治学明教为余生所求;二来,臣曾腿脚有疾, 身体比常人弱一些, 余生想多花时间相伴陛下左右, 而不愿为俗务所羁绊。陛下在外有阿韫辅国政,在内有汝青掌宫事,许臣偷些懒也并无大碍。”

  萧漪澜见他心意已决,便随他去了,她也喜欢霍弋多些时间陪着自己。

  她今年三十二岁,已经过了世俗眼中一个女人最青春貌美的年纪,虽然霍弋常说她朱颜犹盛少年时,但她心里难免会觉光阴匆匆,当及时行乐。

  十一月底,东海郡突然八百里加急传来军情,东瀛海军突袭大周东海岸,已击沉大周官商船舰共七十多艘,恐有登岸劫掠之势。

  萧漪澜连夜召集众臣议事,然而对于这个面积不大的岛国,诸位官员知之甚少,萧漪澜问起时,竟接连磕绊。

  “诸位在兵部已有数十年资历,我大周边境不过十国,除了戎羌,你们竟一无所知吗?”萧漪澜声音微冷,颇有些失望,叹了口气后,将目光转向孟如韫,“阿韫,你来说说吧。”

  孟如韫做行商时在东瀛待过一段时间,不仅熟通了东瀛语,且写了一本两万多字的东瀛风物志。

  孟如韫上前一步说道:“东瀛国小而地散,共有大岛四座,小岛上千,人民不过七十万,除官员武士外,半数以渔业为生,三成以稻米为生,剩余两成为工商之家。近年来,东瀛君主势弱,权力旁落幕府将军手中,幕府将军姓德川,以水军为利,清剿周遭海贼,偶尔也与我大周官民有冲突。德川约束手下极严,此次开战,绝非是东瀛海军抢掠,而是两国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开战。我猜测,德川将军可能是想借机在国内立威,彻底从东瀛君主手中将权力名正言顺地接过去。”

  萧漪澜听完后,将目光转向陆明时,“陆卿,你做五军都督已有一段时间,我大周水军战力如何,你心中有数吗?”

  陆明时上前一步说道:“兵部造册中,以骑兵与步卒记载最为详尽,大周水军集中在太湖、鄱阳湖两湖附近与东部沿海州郡,只记载了人数变动与大巡查次数,十分简略。据臣猜测,恐甚为拙陋,不堪大用。”

  新任兵部尚书和兵部左右侍郎悄悄在心里捏了把汗。

  兵部前几年一直都是钱兆松在把持,他和前太子萧道全两个左手倒右手,吃完军饷吃军需,最难打的戎羌有陆明时在北边撑着,他们哪有心思练水军?钱兆松死后,宣成帝多疑,找了几个庸庸碌碌的混子来接替他,新尚书听说了一点钱兆松被诛九族的内幕,哪里还敢有所作为,不过是每天来应个卯,充个人头罢了。

  谁知长公主即位后,当混子这招反而不好使了。

  兵部几位官员被萧漪澜三言两语骂成了鹌鹑,萧漪澜看着他们那畏畏缩缩的模样就生气,索性不再搭理他们,继续问陆明时道:“那依你所见,东瀛军队逼到东海郡门口,我大周是战是和?”

  陆明时毫不犹豫道:“自然是战。”

  “理由?”

  陆明时说道:“东瀛贫瘠,大周丰饶,国力上大周并不逊色;新朝初定,朝野观望,您需要一场胜仗来提振大周的意气。且东瀛与戎羌是一个德性,越是窥伺已久的畜生,越不能在它们面前露怯,否则他们的贪婪永无底线,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直至我大周忍无可忍,只有开战。既然早晚要战,不如一开始就打个痛快,打个清净。”

  萧漪澜想了想,说道:“道理朕都明白,可是大周水军不利,若这仗打不赢,岂不是露怯更甚?”

  “不会打不赢的,”陆明时声音不大,却十分坚定,他上前一步,撩袍跪地道,“臣请往东海郡,与东瀛海军一战。”

  孟如韫一惊,与萧漪澜同时出声道:“你要去东海郡领兵?”

  陆明时与孟如韫对视一眼,“是。”

  萧漪澜自龙椅上起身,在殿中来回走动了几圈,似是在思索这件事的可行性。

  “据朕所知,你只在北郡带过兵,从未有过水战经验。”

第80章 卿心212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月明时见卿最新列表+番外章节

正文卷

月明时见卿最新列表+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