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172
“太子与你新婚燕尔,本宫原是不该开这个口的。”皇后顿了顿,说道,“只是,本宫想着,太子毕竟在北境多年,对北境最是了解,也是最关心北境百姓的。从他这些日子频频跑程将军府就能看出,他定是不放心北境百姓,才与将军多做筹谋。本宫觉得,不论太子是否有上战场的能力,他都应该返回北境,尽自己一份心力。哪怕不能上阵杀敌,在后方布局筹谋也是极为重要的。你身为太子妃,应当支持太子。”
见苏南烟还是没太大的表示,皇后又下了一剂猛药,说道:“太子将来要继承大统,需要足够的功劳。而此次出征,就是积攒的好机会。”
“回禀皇后娘娘,太子殿下这么多年镇守北境,臣妾觉得功劳已经足够了。”苏南烟看向皇后,说道,“且后宫不得干政,太子殿下的决定,臣妾左右不了。”
苏南烟这番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不帮忙。
皇后对苏南烟这副软硬不吃的态度,暗中咬了咬牙。
“太子快要回宫了,臣妾先行告退。”苏南烟说着,便行了礼告退了。
等苏南烟离去后不仅,皇后唤了身边的大宫女来,在耳边吩咐了几句。
几日的时间,京城便流传起了一个谣言。
说太子哪怕双腿残疾,也绝不会对百姓坐视不理的谣言。
沈亦书自然知道,这是皇后在想尽办法逼他去北境。
不过皇后的做法,刚好合了他的心意。
他不仅没有制止谣言,还命人帮着皇后一起传颂。
谣言传了几日以后。
在一次朝堂上,沈亦书推着轮椅往前了一步,对皇帝请命道。
“父皇,儿臣驻守北境多年,此次虽然不能上战场,但儿臣觉得,儿臣不能放任北境的百姓不管。”
皇帝自然也知道这些日子京城的谣传。
不等皇帝询问他,沈亦书继续说道:“儿臣哪怕是在京城,依然能为北境百姓做点事情。”沈亦书说道,“儿臣请命,与太子妃二人,去‘龙华寺’替百姓祈福三日。”
皇帝看到沈亦书这番表态,也满意地点了点头。
沈亦书这番做法,倒是一下子就解决了京城的谣传问题。
皇帝点了点头,说道:“朕允了。”
“儿臣叩谢父皇。”沈亦书说道。
下朝以后,沈亦书便与苏南烟一同去了“龙华寺”。
关于太子殿下为北境百姓祈福的消息也不胫而走。
京城百姓都感动于太子殿下的赤子之心。
皇后没想到自己布的局,这么轻易就被沈亦书给破局,不免有些烦躁。
其实她心里也很清楚,想要沈亦书上战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只是还是不免想要博一个机会。
由太子殿下起头,京城的大部分百姓也开始自觉替北境的百姓开始祈福。
龙华寺的访客络绎不绝。
祈愿树上挂满了百姓祈福的东西。
龙华寺原本只有白天开放的,只因为祈福的人络绎不绝,这些日子便改成了日夜开放。
哪怕是到了夜间,龙华寺内依旧是灯火通明,不少百姓还在寺庙中为北境之人祈福,自然还有一些人,也会为沈亦书的双腿祈福。
沈亦书坐在厢房内,在棋盘上落下一子以后,微笑着看向苏南烟,笑道:“烟儿,该你落子了。”
苏南烟看了一眼棋盘上的形势,发现自己棋盘上所有的棋子都被杀的片甲不留,不论走哪里都是死棋,之前一直都在垂死挣扎而已,现在是挣扎不了了。
她将棋子往棋盒里一扔,懒懒说道:“不下了,你早就布好了局,我从一开始落子就一直在被你牵着鼻子走。越是落子,就离你的算计更进一步,没意思。”
“烟儿就没想过破局吗?”沈亦书问道。
“越是心急破局,反而陷得越深。”苏南烟说道,“不下了,挣扎亦无所用。”
“烟儿的谋略还有待提高。”沈亦书笑了笑,走到了苏南烟的身边。
“我不喜欢摆弄心计,累。”苏南烟说着,顺势往沈亦书的身上一靠,“若是武力值足够,哪里需要算计那么多。”
沈亦书下意识揽住了苏南烟的肩膀。
“是啊。”沈亦书又替苏南烟捋了捋耳边的发丝,说道,“等此次北境归来,孤就有足够的兵力和权势了,到时候就不用再和这些人算计人心了。”
苏南烟轻声“嗯”了一声。
二人说话间,卫临从外头悄无声息翻了进来。
“都安排好了?”沈亦书问卫临道。
“是,殿下。”卫临点点头。
“好,那便开始吧。”沈亦书的眼底闪过一丝厉色。
当夜,太子与太子妃所在的厢房突然间火光冲天。
二人刚从厢房内出来,便遭到了一群刺客的围剿。
沈亦书奋力抵抗不落下风。
火势越来越大,朝着寺中心蔓延,还在祈祷的百姓顿时就遭受到了牵连,形势一下子混乱了起来。
百姓慌乱地往寺庙外面跑。
沈亦书与刺客拼斗中,武器不慎被刺打飞。
泛着寒光的武器朝着其中一个百姓疾驰而去。
是一个孩童。
孩童似是吓傻了,木愣愣地站着不动。
旁边的母亲恰好被人挤着摔倒在地上。
眼见着孩童就要血溅当场。
母亲的哀嚎声响彻在了整个龙华寺。
沈亦书一拍椅子,从轮椅上悬空而起,竟以极快的速度飞跃到了孩童的身前,单手将孩童抱了起来,另一只手则是将那一柄剑给接了下来。
他将孩童放入旁边的母亲怀中,随即就提起剑便与刺客缠斗在了一起。
他招招凌厉,气势凶猛,将刺客打得节节败退。
恰好这个时候,京城的护卫军也得了消息,来帮助沈亦书将这些刺客全部击杀。
沈亦书直直地站立在院中,衣诀飞扬。
周围的百姓看着如此的沈亦书,仿佛看到了他在战场上的样子。
浑身煞气,一双冰冷的眼眸仿若寒星,身上染满了血腥的气息,宛如一尊杀神。
令人望而生怯。
却又带给百姓安稳的感觉。
“殿下,是北国的刺客。”卫临从刺客身上扯下一块玉佩拿到沈亦书面前,故意大声说道,“他们定然是得了消息,想要趁殿下为民祈福的时候,浑水摸鱼,刺杀殿下。幸亏殿下武艺超绝,才将刺客全部斩于马下。”
卫临一番话,给这些刺客安了一个合理的身份。
“北国当真是欺人太甚。”卫临义愤填膺地说道。
这一番话很好地激起了百姓对北国的愤恨。
“殿下!你的腿!”苏南烟恰好到处惊呼出了声,“你好了?!”
百姓的视线顿时就落在了沈亦书的双腿上。
传闻残疾再也站不起来的太子殿下,此刻竟然,站了起来,而且还与刺客拼搏了许久。
“御医曾说太子殿下的腿,经脉滞涩,很难再好。需要一个奇迹,一个契机才能刺激经脉运转起来。”苏南烟看着周围的百姓,逐渐加大了音量,按照与沈亦书约定好的说辞说道,“额曾经问过御医,什么时候才是契机。御医说,也许是一瞬间,也许是一辈子。”
“是了!”苏南烟还未说完,百姓中忽然有一个人就高声说道,“太子殿下方才是为了救我们,才从轮椅上站了起来。”
“太子殿下会出现在龙华寺,也是因为他心系百姓,想要为百姓祈福。”
“方才若不是太子殿下,我们不知道多少人要血溅当场。”
“契机,太子殿下心系百姓,可不就是契机吗?”
百姓被几个人这么一带,便七嘴八舌开始议论了起来。
“殿下,北境战事吃紧,而奇迹又在这个时候发生在了你的身上,看来连上天都被你的赤诚之心所感动。”苏南烟也趁势说道,“殿下仁心,当真是叫人感动。”
突然之间,百姓之中不知道谁大吼了一声:“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周围的百姓也全部跟着喊了起来,纷纷朝着沈亦书下跪,行了跪拜礼。
沈亦书看着这一切被设计好的剧情,眼底划过一丝波澜。
“起来吧。”沈亦书说道。
百姓闻言便也站了起来。
看向沈亦书的眼神,多了期盼和敬佩。
“回宫,孤要出征北境。”几个字掷地有声。
龙华寺的百姓都目送着沈亦书离去。
马车上,苏南烟对沈亦书说道:“今夜这么大闹一场,消息肯定传的很快,再命人神化一番,明日便能传遍大街小巷了。这一波造势,我们占尽了上风。”
马车上,沈亦书看着苏南烟,忍不住轻笑出了声:“没想到烟儿说起唬人的话,也是一套一套的。”
苏南烟瞥了沈亦书一眼,她说这些夸张的话,还不是为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