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漱金宴294
“你出来罢,我们什么时候如此生疏了?”他问。
“说不出去就不出去。”对方执拗地回答。
赵瑗便在心中叹了口气。
这名自称是雀娘子的女子,是在他被封为郡王后忽然出现的。
他还记得,一开始,她是名鲜花般活泼明朗的少女,忽然就从窗外翻了进来,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就跟那些不请自来,闯入他窗户的小鸟一般。
她说自己曾被他救过,因此前来报恩。她说她具有预言能力,能替他预知未来,躲避灾祸。
赵瑗并不记得曾救过她,况且他原本是不信这类神棍的,但是经她说出的话,全都一一应验了。
连上次苍梧山中的狌狌冒充了嘉柔公主赵璎奴,潜伏在官家身边,她也有事先提醒。
自那次打击之后,官家的头发白得越发的快了,一日比一日地虚弱。朝堂上的诸多事务,便开始朝他这个郡王的肩膀上压了过来。
雀娘子所带来的预言也紧迫起来——某日的行程必须取消,某处的饮食绝不能接触,某人必须立刻被驱逐。
虽然她不给任何理由,但他还是一一照办了。
“这次又是什么?”他问。
“你伸出手来,闭上眼。”雀娘子说。
赵瑗照办了,只觉得一样沉甸甸的东西被放入了手心。还有冰冷枯瘦的指尖滑过了他的皮肤,像是一阵不存在的风。
怎么会这样?他想,当年分明不是如此的。
他那时甫为郡王,刚刚离宫建府,正在努力地挺直了腰板装作大人,好应对扑面而来的千头万绪。他自认为自己做得不错,白日里也能应付自如,可到了晚上,他身边连一个可以亲近的人都没有。
幸好还有这么一个时不时不请自来的少女,一口一个阿瑗地唤他,将各种新鲜好玩的事情,一股脑地讲给他听。她是真的不把他当外人,有时听着他吹的木叶,甚至就在一旁大咧咧地睡着了。
如果有人说他曾经偷看过她的睡颜,甚至还红了耳根,赵瑗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等她醒来后,他严肃地提醒了她,这么做实在是不合礼数。
“有什么不合适,是阿瑗啊。”那时的雀娘子眨着眼睛回答:“是在阿瑗身边,所以能放心地睡着啊。”
——如今她却连面都不愿意露给他看了。
连她说话的语气,都是冷冰冰的。
“今年宫中的中秋夜宴,你需得用我给你的这块黄金做菜,让到场的每个人都吃进肚子里去。”
“为何?”
“你别问了,照做便是。”
赵瑗揉了揉眉心,耐心地解释:“中秋宴历来由官家主持,朝堂上全体官员都会参加,其中牵涉众多,并不是我一人能决定的。”
“这些年来,我提醒你的事情,哪样没有应验过?”
“确实是如此——”
“那就不要问这么多,照做就是了。”雀娘子打断了他。
赵瑗捏着沉甸甸的黄金,陷入了沉默。
这些年来她所预言的内容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心惊。连那些关系到国家存亡的机密,她也能知晓,还能毫不在意地随口说出。
她说要保护他远离一切危险,可她并不知道,自己才是这临安城中最大的危险。
“还有,我要在中秋夜往宫中运送一批货物,需要你的腰牌。”雀娘子又有了新的要求。
“什么货物?”
“别问了,阿瑗。我总不会害你的。”
她的声音软了下去:“你救我时说过,要还世间一个清平盛世,无论是人也好,妖也好,都能有属于自己的一方天空。我记得的,这是我们一起许下的诺言……”
赵瑗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说:“我是曾说过这话,可你又是如何知晓的?你究竟是谁,为何能知道这么多的秘密?”
一声啜泣从树丛中传来,又被压抑住了。
他心软起来,朝她的方向走了一步。
“别过来!”她忽然惊叫起来:“我现在,样子很吓人呢……别看了,记得我原来的样子,我也记得你还是少年时的模样,不好么?”
赵瑗最终还是叹了口气。
“是我唐突,忘记你我都不再是当初了。”
他摘下腰间蟠龙形制的腰牌,放在了地上。
“这次我会照你的吩咐,不过以后,不用再见面了罢。”
五
再过几日,便是中秋。
月亮快要圆了,可总还是差上那么一点。连它的光芒也并不是十分满,就好像隐瞒了什么,犹犹豫豫地,带着月面上桂花树的影子,一并藏在了云层里。
眼下已经是四更,正常人一天当中最疲惫的时刻,负责看守皇宫最北面的和宁门的老李头从怀里掏出了旱烟袋和锅子,准备趁同伴睡着的时候抽点烟提神。
就在这个时候,从他面前长长的御街上,传来了车轮滚动的吱嘎声。
一支车队停在了他的面前,车上的货物包裹得严严实实,押车的领头士兵长着张惨白的脸,瘦小得像个孩子。
老李头过去拿灯晃他的眼睛,那士兵往后躲了躲。
“我怎么从没见过你?”老李头问。
“我是新兵营里的,队里缺人,今天刚调过来。”那士兵应道。他的嗓音很细,更像孩子了。
“为啥这么晚了还运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