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无妄(2)
李振的大获全胜,让营里的士气大涨,每个将士脸上都带着喜悦的色彩。
在整编完归顺的突厥兵后,王忠嗣下令让大部分天策兵退回总营,只留下几千人镇守边境,并用于联络。
当然,雁河的苍云军也同他们一起回到了总营。
大概是持续了数年的战事终于结束,天策总营的将士们知道战事告捷,哪怕并未亲自参与,也露出痛快的喜悦。
“突厥之乱已平,这大概是兄弟们最棒的新年礼了!”
还有一个月便是新年,有天策军听到这个消息不由笑着这么打趣,还没忘向旁边的兄弟寻求认可,“你说是吧?”
“那当然!”他身边的人附和着,“多亏了王将军和李副将,这仗打的漂亮!”
可不漂亮么,无一人身死,且平定突厥,这一仗便足以让李振论功行赏。
“我一人定无法做到如此,”作为议论中心的李振并没有揽功的意思,而是大加赞扬随行的兄弟,“还是兄弟们的功劳。”
楚秋远远地就听着他们之间的话,见李振这么说,不免露出早已料到的表情。
“姐?”雁河觉得她的反应有点奇怪,琢磨了一下,突然用一种纠结的语气问她,“你对李副将……?”
“想什么呢?”楚秋即便有刷好感的意向,也不会明目张胆地同雁河说,所以她堂而皇之地改了话题,“还管起姐姐我来了?你呢?在苍云过的如何?有没有遇到喜欢的女子?没有人欺负你吧?”
——你工作/学习怎么样?每个月工资多少?有没有谈朋友?诸如此类的问题,不论哪个时代,都足以让人头皮发麻。
“挺好的,没时间找情缘,没人欺负我。”
所以雁河噎了一瞬,绷着脸用镇定自若地表情回答完,立刻就知趣地不说话了。
楚秋耸了耸肩,他的反应在意料之中。
天策总营在北城,但与其说是城,不如说是镇子外面套了个石头城墙。
楚秋进城的时候就发现城里没多少人,除了迎接他们的军队,便只有少数妇孺。城池小到,就连天策其他驻守的将士,都不是住在城中,而是在城外自行搭建帐篷。
深夜,营地的正中举行了洗尘筵。
李振邀请了楚秋过去,但她婉拒了他的邀请,反倒是推了雁河过去。
与正热闹的营地不同,靠近北城的营地显得冷冷清清,粗略望过去别说人了,就是老鼠也没一个。
“教主,您可真会使唤人。”
但正是在这营地的角落,旁人难以注意的阴影中,一个披着暗红绫袍的女子悄然潜入了进来。
“能者多劳,我是肯定你的能力。”楚秋早就收到消息在这等着,现在见女子突然出声,面色自然波澜不惊。
她借着月色扫了眼对方的打扮,才用一种赞叹的语气道,“阿雪倒是用心,便是我见你这幅打扮,也下意识觉得你是南诏的使臣。”
“教主让我做的事,自然得做好了。”
在楚秋面前显出身形的,自然是受命来漠北帮忙的探雪。
她特意化了妆,将原本的五官中的强势画的越发活灵活现,让人见着便觉得这个人地位不低。她没穿原本的艳红,而是换了暗红的绫袍,边角则以虎皮做点缀,而头、耳、颈、以及手腕,都以金为装饰——这是南诏五品官员才能做的打扮。
“既然阿雪作此打扮,想来对此事也胸有成竹了。”楚秋将关于赵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让她有些了解后又接道,“——我要她与南诏勾结的证据。”
“这倒是巧了。”探雪故作妩媚的一笑,以一种极为艳丽的姿势从怀中取出一枚金贝,金贝中刻了奇怪的花纹,中间则是一个蛮字,“在您离开的这段时间,我正巧去见了见南诏的王。”
“——红衣教什么时候与南诏扯上了关系?”楚秋皱眉,“南诏王找你?”
“本来那人想找的是教主您啊。”探雪在手中把玩金贝,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语气隐瞒了这件事发生的真相,转而直接说出了结果,“只是您有要事在身,剩下两位圣女……怎么都是不合适去见的。”
“所以你没经过本教主的允许,私下见了南诏王?”楚秋故意用了本教主这一自称。
“冤枉。”探雪故作委屈,上前抱住了楚秋的手,一副撒娇的模样,“我可是给教主传信了的……只是,您并未收到。”
“但我千里传音给你的时候,你也并未告诉我这件事。”
楚秋想到雁河来的时候,也提过苍云给天策营的信被拦截了,心里突然有些莫名的慌张感,觉得这事还没完。但如果是这样,探雪的话则有几分可信,所以楚秋也不再纠结过去的问题,而是挑了最关键的。
“南诏那边说什么了?”
“南诏王想与您做交易。”探雪眼中露出些许不屑的色彩,“他见红衣教的影响扩大,又以女子居多,便想利用红衣教,达到自己将手伸入中原的目的……也不看看自己是什么样子,还敢对我动手动脚。”
直白一点讲,南诏王想用男色.诱惑探雪,顺便诱惑红衣教的女人,让她们心甘情愿为南诏做事——却完全没想到,大部分加入红衣教的女子,不仅认男人的本事有所提高,更是对男人没什么好脸色。
“你怎么回的?”楚秋见她的表情就知道,她肯定没有同意南诏王的示好。
“当然是吊着他了。”探雪嫣然一笑,露出讨好一般的笑意,朝她眨了眨眼,“我有把握分寸,让他觉得差一步我便会心动,未在您没同意前答应他……教主可满意?”
“下次不准私自行动……”楚秋顿了一下,想到她最初和她说过让她依旧自由,便有些头疼地按了按额角,转口道,“……不,算了,你做的不错。但是下次,记得先与我汇报。”
因为楚秋的改口,探雪眼中闪过一分笑意,她眨了眨眼便掩盖了这份真切的情绪,又故意露出无辜的表情,“是,教主。”
探雪示意楚秋看她手中的金贝,“这金贝便是南诏王给我的‘信物’,以这个代替教主想要的‘证据’,岂不是正好?”
“这倒确实是……过于巧了。”楚秋觉得天都在帮她,顺利的同时又有种不真实的错觉。且不提之前一闪而过的心慌感,楚秋打起精神吩咐着她,“便这么做吧,书信之类的……就不必了,王忠嗣将军对此道似乎精通,即便作假,也不能这么明显。”
“呵。”探雪低声笑着,像是猎者一样发出意味不明的喟叹,“除了信物,没有什么比抓个现行来得有用……放心交给我吧,我定会让教主如意的。”
“那就拜托阿雪了。”
和楚秋一样,赵云生也没有前去宴会。
只是楚秋是为了等探雪,而赵云生则是不想见到参加宴会的何林,也不敢在宴会中面对王忠嗣等人。
“突厥战事已了,我却拿不到任何有用的东西!”赵云生狠狠地扯着手中的丝帕,只有在她独自一人的时候,她才会露出这般歇斯底里的样子,“——若非她横插一脚,别说李振!那些天策军也会大伤!那时候就算王忠嗣坐镇又有什么用?还是战败一个结局!”
她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关键,顿时激动得站了起来。
“对!都是楚秋的错!若非她在——我早就取得密笺,又何苦被王忠嗣怀疑?!又怎么会再被何林缠上!”
“姑娘推脱责任的方式,可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带着白语口音的异族女声传来,让赵云生整个人一惊,立刻警惕地摸出身边的医用刀。
“呵,中原人就是胆小怕事,这么点儿声就怕成这样。”
脚步声终于出现,赵云生终于看到了说话的人。
在赵云生看清对方打扮的瞬间,她下意识收敛了脸上的表情,拿着刀的手也松了些,眼色多了抹迟疑,又因为震惊而变得些许滑稽。
“你、你是……”
面对赵云生的,正是化为南诏使臣的探雪。
“我是谁,可不是你一个民女能知道的。”探雪嘲讽十足地笑了笑,她眼神平静中带着分轻蔑,正是赵云生最讨厌的那类表情,但探雪偏偏将这表情表现得浑然天成,让赵云生误以为她身居高位,理所应当地看不起没什么地位的自己。
她手中把玩着刻着官位的金牌,也是因为看到了这个金牌,又观察到她的打扮,赵云生才相信了她是南诏王派来的人。
“中原的侠士也没什么本事,也不知王是如何找上了你……倒不如让我亲自动手,别说天策军,便是李唐皇室的东西,我也能带给王。”
连她的目的都说出来了,赵云生顺理成章地确定了探雪南诏人的身份。
“……这是南诏王给我的任务,大人插手,岂不是违背了王的命令?”赵云生扯出一丝笑,话说得十分勉强,却不敢怠慢。
“你拿王来压我?”探雪眯起了眼,将把玩的金牌随手挂在了腰侧,“呵,不过是个民女,还敢威胁我这个重臣?”
“交不出王要的东西,我便是杀了你,王也不会怪罪于我。”
“——不敢。”赵云生不是第一次直面杀气了,比起雁河,探雪的杀气并不凛冽,但还是让赵云生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大人放心,我一定尽快将东西取来,献给南诏王。”
“哦?”收回了杀气,探雪漫不经心地靠在帐沿,“若非让王再等上几个月?”
赵云生被她的话一激,咬牙说出了具体的时间,“不出一周!”
“一周?”探雪的不满直接写在了脸上,“最多三天。”
“什、可是——”
“若是你做不到,我便亲自为王夺来。”探雪可没管赵云生自认为地位比她低,而不得不屈服的不甘表情,只是带着愉悦的神色,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望着她挣扎的模样。
“至于没用的你……”
探雪扩大了嘴边的笑意,觉得自己教主给她的扮演任务真是十分有趣。
“……便没有再活着的理由了。”
“——是。”
被探雪威胁,赵云生终于咽下了反对的话,半饷才挤出了回答的字。
“这是王让我给你的。”
金贝被探雪丢到她面前的桌子上,哐当的声响让赵云生暗自握紧了手,没有立刻去拿。
“若是得手,带着它便能面见王。”探雪就喜欢看她的自尊被她挑衅,却无力还手的模样,“若是没得手……”
想到之前探雪说的,赵云生明白了她未说完的话。
被轻视的屈辱让赵云生差点红了眼,但她还是忍住了动手的想法,咬着唇应下。
“大人放心,我会得手的。”
可惜了……
探雪轻笑一声,觉得作为“玩具”,赵云生还挺有趣。
……她再也不可能得手了。
探雪没有浪费时间,她不再与赵云生搭话,直接转身离开,消失了踪影。
饵与网已经备齐,就差鱼儿上钩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不要问赵云生为什么就相信探雪了,问就是她傻、自作聪明。
[小剧场一]
楚秋:真是困了就有人送枕头啊……
探雪:嗯,教主说得对。
(完全不提其实是她因为无聊,才先勾搭南诏那边的女人入教,导致南诏王注意到红衣教的事情)
[小剧场二]
探雪:没有教主一起狼狈为奸,好无聊。但教主给我找了个新乐子,就是这个新乐子有点傻。
赵云生:……为什么只有我要面临这么多威胁和杀气,我又做错了什么,我只是抢了人的情缘(故意勾引的但是现在想甩甩不掉),又不满恶人谷待遇想谋求更好的地位(虽然为此不在乎其他人的命),甚至我只是稍微有点嫉妒别人罢了(嫉妒到欺凌、弄死别人),这也不至于让我这么倒霉吧?
楚秋:……括弧里的理由就足够了吧。
白语,少数民族(白族)的语言。
南诏那时期,大部分族人就是白族的,所以这里取了这么个形容。至于为什么只去过南诏一次的探雪会白语——那只能说,她不会说白语,但“用白语口音说中原话”的语调却能学得很像(而且说了赵云生也听不太懂)。
另外本文的新年取现代习俗,即元旦一次,春节一次……因为作者桑写的时候忘记查古代怎么算新年了,所以这个设定就当魔改剑三世界的设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