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婆婆也是妈180
周一的时候,有领导来了英语系。沈兰远远的看到了,觉得与自己没关系, 就进了教室。
谁知道, 第三节 课的时候, 导员一脸喜意地进来, “你们谁的英语口语好的请举手,现在学校来了外宾,英语老师不在,缺少翻译。原本这么好的机会,是不会给大一新生的, 不过谁让我正好遇上。”
沈兰和刘迅齐齐举起了手, 下面一节是自习课, 做临时翻译也不会影响课业。
导员犹豫了一会, 似乎不知道选谁, 干脆一挥手:“现在也没有时间考核, 你们两都去吧。”
沈兰和刘迅一起出来, 沈兰才发现,来她们系的大领导,还是她的熟人。
系主任陪着的,不就是李老么?而在李老边上,金发碧眼的男同志,应该就是导员所说的外宾。
外宾正手舞足蹈跟李老说着什么,但是李老一头雾水,根本听不懂对方说什么。
此时显然不是叙旧的好时机,沈兰与刘迅一样,安静地跟在导员身后。
导员在系主任耳边轻声介绍了她们,系主任转而向李老和外宾介绍:“李老、史密斯先生,这两位是我们英语系的学生,沈兰和刘迅,请她们帮忙翻译。”
又跟沈兰和刘迅说:“两位同学,这一位是李老,这一位是史密斯先生。”
沈兰上前,向大家问好。又跟外宾同志也打了招呼。
刘迅平时看着大大方方,此时却像是慌了神,问个好也结结巴巴的。
李老正焦头烂额,看到沈兰简直像是看到救命稻草,冲沈兰招手,“沈兰,你快过来,你来帮我听听,史密斯先生说的是什么?”
沈兰有礼貌地请史密斯先生重复了一遍,史密斯先生似乎怕沈兰听不懂,还特意说得比较慢,又配上手势。
沈兰也曾经经常出席国外的时装展,史密斯的英语很标准,并没有什么难度。
听完史密斯的话,沈兰转而跟李老说:“李老,史密斯先生的意思,他们学校可以提供五个交换生的名额,由我们学校派往英语好的同学前往英国。”
李老松了一口气,“没问题,你帮我谢谢史密斯先生,我们也欢迎贵国的学生来华国学习。”
沈兰又翻译给史密斯听。
刘迅站在边上,嘴都张成了O型,看着沈兰一脸佩服,显然,继祝晴之后,沈兰又收获了一个小迷妹。
因为有沈兰的翻译,李老和史密斯交谈很愉快。
眼看下课铃响,系主任邀请他们去食堂吃个便饭,李老却要叫上沈兰,沈兰看着刘迅,“李爷爷,我能不能带上我同学?”
因为翻译已经完成,沈兰现在是以晚辈的身份跟李老提要求。
她和刘迅一起出来的,现在刘迅一个人回去,会很尴尬的。
李老呵呵,“一起是可以,不过她的那份饭票,你得帮她出。”
刘迅当即表示自己可以出。
吃饭的时侯,虽然系主任主不用给,但是李老的随从,还是坚持付了饭票和钱,“李老常教育我们,不能谈贪小便宜。”
刘迅正因为自己没带饭票尴尬,沈兰就掏出自己的小钱包,帮刘迅也付了。
随从却是不肯让她付,“没事,沈兰同志,我们吃的,都是李老的,让他这个长辈请你们吃。”
这一位随从,是之前见过沈兰,并且亲自听到李老说等到退休后,要去给沈兰打工的。
对于沈兰是何许人物,他一直很好奇中,却又不可能去调查,也不可能去问李老,只能找机会向沈兰示好。
沈兰并不知道有他的小九九,要不也会哭笑不得,她跟李老,还真没什么关系,不过同坐过一次火车,交易过一次房子,或许再算上杜爷爷与李老相熟?
此时,与随从一样想法的,显然不止一个人。
他们听到沈兰叫李老为李爷爷,而且李老一口就叫出了沈兰的名字,显然是以前就相熟的。
当然,他们的思想并没有随从那么活络,只是单纯地觉得沈兰不简单而已,这些人当中,就包括沈兰的同学,刘迅。
在今天之前,刘迅一直觉得寝室里只有自己一个人是京市本地人,有优越感。
可是现在跟沈兰一比,她觉得自己什么也不是。
等到吃完饭有,李老带着史密斯离开,系主任问需不需要沈兰随同翻译,李老说不要耽误沈兰的学习,他们的翻译同志只是临时请了假,下午就能到位了。
下午的时候,系主任亲自送来了一个笔记本,算是对她临时翻译的奖励。
在笔记本的扉页,还用章子盖了一个大大的“奖”,显然是用来给表现好的同学奖励的笔记本。
等到系主任一走,同学们都围了过来,很多想借沈兰的笔记本看看的,也有问沈兰为什么会有笔记本奖的。
言下之意,沈兰和刘迅一起去的,怎么沈兰有,刘迅就没有。
沈兰觉得,自己怎么回答都是坑,就往对方身后一指,“老师来了。”
同学们哄然而散。
因为有了这个小插曲,在导员开周会,选班干部的时候,很多人都投了沈兰的票,沈兰成了学习委员,而刘迅成了文艺委员。
沈兰继当上寝室长之后,又长上了学习委员。
她比以前更忙碌了。
等到周末回到家,郑艳红一脸心疼:“沈兰,我看你又瘦了,晚上妈给你做好吃的,给你补补。”
猪肉切成块,直接放上天麻炖上,炖得肉香四溢,再简单的加上盐和酱油,就是一道好菜。
晚饭的时候,一上桌,郑艳红先给沈兰舀了一碗,“沈兰,多吃点肉,肉都掉没了!”
杜若歌转脸一看:“没呢,哪里掉了,现在是不胖不瘦,正好。”
沈兰呵呵,杜若歌这也算是吸取上次的教训,不敢说她瘦也不说她胖了。
楚师傅给沈兰打电话了,一直就是夸绣花机太好用了。
沈兰看着时间一分钟一分钟地过去:“师傅,我一定会帮您转达您对杜若歌的夸奖,但是电话费好贵的,咱们能聊点别的吗?比如我请您帮我做的手工旗袍,做得怎么样了?”
沈兰请楚师傅做的旗袍,是想送给顾妈妈的。
顾妈妈老是给她买这买那的,她也没什么拿得出手,就想趁顾妈妈生日,送套旗袍给对方。
原本还在大福大队的时候就说了,可是手工旗袍做得慢,楚师傅还叫她不要催。
不催行吗?眼看天冷越来越冷,都穿不上了。
这一次,李老却没有用“快了快了”来搪塞她,看在绣花机的份上,楚师傅表示,一星期内,一定给她做好。
沈兰挂了电话,想起雪梅,雪梅作为顾妈妈的未来媳妇,显然比她更需要在顾妈妈面前刷好感,她找到雪梅,说了旗袍的事,“要不旗袍算我们一起送的。”
雪梅也正为送什么礼物好为难。
本来嘛,她与顾景俞还没订婚,这种情况是可以不送的,但是顾妈妈对她太好,时不时送吃的、用的给她,周末经常叫她来家里吃饭,不是周末的时候,又经常给她送吃到学校。说实话,她这未来婆婆,比她这具身体的妈,还更关系自己一些。
这种情况下,雪梅不送礼物实在说不过去。
沈兰原想着,反正自己要送的,加上雪梅的名字就行。
雪梅却执意要付一半的钱,沈兰也没有跟她争。
也是她们运气好,等到顾妈妈生日那天,天气前所未有的好,都已经中秋了,却偏偏大太阳爆晒,原本都已经穿上秋衣秋裤的,又穿上了短袖。
因此,当她们拿出旗袍,顾妈妈当场就试穿了,并且舍不得脱下来。
顾妈妈一脸感动:“我太幸福了,虽然没有生女儿,我现在也算是有两个女儿了。”
顾妈妈生日过后,沈兰的第二个杂货铺也准备开业了。
铺面的装修杜爷爷已经帮她盯着弄好,就是货架,也是杜爷爷帮的心,沈兰只是坚持自己付钱。大福大队那边发的货已经就位,至于杂货铺的店员,杜爷爷帮她找到一个,再加上唐琴找到一个,万事俱备,只欠开张。
开业那天,沈兰找来硬纸壳,自己画优惠券。凡是在服装店买了东西的顾客,都送一样杂货铺有满十元优惠两元的券。
能优惠两块钱,相当于正式工一天多的工资了,这样的好机会怎么能放过。
于是乎,一个个从服装店出来,就进了杂货铺,杂货铺很多东西都是刚需的,一顿操作猛如虎,等到结账十块整。
沈兰对这些老爷爷、老妈妈们真是佩服,虽然此次开张,她特意把每样商品都贴上了价格,但是一个又是一个,都是买满正好十块钱,满了十元,就可以优惠两元了。
沈兰表示,谁都不服,就服结账的爷爷奶奶们。
因为有服装店的支持,沈兰的杂货铺一炮而响,同时,服装店的生意也变好了,有些人为了拿到满十减两元的券,特意跑到服装店买个手帕什么的。
虽然唐琴是个店的店长,但因为员工还缺了一名,故而她只能先顾着新店,老店由一名老员工,加上一名新员工,新店这边,唐琴带着新员工,再加上沈兰,还有隔壁的范建中时不时来帮个忙,到了中午,李谨北过来送饭,也被沈兰留下来帮忙。
饶是如此,一天下来,沈兰也是累得腰酸背疼,连饭都没回去吃,直接去的学校,离开前,她还强烈要求杜爷爷和唐琴帮她留意,杂货铺得再找一名店员。
沈兰回到学校直接去了寝室,累趴下了。
她不知道的是,得知她没吃晚饭就回了学校,杜若歌和郑艳红都很急,郑艳红拿了保温的饭盒,给她装了饭菜,亲自送到她的寝室。
只是郑艳红也是第一次来,等她问到沈兰的寝室,找到沈兰的时候,都已经晚上八点了。
郑艳红除了给沈兰带了饭,也带了鸡蛋糕给她的室友们吃。
室友们问沈兰郑艳红是她的谁,沈兰不好意思说自己已经结婚了,就说是自己的妈妈。
室友无不羡慕,有些说想家了。
只有刘迅一个人反应过来,“沈兰,你不是说你是潇湘省的人,怎么你妈住在京市?”
刘迅说这话的时候,郑艳红已经走了,室友们也各自消息。
沈兰竖起中指,“嘘!保密!我确实是潇湘省的人,但是我爱人是京市的,来给我送饭的,是我婆婆。婆婆也是妈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