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收音机被偷178
沈兰趁着在家, 让杜若歌进系统。
杜若歌忙完,沈兰发现,系统里又有不少海产品了, 甚至还有螃蟹。
原来是系统里的鱼塘升级了, 新增了品种,其中就有螃蟹。
假期只有一天,沈兰去了服装店, 也给杜爷爷放了一天假。有客人来的时候,自然是招待客人, 没客人的时候, 沈兰也没闲着,带着陈杏花查看存货,看哪些急需要补货的。
范建中上午去取大福大队发来的货, 中午过来拿了单子,
雪梅去了缝纫铺, 一方面, 要抓紧带人做衣服,另一方面,还有几个要来试工的,也由她负责。
胡大队长打电话来,沈兰正在服装店, 雪梅在缝纫铺。
唐琴通知雪梅接的电话。
胡大队长说, 经过他们商量, 把四个小分队合起来, 统一由他管理, 林婶作为副管理, 成德光负责管采购和发货。
然后, 因为知青的人数减少,他们准备把知青点划一半面积过来,再建个房子,把四个小分队整合到一起。
现在每个小分队互相渗入,除了缝纫铺的裁缝们本身活已经足够多,不做其它小队的活,其它都兼职。
这段时间要的鞋底多,用来做鞋底的袼褙就由男同志来完成,同时,还有部分男同志也分到缝纫铺选碎布。
总的一条,利用有限的人工,把提高产量,同时也让大家的收入提高。
然后,胡大队长还问,听说沈兰想再开一个杂货店,拖把和竹筐什么时候会要加量,他们可以着手准备了。
沈兰给胡大队长写信,这一次,特意写的挂号信。
在信中,沈兰让胡大队长从收信起,拖把和竹制品都翻倍。
同时,鞋底和手帕等,再一次加量。
至于缝纫铺,向来是没有限量,有多少来多少。
下班回去的路上,沈兰找了个偏僻的巷子,把系统里的螃蟹拿出来。
没错,她想吃螃蟹了,九月,正是吃蟹肥的时候。
系统发布任务,“新开一间杂货铺,可以获得一千分。”
沈兰没管它,最近她忙着呢,给大福大队的信也才发出去,虽然老店那边还有一些货,沈兰并不想开得那么匆忙。
回到家,沈兰把螃蟹交给郑艳红。
对于儿媳妇时不时拿个海鱼什么的回来,郑艳红已经见怪不怪了。
她把螃蟹清蒸了,又调了酱碟。
沈兰是吃了晚饭才往学校赶的。
结果到了寝室,她就感觉气氛不对劲。
一屋子的人愁眉苦脸的,看到她进来,却没有人说话。
沈兰放下东西,问:“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众人齐齐看向沈兰的上铺。
沈兰的上铺叫祝晴,也是来自潇湘省,算是沈兰的老乡。
祝晴红着脸,声音里带着哭音:“沈兰,我把你的收音机弄丢了。”
下午的时候,是祝晴拿了沈兰的收音机在听,结果她听着听着睡着了,等到醒来时,收音机就不见了。
祝晴都要急哭了,她家的条件不行,开学来的时候,除了车费,几乎没带一分钟,学校每个月17元的补贴,却不是发的现金,都是发的票券,为了存钱,她已经把学校发的补贴换了部分钱,寄了回家了。
沈兰看祝晴急,安慰她,“没事,我们去找宿管,请她帮忙找。”
沈兰带着祝晴出了宿舍,下了楼,却没有去找宿管,而是问起祝晴当时的情况。问祝晴她睡着的时候,寝室还有哪些人,然后门是开的还是关的。
祝晴想了想,“我睡着的时候是关着的。因为刘讯说外面太吵,打扰到她看书了,就把门关了。至于我睡着后门有没有开,我就不清楚了。”
祝晴抖着嘴唇,怯怯地说,“沈兰,我现在没钱赔你。我先给你打个欠条,慢慢赔你,可以吗?”
沈兰一看,祝晴有两手搓着衣角,显然说这话时很紧张。
沈兰想起自己那里正缺人,看祝晴平时也是个勤劳的,叹了一口气,问祝晴有没有兴趣做兼职。
祝晴睁大了眼睛,“沈兰,你帮我介绍工作?”
沈兰:“不是什么正式的工作,只是兼职。毕竟你平时还要读书,就周末的时候去。”
祝晴立即点头如捣蒜,在她老家,就算是临时工,也是只给关系好的人介绍的,现在沈兰给她介绍工作,不代表沈兰对她很好,她很是感激。
沈兰:“祝晴,现在你有两个选择,看你是想去服装店卖衣服,还是去缝纫铺做衣服。”
祝晴又搓着衣角,“可是我不会做衣服,我没用过缝纫机。”
沈兰:“不会做可以学。缝纫铺里有很多学生,都是从不会开始的。”
祝晴当即表示:“那我去做衣服。”
沈兰:“好吧。”
她们回到宿舍,沈兰说了,“宿管阿姨答应帮忙找,就投入学习,似乎忘了这种事。”
祝晴却格外勤奋起来,每天别人都睡了,她还就着外面的路灯看书。那个路灯还是声控的,时亮时不亮的。
室友们都劝她休息好,她却说自己基础不好,得笨鸟先飞,而且周末她也没时间复习了。
没经过沈兰允许,她并没有告诉室友们,沈兰帮她找了周末的兼职。
过了两天,某天中午的时候,沈兰却听到隔壁寝室有人叫她:“沈兰你快来,这是不是你的收音机。”
是她们边上的403寝室。
喊沈兰的是沈兰在服装设计室的同学。
原本沈兰经过一翻打听,排除了寝室室友们的嫌疑,她就怀疑是边上寝室的同学。
祝晴每天晚上在走廊看书,其实还肩负着一个任务:那就是留意附近的寝室。
正因为祝晴天天在外面看书,晚上人家不方便拿出来,就想着趁中午拿出去,却被沈兰早就打好招呼的同学看到。
偷拿沈兰的收音机的女孩子,长得人模人样,身上的衣服,不说多好,但是也没一个补巴,在这年代,算是条件不错的了。
沈兰直接带着人证物证找上宿管。
学校给对方记了一次大过,还是不允许撤销的那种,也就是说,等他们毕业的时候,这个女孩子,几乎是没有用人单位会要的。
沈兰轻轻松松找回了收音机,室友们都对她很佩服,直接推举她为寝室长。
转眼前,又是一个星期六。
沈兰是周六上完课回家吃晚饭,与祝晴约好,让祝晴去指定地址找她。
这一个星期,换成雪梅去看服装店,沈兰去缝纫铺。
因为她送了牛仔裤给杜若歌,杜若歌加班加点,把绣花机做出来了。
杜若歌:“沈兰,你试试看,还有哪里需要修改的。另一台主体部分也完全了,你的确定没问题,我就把那台也完成了。”
沈兰一试,发现这一台,比大福大队那一台更好用,特别是下面那个像方向盘的,用起来更顺一些,还有换线的部队,也更容易了。
沈兰用了觉得很好,主动亲了杜若歌一下。
杜若歌却一脸正色:“那你答应我的睡衣什么时候能有?”
沈兰:“明天,明天就去给你做。”
给杜若歌的睡衣,她已经画好了图样,只需要裁布缝纫了。同时,睡衣的款式都差不多,这一次,她准备再换其它布,再做一批睡衣。款式上,与杜若歌的大同小异,用的布料却不一样,也算是让杜若歌的睡衣独一无二吧。
隔天,沈兰去了缝纫铺之后,请范建中跑一趟,让他去把绣花机拉到缝纫铺来。
缝纫铺里,沈兰原来用的缝纫机,让给了祝晴先用着。而她,用着现在唯一的一台绣花机。
有了绣花机,沈兰的效率高了很多。牛仔裤的那个爆款,用缝纫机完成绣花,得一个多小时,用绣花机,却是二十分钟不到。
这还是沈兰还不熟练的情况,等到熟练了,说不定十分钟就可以了。
至于祝晴,沈兰给她的要求是:先练习走线。等练熟了,再做简单的。
其间有几个,要么缝纫机出了问题,要么上线出了问题,要么裤兜缝上去的时候,把袋口给封住了,沈兰一个一个耐心的指导。
祝晴看得眼花缭乱,特别是自己一上午,连走线都还是走不直,沈兰却仿佛手上生了花,一条普能的裤子,经过她的手,立时变得好看起来,祝晴对沈兰的更加佩服。
因为大家都在学校,没空做衣服,只有雪梅上周新招的那位老师傅做,需要沈兰绣花的裤子并不多,沈兰把需要绣花的全绣完。拿了新裁出的布料,去了雪梅的缝纫机,给杜若歌做睡衣。
布料是沈兰从家里带来的,并没有走缝纫铺的账。
中午吃饭的时候,李谨北提出,能不能把花坛里的菜交给他打理,他报的是农业大学,正需要有块地给他学以致用。
沈兰正好没空,巴不得有人打理,她只需要有空的时候,去浇点带生长素的水。
不过,如果浇了带生长素的水,李谨北记录的数据就会不会不准了?
看来,她还是尽量别交吧。
缝纫铺的兼职员工们,都是上一天班记一天,当天要下班前,沈兰拿了记录本记她们签字。
祝晴却说她不签了,她这一天下来,也没创造什么价值。
沈兰指着角落里的碎布,“那不是你分好的吗?”
祝晴仍是不好意思,“分碎花也用不了多少精力,而且我今天练习,还废了那么多线还有布。”
在她看来,只要沈兰不收她的学徒费,就算是她赚到了。
沈兰:“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学徒期工钱减半,半天练习,半天做杂事,你不信,可以问问其它人。”
祝晴问了同事们,得知确实是这样,才算是放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