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傅琰笑:“怎么忧心忡忡的?”

  “有对比才有伤害啊。”她苦着个脸,“两部电影撞到一起,别人肯定会放到一起去比较。”

  “两部电影风格类型都不一样。你担心什么?”

  “那不一样。”

  拍摄《带你去流浪》的心境,和之前的拍摄是完全不一样的。这部戏里,她倾注了前所未有的情感和体悟。

  她甚至可以感觉到自己有在突破卢成则之前所说的心理障碍。

  她当然希望这部电影可以得到最公允的判断。她也希望观众能够看到自己的诚意。

  傅琰把她抱住,让她在自己的腿上坐下来:“这次这么紧张观众的反应?”

  姜栩被她看穿,还有些微微害羞:“是啊。这部作品,我还挺希望它能够获得认可的。”

  傅琰揶揄她:“现在怎么开始有得失心了?”

  她嘴角撇了下:“我也想和你一样超然啊。但是这部电影对我来说毕竟还是不一样的。”

  其实没有说出口的是,这部电影是她和傅琰公开关系之后的第一部大荧幕作品,又是和傅琰的作品同档期,她真的很想要用这部电影来摆脱一直围绕着自己的那些质疑的声音。

  她嘴上不说,但是却还是卯足了一股劲,想要在大荧幕上能够证明自己。

  傅琰抱住她,认真道:“我看过样片了,你表现得很好,会得偿所愿的。”

  姜栩讶异道:“你居然看过了?”

  “有件事,我好像没有跟你提过,李思铭算是我的学长。当年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他刚好也在进修。我们有过几次接触。”

  “那你之前怎么完全没有提到过?难怪当初我纠结要不要接这部戏的时候,你会劝我接下了。”姜栩忽然想到什么,从他怀里坐起身,和他对视,“该不会也是你把我推荐给李思铭的吧?”

  “不算是。”傅琰实话实说,“你原本就在他属意的名单里面。只是那时候你的资历尚浅,他自己有些怀疑,所以来问过我的意见。”

  “那你怎么说?”

  “我说……”他说,“国内新生代女演员里,你是最合适的。”

  这般的笃定又目中无人。

  姜栩一时语塞:“你简直是在给我拉仇恨。”

  “其实我就是想告诉你,不管最后观众会如何评价,你的部分其实已经完成了。你付出了百分之百的诚意,观众就一定会看得到的。

  《带你去流浪》的试映会是在上海举行的。

  而这部作品,被媒体认为是李思铭要触底反弹的一部作品,所有的媒体在报道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用了“卧薪尝胆”这样的词。但是对于这部作品到底能不能帮助李思铭重新走回到一流导演的位置,网友和媒体都还是意见不一。

  上台前,姜栩还特意看了下李思铭的神色,见他表情还是一贯的淡然,似乎并不紧张观众的反响。

  姜栩觉得自己也有几分好笑,明明也不是第一部作品了,却反倒比之前还要更加紧张了。

  主持人在台上寒暄了几句,就正式邀请电影的主演和导演上台和观众见面。

  姜栩深吸了口气,接过一边工作人员递过来的话筒,走到了舞台的中央。

  这样的场合,姜栩应付起来已经是驾轻就熟。在和主持人进行了一番简短的互动和交流之后,大厅的灯光暗了下来,《带你去流浪》的成品第一次出现在屏幕上。

  作为以表现母爱为主题的电影,李思铭却并不刻意卖惨,整个电影下来,那种情感爆发和痛苦流涕的画面少之又少。除了一开始陈默得知消息和最后女儿去世时,画面暗淡了些,整体的画风都是偏明亮和轻快的。中间陈默带着女儿去各个地方旅游,画面更是美不胜收,令得观众身处其中,竟忘记了这个故事本该是沉重又阴暗的。

  然而那种令人窒息的绝望和悲伤,却好像是空气一样,笼罩在整个放映大厅里面。

  李思铭把死亡这件事,包裹在一路的美好风光之下,仿佛是为了告诉观众,真实的残酷往往却是隐藏在美好的表象之下的。

  100分钟的电影很快放映结束。

  姜栩听到身后的观众席里传来小声的啜泣。

  首映礼结束之后,一些相关的影评大V们都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观影感受。

  “李思铭少年成名,早些年锋芒毕露,画风华丽,浓墨重彩,却也因此尝到了苦头。在这部作品里,我看到他的反思,不单单是对于作品,还有对自己的人生。”

  “这是一部朴实又了不起的电影。强烈推荐。”

  ……

  姜栩把评论区的评论和留言看下来。

  观众的焦点都似乎放在了李思铭的转型上,并没有看到对自己的一些评价,她不免心里有些期望落空的感觉。

  结果到了第二天小九给她转了微博上的一则视频,内容是傅琰接受采访的内容。

  明明是为自己的电影宣传的采访,不知怎么就聊到了刚刚上映的《带你去流浪》。

  主持人问:“姜栩的新电影,您看了吗?”

  “当然。”

  “评价一下?”

  “李思铭用这部电影证明了他仍是中国影坛上最优秀的导演之一,关于这一点,我从未怀疑过。”

  主持人别有用意地笑:“你知道我问的不单单是关于电影本身。”

  傅琰本身在镜头面前并不是个多话的人,可是这个时候提到自己的女朋友,连眼睛里都多了几分不一样的神采:“我觉得姜栩的表现也非常的可圈可点。去年的两部作品里,她作为新人,表现亮眼,但是也确实稍有稚嫩。可是在这部作品里,她表现得就是一个非常成熟又优秀的演员的状态了,不着痕迹,举重若轻,我觉得她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演员。”

  “这评价很高啊,网友又要说你是男友滤镜了。”

  傅琰很坦然的样子:“我并不会在关于电影这些事情上说违心的话。这一年多来,对于姜栩的成长和突破,我是感受最为深切的。当然,私心里,我也希望观众能够看到我所看的东西,感受到姜栩作为一个演员的成长和百分之百的诚意用心。”

  原本是为了自己的电影而做的宣传,话题却一直在围绕着姜栩和她的作品进行。

  到了采访的最后,主持人问:“不向观众介绍下自己的作品吗,怎么说也是你的第一部导演作品呢?”

  他只是淡淡一笑,又恢复了一贯的惜字如金:“我觉得把这个评价的部分留给观众比较好。”

  傅琰的这一通采访成功地将大众的注意力从李思铭转移到了姜栩的身上来。

  观众们这才意识到,这部电影能够呈现出如此出色的效果,不单单导演的功劳。而在电影里,姜栩的表现同样也非常出色。

  同之前的叶弥和齐嫣不同,这一次的陈默的情感更加复杂却也更内敛一些,不同于叶弥的叛逆,也不同于齐嫣的锋芒,陈默就是个普通平凡的母亲。而在这个母亲的身上,却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坚韧和强大来。

  李思铭把最伟大的感情放到了一个最朴实的人的身上。

  这样的冲撞和对比,被姜栩表现得淋漓尽致,却有完全看不出以往的角色的半点痕迹。

  姜栩呈现得太好,以至于观众竟然忘记,她也不过是才刚刚交出第三部电影作品23岁的年轻演员了。

  有记者去采访了《江山如梦》的导演卢成则,询问他对姜栩这部电影里的表现的看法。

  卢成则说:“我觉得姜栩在这部电影里突破了自己。在之前的作品里,她似乎还有些放不开,因而小心翼翼。但是这一次,她很好地释放了自己。她是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演员,有天分,也愿意钻研。”

  对于向来严厉的卢成则而言,这是非常高的评价了。

  微博网友们挖出在去年年初电影刚开始拍摄时,姜栩和蓝欣的风波,那时候,还有不少人在质疑她选片的眼光。

  而现在,电影的评价已经说明一切。《带你去流浪》无疑是一部成功的电影。

  反观蓝心,虽然说参演了好莱坞大制作赚足了话题度,但是据说唯一的两句台词也在后期被剪掉了,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个悲催的炮灰罢了。

  这让观众们更加欣赏起姜栩来。

  有实力,有演技,更难得的是,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不会刻意去逢迎市场,也不会盲目媚外,坚持自己的初心。

  而相比《带你去流浪》的高评价和票房,《春花秋月》似乎就没那么顺利了。

  电影上映之后,票房并没有像想象中那么好,一周之后,票房才突破了五个亿。而先三天上映的《带你去流浪》票房早已经突破了十个亿的大关。十天之后,《春花秋月》的票房破八个亿,待到电影下档,票房也只是停在了9.87亿这样一个尴尬的数字上。

  作为傅琰首部执导的作品,这样的成绩确实是很糟糕了。

  原因就在于,这部电影是一部文艺风的武侠电影。国内市场和观众对于文艺片向来不买账,因而即使是傅琰这样的名声,似乎也不能挽救这部电影。

  媒体上这时候开始出现了一些明里暗里的嘲讽的声音。

  而更糟糕的是,电影下档不久,网络作家长安时正式向法院提出诉告,指出傅琰的舞台剧作品《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剧本抄袭了他的作品,要求傅琰停止舞台剧的演出,并在各大媒体和门户网站发布道歉声名。

  一时之间,傅琰这个原本代表了高质量作品的名字,似乎好像被人从云端拽下来,陷入了泥泞里。

  甚至有人开始质疑,傅琰是不是只适合做一个演员,而不适合去走到幕后。

  “我们都喊了十年的傅神,但是傅琰毕竟不是神,看来也只是个普通人罢了。”

  “傅琰还是老实当个演员吧,又不缺钱,犯不着去当导演,吃力不讨好。”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姜栩和傅琰的位置,似乎一年不到就发生了变化啊。以前都觉得是姜栩靠着傅琰上位,现在看来,谁靠谁还不一定呢。”

  “看来神也会有跌下神坛的一天啊。”

  ……

  傅琰这个名字,似乎好像是头一回,这么密集地和□□牵扯到了一起。

  得偿所愿

  姜栩把网友的评价看了一圈下来,心里很不是滋味。

  傅琰从厨房出来,就见她坐在沙发上,捏着手机,眉头都皱成一团。

  他捧着水杯走到她边上坐下来:“怎么这副表情?”

  姜栩没说话。

  傅琰扫了眼手机屏幕:“不用在意这些人说的话。”

  她知道他的心理要强大许多,网络上这些声音本就不能影响到他分毫,但是姜栩还是止不住地气愤。

  “这些人根本就是在胡说八道,很多都没有看过你的电影,怎么就能够人云亦云说出这种不负责任的话来?”

  姜栩气得脸都发红。

  傅琰像安抚个小猫一样地捏捏她的颈部:“怎么这么生气?”

  她转过脸看他:“那些人根本就不了解你。嘴上说是你的影迷,说是喜欢你,但是却连你想要表达什么都不清楚!”

  傅琰见她是真的生气了,收起了云淡风轻的玩笑神情:“记不记得在舞台剧刚上演的时候,我跟你说过的话?”

  他继续说:“对我而言,把自己想拍摄的东西表达和呈现出来,那我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了。至于别人的评价或者认可,对我来说并没什么要紧。”

  “可是……”她委屈地眼睛都泛红,心疼地说,“不想你被人这样说。”

  她的傅琰,该是那山峰顶上的雪,是天上的云,是这世界上最优秀最通透的人。

  而一想到,他被人这样不理解,被人这样嘲讽,她的心里就难受得要命。

  尤其是在同时期,她的电影却获得了这样的成功。她不禁想,是不是自己偷走了属于他的荣耀和成功。

  傅琰看出她的心思,无奈道:“你在胡思乱想些什么?”

  他说:“我已经三十出头了,我没办法一直停留在像以前那样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安排,舞台剧也好,拍电影也好,都是我对自己的尝试和突破。成功或是不成功,我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是我的选择,我也会去面对这个结果。”

  姜栩沉默了片刻,伸手抱住他的腰,脸埋在他的胸口:“我总会觉得,是不是因为我,拖累了你的发展?”

  傅琰失笑:“怎么拍戏的时候那么精明,到这些事情上,还钻这些牛角尖?”

  “我在意你的名声,比在意我的还要更多一些。”

  一直以来,她的目标就是能够同他并肩站在一起。但是当她越来越靠近他时,却发现,站在他的位置上,面对的,也不都是无尽的掌声和荣耀,反而更多的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来。

  傅琰由着她抱了一会,说:“并不是你拖累我,是你给了我踏出这一步的勇气。”

  他可以一直做一个了不起的演员,呆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票房或者是口碑,很多时候与身为演员的他无关。

  那是导演或是投资方要去考虑的事情。

  她的努力让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性。

  姜栩的声音从他的胸口传出来:“不管是巅峰,还是低谷,不管你是影帝还是个普通人,我都会一直在你身边的。”

  关于舞台剧的剧本是否抄袭的讨论在微博上愈演愈烈,长安时更是参加了好几个谈话节目,指责《春风》剧组不尊重原创,顺带还不忘宣传了自己的新作品。

  而傅琰本人和剧组对此并没有任何回应。

  长安时渐渐觉得这似乎好像变成了自己的一场独角戏,不甘心的他在微博上更是直接喊话傅琰,要求他向自己道歉并赔偿经济和精神损失。

  一天之后,《春风不度玉门关》的编剧发表长篇微博,指出剧本的小说原本是自己多年前发表的小说,剧本也是和傅琰共同修改创作的。并指出长安时在几年前曾经是自己工作室的学徒,却厚颜地盗取了好几部剧本的创意和故事,就连新出的这本小说也是自己多年前计划创作的小说里面的一部。

  “原本不欲和这等小人计较,谁知某人竟然无耻到贼喊捉贼,自己抄袭却反过来指责别人,实在是行业之耻。我所说的话,我所创作的故事,我都敢负起责任。不知道长安时你不是真的有勇气在法庭上和我对峙呢?”

  这一番严厉的反击之后,长安时似乎慌了,立刻在微博上改口向傅琰道歉。

  傅琰方面仍然是没有半点回应。

  而姜栩在参与活动时,被记者问到了剧本的风波,姜栩优雅一笑:“傅老师是见过风浪的人,这样别有用心的炒作,他根本不放在心上。”

  意思就是这样的跳梁小丑,根本对傅琰没有半点影响。

  长安时原本是想要蹭一下傅琰的热度,却没料到傅琰非但连个眼神都不曾给,还连带着把自己的那些丑闻都抖了出来,反倒变成了网友们嘲笑的对象。

  而傅琰,自始至终,像是个超出世外的高人一样,网络上那些充满而已的揣测、恶评,像是流水一样,从他的身上淌过,却没有留下半点踪迹。

  八月底,威尼斯电影节开幕,《春花秋月》作为中国唯一一部参加评选的电影,入围了最佳摄影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原创剧本奖三个奖项,并作为开幕电影播放。

  消息传来,媒体和网络上一片哗然。

  华人电影能够入围这样的评选,本身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更何况其中一个还是最有分量的最佳电影奖。

  先前还有不少人表示看不懂傅琰的电影,微博上也不乏一些落井下石的人,现在都觉得脸上一阵疼。

74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栩栩如你大结局+番外章节

正文卷

栩栩如你大结局+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