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胜利会师扫余孽114
小桃红是妓、女从良,哪里见识过好东西,被紫鹃拿着林家商铺里的头面、首饰一哄,俨然忘了初衷,一味地在屈光士面前说黛玉等人的好话。至于几人进了制作安乐散花园的事情,却只字不提。
而那许老,做贼心虚,生怕屈光士心血来潮,让他和旁人比试,再把他藏身平安州的事情泄露出去。也绝口不提黛玉等人闯入之事。
只有林如海并黛玉父女,隔着几道院墙,却将各自查探得来的消息都交换过了。
是日夜里,杨毅带着一大车奇珍异宝回到屈府。永玙更是十分识趣,听说府上来了钦差大人,主动求见,送了许多礼去。
哄的林如海捋须长笑四五回,连带着屈光士都得了林如海另眼相看!
后来,屈光士离开自家正堂时,拍着肩膀感谢永玙知情识趣,不仅彻底熄了抢夺黛玉的心思不说,还耳提面命屈文沅多与永玙交往,多向永玙学着点!
永玙似模似样地摆手,表示谬赞,暗地里肚皮都快笑破了!
那边厢,林如海拆开永玙送来的礼盒,从里面拿出黛玉的一封亲笔信,还有那枚虎符。
信上,黛玉把蜀中许家的事一五一十全告诉了林如海,连带安乐散的研发、制造,并柯燕芸曾经打探到的屈光士和屠光文为了安乐散收益和金矿分成的事情有龃龉,彼此生了嫌隙的事都说了。
林如海看罢信,就着烛火烧掉,这才对着内室低声唤道:“蓉哥儿,出来吧!”
却是贾蓉应声从内室屏风后转出来。
原来贾蓉自打投入岳将军麾下后,踏实肯干。他又是读过书的,比许多莽汉细致多了,还有贤亲王府举荐并宁、荣两位国公旧情,在前线锻炼几个月后就被叫到了岳将军帐下伺候。
这回儿,临行前,永玙亲自去信给岳将军,还用了虎符金印。岳将军便派了贾蓉打头阵。一来保护永玙并林如海安全;二来贾蓉在帐前伺候,认识的人多,又持有岳家军腰牌,方便调动周边兵马。
林如海带着运粮军兵前行,贾蓉则带着一队士兵缀在后面。那个在小巷里盯着倪刚武的人,便是贾蓉。
那日,贾蓉接到倪刚武后,由城里一个废弃的土地庙,转到城外营地。贾蓉亮出钦差身份,将林如海计谋一事跟倪刚武说罢,并在倪刚武带领下,先行夜探了发现金矿的小山村。
那山村防守却不严密,有好几方人马,彼此间互相提防,交接班时,经常发生冲突。贾蓉便趁此机会,让手下溜进去,取了一块金矿石出来,六百里加急送回了京城。同时,贾蓉已经秘密在那里驻扎了人马。
“蓉哥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适才玙儿已经将虎符也交给了我,你便拿着这虎符去周边府县调兵吧!”林如海对贾蓉说道。
贾蓉躬身行礼,接过虎符,贴身放好,趁着夜色,悄悄出门去了。
……………
次日一大早,林如海就敲锣打鼓,命屠光文集合了平安州全部官员,陪着他视察受灾情况。
可是,美其名曰是视察灾情,其实却是聚众吃喝玩乐。
林如海声势浩大地各处巡查了一遍,自个儿却连马车都不下,官轿都不出。可怜那些官员顶风冒雪,骑马奔波,或者干脆每日步行百余里路。
各个官靴都磨掉了底,白白胖胖的父母官全熬成了黄瘦“灾民”。别提升堂理事了,每日巡察完毕,回府后,各位官员通通都是倒在床上就睡。
一觉睡到第二日天不亮,被幕僚从被窝里再拉起来,睡眼惺忪跑到知府衙门报到。
就连屈光士,不用出门,只是后院到前院断断几百步,也熬的头发掉了好多根,补药吃了一大堆。
这一日,林如海眼看火候到了,忽然提出要去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看看。
“屠知州,本钦差听说州城之外,不远处便有一个小山村,是此次雪灾中受灾最严重的地方。整个村子都因雪崩被掩埋了,无一人生还。此等惨事,本钦差既是奉旨前来赈灾的,若不亲眼看一看,祭奠一下亡灵,实在良心不安。”林如海道。
屠光文这几日被林如海折腾得陈年旧病都快发了,偏偏又说不得。
只因白日里林如海只顾拉着他们走路,晚上有些官员可以回转,他却还有陪着林如海喝酒饮宴,不闹到三更天不许他回去。等到屠光文回到自个府中,脚都顾不上洗,就累得睡着了。在他感觉,不过头才挨着枕头的工夫,又被小妾唤醒,着急忙慌更衣来见林如海。
屠光文憋着一肚子怒气亟待发作,可是,林如海却一改初见时的作风,对他恭敬、礼遇有加,绝口不提雪灾事情,没口子称赞他治理有方,还说要上表为他请功,叫屠光文又该如何发作?
心力交瘁之下,连永玙在享乐园闹出那般大动静,屠光文听了管事汇报,也完全没放到心上。
反正金子最后转了一圈,还是回到了他们自个儿手里,一本万利的买卖,怕他作甚
现下却听林如海突然说要去有金矿的村子里看看,屠光文立时觉察出不对,有心拒绝,但是林如海所用借口天衣无缝,他一时间又想不出什么好的理由推拒。
“这……回禀钦差大人,不是下官不愿意陪您前去,实在是那里地处荒僻,道路不通。便是抬轿也颇辛苦,下官实在担心您的身子受不住。”屠光文道。
林如海一摆手,道:“屠知州多虑了。别看本钦差文质彬彬,却是弓马娴熟的。区区山路,能奈我何况且本官听说蜀中还有一种竹轿,可抬着人上山。便是难如蜀道,依然可上青天,咱区区平安州的小山坡怕什么?”
林如海见屠光文还有疑虑,转头对屈光士道:“屠知州要是不信,可问问屈知府,本钦差是否使得一手好剑何况咱们此遭不过是屈看一看,如果当真道路不通,再折返回来也是一样。”
话已至此,屠光文再要拒绝,反会露馅,只得急忙打发大半人手率先前往布置去了。
林如海也不担心,反而主动要求道:“多多派兵,多多派兵,沿途各地并山村里一定都要把守好了。”
屠光文求之不得,生怕机密泄露,恨不得把他的私兵屠家军也全都派去。
余下一众大小官员,心里也都有猫腻,互相打量着神色,彼此牵制着往山村里进发。
这边厢,林如海等人刚走。死城一般的平安州忽然热闹了起来。
首当其冲的便是城门口竟不知从哪里来了一大群戏班子。赶车的是一个五十上下的老者,一口苏杭软语,唱着评弹赶路,引得城门口的士兵们纷纷侧目。
赶车老者身后,跟着长长一列骡车,上面摆满了各式的家伙事,还有盖着黑布的笼子。里面时不时传出几声野兽的嚎叫,惊得守卫们都不敢上前。
最后,还是一个乡绅打扮的中年人骑马上前,拿出籍册给守卫们看了。原来他们竟是誉满天下的畅春园百戏班子。
班主便是这个乡绅一样的人物,名唤柳晖的。其下,不止有各种戏班子,各地戏种均能信手拈来。还有表演杂技的,耍功夫的,斗兽的,变戏法的……五花八门,无所不包。
且这畅春园还不是谁都能请动的,他们还有三不唱四不理。走南闯北,打下了赫赫威名。就连平安州的守城士兵也听说过畅春园大名,见他们路过平安州,忍不住追问道:“不知班主可否会在我平安州逗留些时日,演上一演”
柳晖抚着胡须道:“这个嘛,还得看俺们玉书姑娘的意思。”
这位玉书姑娘便是畅春园的头牌,豪掷千金为博玉书姑娘一笑者,大有人在。
柳晖如此一说,城门官立时明白了,不怀好意地笑着请他们进城。
前脚畅春园刚进了城,又来了一只镖队,竖起的大旗却是扬威镖局。
扬威镖局也是远近闻名的大镖局,便是屠光文有些不便亲自押运的东西也曾委托过扬威镖局代为运送。
这会子,城门官看见扬威镖局的老镖头,上前与他见礼,问道:“杨大哥,如何又亲自押了镖可见,这一趟红货多啊!”
城门官和扬威镖局中人都颇为熟悉,自然开口就是行话。
被他唤作杨大哥的这人吸了口旱烟,答道:“可不是嘛,这批货扎手着呢!您看我这兄弟就来了一二百个,镖局里都空了。”
城门官随之望去,好家伙!只见又是绵延几里地的好几十辆大车,每辆车旁边还都严阵以待站着好几个劲装壮汉,更有许多人都是他从没见过的新面孔。
“杨大哥”与城门官寒暄了几句,便道:“赶了许久的路,兄弟们都乏了。老弟还有要事在身,便先告辞了。”
城门官知道规矩,目送镖队离去,私以为今日行人便该到头了。哪知,远远地,道路尽头又传来此起彼伏的喝道之声。
城门官极目远眺,竟看见远处又来了一大批运送米粮、棉衣并棉被的士兵。
城门官目瞪口呆,耳中听着身遭乱七八糟的人声、马蹄声、脚步声,喃喃自语道:“今儿个究竟是什么日子,怎地死城竟变了活地”
这还不算完呢!
城门官手搭凉棚往前看时,以为运粮人马不过一千多人。哪知那队列走啊走啊走,竟然一直看不到尽头。后来城门官数得脑袋都昏了,干脆大着胆子拦住一个军官模样的人物,低三下四请问道;“敢问军爷,这送粮的队伍究竟有多少人呀?”
那军官斜睨了他一眼,冷声道:“朝廷重视平安州灾情,又有钦差大人上书陈情,圣上特抽调附近州城府县五千兵马接力运送军粮。更有钦差大人府上千金,最是心善不过的,出钱出力,做了许多棉衣、棉被,另外还派了一千人的小队,额外送了棉衣过来。”
“那、那便是有六千多人俺们这平安州城又如何装得下”城门官咋舌道。
“谁说要都待在你平安州城了?偌大一个平安州,受灾的岂止你这一处?俺们是要去到各府各县各村赈灾的。”那军官说完话,头也不回地离去。
城门官转念一想,这军官所言也有道理。反正此刻上到知州下到知县都跟着钦差大人视察灾情去了。他便是有心上报,也无人可以回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幸退回到城墙根后面站着去了。
那头儿,平安州城里到处都是外人。
什么戏班子啊,镖队啊,运粮的士兵、家丁和平民百姓啦,后来甚至还来了几路客商,把个空空荡荡的平安州城挤得水泄不通。
偏偏,平安州大小官员都不在府衙。那些有心人想要回禀,还得先骑马追出上百里地去,又如何来得及?只能任由这些人浩浩荡荡席卷而过。
其中,贾蓉混在运粮队伍里再次神不知鬼不觉进了平安城。
贾蓉领头冲进屈光士的知府衙门。
留守的书吏见了这一群军兵,早吓得两股战战。
贾蓉掏出令牌给他看了,又说了赈灾的话,直言要征用知府衙门。屈光士不在家,又有林如海压在上头,那小小书吏哪敢不留人?
如此,贾蓉带着兵马,不费吹灰之力,明目张胆占据了知府衙门。
至于屠光文的知州衙门,更加好说。六千人的队伍,一个知府衙门如何装得下?
凡是,知府衙门住不下的人全挤到了知州衙门。
营帐把知州衙门都团团围住了。
可惜屠光文有一个幕僚,却是颇有心机之人,看出情形不对,想要给屠光文送信。奈何,屠光文做贼心虚,把大批人手都带走了,留在府里的不过老弱病残,全济不上事。
幸好还有几只信鸽。
但是,信鸽还没飞出知州衙门,就被士兵们用弓箭射了下来,就地烤着吃了。
而其他各府各县,在平安州城附近的,也全被军兵占领了。
那些县衙里的区区几十个衙差,如何是训练有素的岳家军精锐对手?无需动手,只是一个照面,那些衙差就乖乖挪了窝。
不过半日工夫,整个平安州已然换了天。
远在闭塞山村里的屠光文、屈光士之流还万事不知呢!
且说林如海闲闲站在山村外围一个小土坡上,指点江山,做祭拜模样。
屠光文看了,以为林如海不过又是装一装样子,为了博个好名声,自嘲他小题大做,暗暗抹了抹汗。
就连屈光士本是见识过林如海的厉害,在他手底下吃过亏的,却因已经认定了林如海是贪官,想不到他也会做好事。竟也与屠光文一般看法,后悔自个儿把手下全带了出来,生怕屠光文还留有一手,趁机去劫了许老走。
两人各怀鬼胎,根本没空注意到西南角的天空上,青天白日里竟有烟花升空。
…………
而另一边,平安州知府衙门里。
屈光士那些手下全被集中到了一个小院里,由士兵看守着。
贾蓉径直去了客院,拜见永玙并黛玉。
却连柯燕芸也在客院内。
贾蓉见到黛玉,倒身就拜,口唤“小姑姑”不迭。
黛玉还从没见过贾蓉穿军装模样,见他一身铠甲,英武不凡,也是喜不自胜,慌忙叫起。
倒是堂堂世子爷永玙被晾在了一边。
永玙摸摸鼻子。
贾蓉如今也是人精了,不等永玙说话,忙又是跪地一个大礼,唤道:“蓉哥儿请姑父安!”
姑父!
话一出口,永玙立时笑眯了眼。适才被冷落的不快,立时飞到了九霄云外。
只有黛玉恶狠狠,“色厉内荏”地瞪了贾蓉一眼。
几人聊过闲话,在正房坐下。
贾蓉抢先回禀道:“岳将军的三千精锐,并侄儿从各地借调的五千兵马已经全部易容改扮,混进了城。”
“竟有八千人之多?”黛玉诧异问道。
永玙得意洋洋一挺胸道:“既然要做,就得斩草除根,断不能有一条漏网之鱼。”
杨毅点头附和,表示正是此理。
贾蓉又道:“各处州城府县,还有那几处重要窝点,也全隐秘驻扎了人马。只等钦差大人一声令下,便可行事。”
“好。”黛玉轻轻一拍桌面,握住柯燕芸的手,一字一句地道,“咱们就好好地翻一翻这平安州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