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进了学堂
晚上,她躲在灶屋下把这东西拿出来看着,摸着,心中激动,总算可以上学去了。
“小美!”
她听见有人叫她,吓一跳,忙把东西藏到身后,一看,竟是叔叔何德秋,这才松出一口气。
“叔!”
“小美,看,这个!”何德秋从口袋里拿出一支带有擦笔头的铅笔,伸到美美面前:“你上学用。”何德秋憨厚地笑着。
何美美看着这种带擦笔头的铅笔,自己当时也想买,可要贵一毛钱,她又舍不得,只有买了没有擦笔头的。
她欣喜地接过来,看了又看,眼睛有点湿润了。
“叔,你哪里来的?”她低声问道,就怕外面有人听见。
“买的!”
何美美明白过来了,一定是叔叔偷了马金花的钱。她立马又担心起来,要是马金花发现了,叔叔可又得遭殃了。
“叔,你偷了婶的钱?”
“嘿嘿,不是,我自己的钱。”何德秋笑着。
“你哪里来的钱?”何美美有点懵了,家里的钱都在马金花手上,看得比她的命还要重要,叔叔哪里会来钱呢。
“不问!你上学用。”何德秋把她的手往她怀里一推,就转身走出了灶屋。
一下子有两支铅笔了,何美美开心得想大笑,这个学期,也就不会再为没铅笔写字而发愁了!
第二天一大早,湾里大大小小十来个人,都涌到马金花的门口来,叫着何美美的名字。
“美美,上学去了!”
这个学期,湾里满七岁的,也有像美美一样八岁开始上学的,都要去上学了。一下子多出五六个孩子来,叽叽喳喳地,热闹得很。
文英有了新书包,是文英妈缝的,红色的花棉布包,非常好看。她从书包里拿出一个旧的蓝布包递给美美。
“美美,这是我妈让给你的,我有新书包,我妈说这旧的就给你,你先用着!”
美美接过来,这包也不是太旧,比她没有书包可是强多了,她忙说:“替我谢谢你妈,我太喜欢了!”
方大建在一旁叫:“快走吧,今天报名呢。”
一声呼应,所有孩子们都跟在他身后,有种浩浩荡荡的感觉,往大队部学校走去。
几个大人看着他们像模像样的小样子,笑着说:“这些个祸害到学校去了,湾里也就清静多了!”
“可不是,让他们吵老师去,哈哈哈……”
第一天上学的感觉真好!
何美美整个上午都是在激动和兴奋中度过的。老师给同学们报了名,又给她安排了坐位,最后又来点了一次名,就让同学们自己玩儿。
班里有三十多个同学,同何美美一个湾的有何泽国,方二建,泽学的弟弟何泽习,其余的就是另外一些湾里的孩子们了。
何文英上三年级了,跟美美隔着一个教屋,下课后,她们还可以一块玩儿。
二年级到五年级的同学们,报了名,就开始在班里做作业。
一年级的同学没有书,都是老师自己在黑板上写字,让他们读。再在黑板上写上数字,教他们念。
教室用的是大队部以前的仓库,桌子都是用大石头或是砖头两头一撑,上面再搁着一块长而宽的木板做成的。山里石头和木头不缺,缺的就是没工钱把它们打成桌子。
椅子都是同学们自己带的,头一天,大人们就都背着送去了学校,这么远的道,孩子们也背不了。
下午,老师就开始上课了。何美美心中冲满新鲜和好奇,前世她见过小学生们的课本,那些字可不简单,那些数学题也不容易,七十年代的小学生,上的都是些啥呢?
一个瘦瘦,头发有点长,斜耷在一边的二十多岁的男老师走了进来。
所有同学都一动不动地坐着,有的有些害怕,有的是激动,也有的还是懵的。何美美的心情是激动的,她听文英跟她说过的,双手背在身后,坐得直直的,眼都不眨地盯着老师。
“同学们好!”
男老师有点和蔼可亲,冲他们微笑着,问候一声后,把自己手上拿的书本和一盒粉笔放在桌上。
“你们呀,从今天起,就是一年级的学生了。我姓王,你们就叫我王老师!”王老师转身把一个王字写在黑板上。
后,他点了一次名字,又在黑板上写下了三个大字:上,中,下!
“今天啊,我们先学着念这三个字,再把它们写熟,明天,我再教你们拼音……”
课,这就算是上开了。
这个当然是很简单的,何美美认识也知道。不过,拼音她到是不太会,前世小时候没学过,后来干娘教她也只是教她认字,没教拼音。所以,她还是要老老实实地跟着学,不能让自己显得很特别。
老师教他们认完后,就让所有同学全到操场上去。操场全是那种灰泥土地面,中间因为长期踩踏,已经是没有草了,但四周还是长满了草。
老师让同学们站开,各选一块地方,先用鞋底把地面给抚得平平的,再找一根树枝,在那块抚平的地面上写字。
那时谁家也买不起纸,作业本也是有限的,金贵得很,写字练字可不敢用本子和纸,这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一会儿,高年级的同学们也出来了,都各自找一块地面,用脚抚平,再蹲下去写起来。有的做数学题,那地面就是草稿纸。有的拿着书在一旁报着听写,另一个同学蹲在地上写着。
虽然条件艰苦,可何美美还是很喜欢,边学边玩,自由有趣。一节课过了,下一节课,又回到教室。
这里的操场,是以前大队部打粮食用的,实则是个稻场,教室门前有一个,下面还有一个。现在,到成了所有学生们学习和玩耍的乐土。
就这样,“上中下,人口手”,还有“abcd”学了好几天。学校的老师很少,一共五个年级,五个班,才五个老师,还有一个给中午不想回家吃,带了饭钵子在学校蒸饭吃的大师傅(当地叫法,也就是厨子)。
那时的老师几乎都是“全能”的,语文数学一起教,音乐体育也是他们,一人身兼数职。尽管这样,何美美还是喜欢每天待在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