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劝说吴皇
............吴国皇宫。
文渊阁。
韩从文将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以及何为通货膨胀,原原本本的讲给了胡嵩听。
胡嵩坐在太师椅上,神色仍旧没有太大的变化。
只是在长久的沉默后,问出了一句:“该如何解决?”
韩从文听见这个问题,同样陷入了沉默。
片刻后,咬了咬牙,鼓起勇气道:“回阁老的话,解决我大吴的通货膨胀最好的办法,乃是暂时减少宝钞的印发,但问题的关键是有人在大规模的伪造宝钞。
即便朝廷一张宝钞也不印发,还是有大量的宝钞流入民间,并且无论是金银还是粮食,亦或者是别的物件,都会因此落入那伪造宝钞之人的手中。”
说到这,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道:
“至于是何人在伪造宝钞,下官会同刑部、大理寺和府衙的捕快,查了足足半个多月,仍旧没有一点线索。
因而,下官推测,这伪造的宝钞是由乾国朝廷印制的!
因为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乾国朝廷拥有这样的能力,印制出足以以假乱真的宝钞,也就只有乾国朝廷,有能力吃下如此多的金银和物资!”
话音落下。
胡嵩又陷入沉默。
片刻后,他缓缓睁开了眼睛,看了一眼侧面的屋子,道:“此事,你如何看?”
韩从文一怔,下意识的望去。
便看见一个大腹便便的青年走了出来。
正是胡嵩老来得子的结果,胡世蕃。
当初胡世蕃作为使臣,出使乾国,惹出了一堆麻烦事,自己也变得疯疯癫癫,时不时的便冒出一两句让人听不懂的话。
一转眼,三四年的时间过去了。
胡世蕃已经恢复了正常,并且从原先的五品,晋为了三品。
从礼部员外郎,变为了户部侍郎。
晋级的不可谓不快。
不过,有胡嵩这位内阁首辅撑着,也没人敢都说什么。
尤其是吴国皇帝还曾经夸赞过胡世蕃机敏过人,有户部主官之才,是朝廷的栋梁,就更没人敢说什么了。
“爹,我觉得,韩大人所说有理。”
胡世蕃走到韩从文的身旁,咬牙道:“伪造宝钞,必定是乾国朝廷所为!这般阴险狡诈,不讲武德,普天之下也就只有乾国丞相方修能做得出来!”
第348章 劝说吴皇
说到这。
不堪回首的往事,再次浮现在胡世蕃的脑海里。
想到在长安经历的一切。
一股屈辱感从心底涌了上来,让他不由的咬牙切齿起来。
“卑鄙无耻,肮脏龌龊!天下再也找不出如方修一般的厚颜无耻之徒!”
这番话近乎是嘶吼出声。
听着有点恐怖。
韩从文站在一旁,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胡世蕃,想起三年前的传闻,不由的在心里叹了口气,保持沉默。
胡嵩坐在太师椅上,见到这一幕,同样陷入了沉默。
当初派胡世蕃出使乾国,本是为了给他积攒功绩,谁能想到竟是出了那样的变故,让朝廷吃了一个哑巴亏,损失了整整两百万两银子!
这两百万两银子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胡府这里出的。
这个仇,不止是胡世蕃记在心里,胡嵩也是一直没有忘记。
原以为与越国的战事结束后,便能腾出空来对付这个乾国丞相。
谁能想到,战事结束,乾国竟是从原先的中土诸国实力最弱,一跃成为了实力最强的那一个。
要不是还有燕国在北边牵制着乾国,只怕是他不找乾国丞相的麻烦,乾国丞相早晚也要来找他的麻烦。
如今,欧罗人正在进攻燕国。
燕国战败后,乾国必定会将目标定在大吴。
作为内阁首辅,他必须有所准备。
一念至此。
他沧桑的眸子中闪过一道幽光,看向胡世蕃,缓缓开口:“你如此肯定此事是乾人所为,可能想到如何应对?”
胡世蕃沉默了几秒,下定决心,一字一顿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事到如今,只能从根源上掐断流入我大吴的伪造宝钞!”
一旁,韩从文听见这话,微微一怔,随即意识到了什么,有些惊诧的道:“胡部堂的意思是......”
“没错,出兵乾国,逼迫他们签下协定,赔偿我大吴这几年在商贸上的损失,并且勒令乾国丞相交出伪造宝钞之人,凌迟处死!”
胡世蕃说到这,脸上露出一抹狠辣之色。
在他的脑海里,浮现的是方修的身影,跪在他的面前,发出凄惨的哀嚎。
而他手握匕首,一点一点对方修处刑!
如此,方才能解他心头之恨。
当然。
他心里清楚。
以方修在乾、周两国的地位,即便是吴国战胜,也不会对他产生太大的影响。
只有完全灭掉乾、周两国,他的幻想才有可能实现。
“原来坊间的传言竟是真的,朝廷真打算对乾国用兵。”
韩从文听见胡世蕃的话,眸子里露出一抹恍忽之色。
虽然说,他早就听过朝廷要与乾国开战的消息,但他其实并没有重视。
毕竟,朝廷的实力跟乾国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主动挑起战端,无异于自掘坟墓。
而且,朝廷刚与越国打过败仗,士气低落。
乾国刚战胜周国,且与之结成联盟,士气大涨。
此消彼长,就算是诸公再如何昏了头,也不至于做出这样的决定。
更何况,当今圣上是一位什么主,他可比谁都要清楚。
以陛下不喜争斗的性格,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同意主动与乾国开战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