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曲有误(二)5
妈妈总是朝夕加班、不苟言笑,只有在她决定跨专业考研的时候落过眼泪,她还记得当时妈妈的手冰凉:“你喜欢就去吧,只是以后,妈帮不上你了。”也不知道妈妈现在过得怎么样。
望着榻上的尹湘如,曲悠难得地生了些酸涩之情,就算她知道这些人于她而言都是一千年前的古人,母亲对孩子的情感也不免让人动容。
两日转瞬即过。
成婚前一夜,曲悠难得失眠了,她在榻上翻来覆去,实在很难相信自己已经身处于只能在书本上见过的历史当中。
随后她起身,由着任氏派来的两个敷衍的侍女为她换了婚服、束了顶冠、上了艳妆。
这圣旨下得突然,任氏的人又担心周檀伤重不治随时会死,所以匆匆忙忙地定了婚期。
曲悠拿着一柄绢丝小扇,正准备出门,曲嘉熙和曲嘉玉两个妹妹却推门进来,拦住了她。
曲嘉熙是赵姨娘的女儿,向来与她和母亲交好,也不掩饰,抱着她就开始哇哇大哭:“大姐姐……”
曲嘉玉则是个别扭性子,总是不承她的情,不料今日她却一改前态,低着头犹犹豫豫地上前来,往她手里塞了个碧玉簪子。
曲悠惊讶地看她一眼,曲嘉玉立刻瞪回来:“这是我攒着的,今天给大姐姐添妆,咱们家一时败落了,但也是书香世家,不能叫人瞧不起!大姐姐以后也不要动不动就哭了,免得叫人家欺负!”
曲悠摸了摸她的头:“嘉玉以后不许耍小性子了,好好照顾弟弟和妹妹。”
曲嘉玉的眼睛瞬间红了,她掩饰着,恨恨地一跺脚,抬手揉了揉眼睛,说:“知道了!”
随后她便往房门出跑去,从门后拎出了一个十二岁上下的少年:“这小子哭哭啼啼一晚上了,喂,你要说就赶紧说,别在这里磨蹭,误了大姐姐的吉时。”
被她拎出来的正是和她一母同胞的曲向文。
曲承的正妻尹湘如体弱多病,膝下只有她一个女儿。曲承不得不纳了姨娘二三,传续香火,所幸曲承自诩清流名士,对嫡庶尊卑极为看重,几个姨娘倒也恭顺尊敬。
曲嘉熙是和尹氏交好的赵姨娘所出,天真烂漫,曲嘉玉和曲向文的生母则是老家送来的方姨娘,方姨娘不敢搞大动作,但总是暗戳戳地挑唆着儿子和女儿宅斗“争家产”。
但就曲悠的观察来看,她招数低劣,经常弄巧成拙,曲向文和曲嘉玉都没长歪,可见方姨娘也不算个心地恶毒之人。曲承出事之后,她套了车回老家借钱去了,此刻尚未归家。
曲向文是个小古板,最开始曲悠教他洒扫烹煮之时总是十分不屑,嚷嚷着“君子远庖厨”,后来倒也乖乖听话了。
此刻他攥着拳头唤:“大姐姐……”
“向文,你以后好好读书,”曲悠叹道,“你长大了,要顾着你姐姐们,不要让她们总是为你操心。”
曲向文猛点头,他抚了抚曲悠裙摆上的褶皱,小声道:“大姐姐,我定会好好读书,挣个功名出来,到时候,我就不怕……不怕那个姓周的了,他要是欺负你,我给你做主。”
曲悠笑道:“好。”
她拿着那把扇子遮在面前,上堂去拜别了母亲,尹湘如哭得几乎拿不住茶盏,不住地说着“你父亲若在就好了”,最后被赵姨娘搀了下去。
被扶上寒酸花轿的时候,曲悠终于生了些酸涩之意,然后后知后觉地感觉到了一点恐慌。
原主其实和她本来的样子长得很像,只是多年娇养,更加精致柔美。她长得漂亮,在现实生活中也被许多人追求过,但她执拗地向往着一些虚无缥缈的“心有灵犀”,这么多年都不曾谈过恋爱。
一朝穿越直通婚姻,对方还是自己的史学研究中的重要对象,也不知是福是祸。
但是人生和她的史料一般,就在于探索未知嘛。
曲悠拿着帕子擦了擦脸,腹诽道自己从前分明没有这么伤春悲秋的。
花轿穿过汴都的大街,不多时便到了周檀的府邸,他伤重不能起身,是远方表弟任时鸣代为迎的亲,到了堂上,便有人抱了一只公鸡来和她行礼。
周檀如今的声名,来婚宴的人寥寥无几,甚至站不满一堂。他父母不在,也没有别的长辈可拜,只有面前花梨木桌上的两块灵位。
曲悠照着之前嬷嬷教的屈膝行礼,只要不跪拜,她就当沉浸式体验婚仪,可以忍受。
跟那只系了红绸的公鸡对拜时,曲悠听见了堂下按捺不住的嘲笑声音。
行完了礼,她正打算随着乳母的牵引红绸到婚房中去,却突然听得一阵议论之声,隔着绢丝的扇面,她看见有一个高束着马尾的少年穿着一身破旧的盔甲走了进来。
一侧的乳母没忍住惊呼一声:“二公子!”
周檀原是有弟弟的。
父母在临安遭横祸双亡后,周檀带着尚还年幼的弟弟上京来投了远亲任氏,随后奋发苦读,连中三元,让周家连带着任家都感到他光宗耀祖了。
只是燃烛楼一案后,任氏的主君、周檀的表叔父受了牵连,被判流徙三千里,任氏四处求情借款才让他勉力留京,而在此期间,周檀竟毫不动容,连银子都没有出一两。
自此之后任氏便和周檀再无来往,就连周檀的亲弟弟周杨都在家祠之中与他断绝了关系,自甘入了任氏家谱。
若非这次是圣旨赐婚,他又实在没有别的亲戚,断不会找到任氏。
任氏估计也不愿为他操持。
周扬年初便投了军,从此再没有踏入周府一步,今日谁也不知周杨会来,众人皆十分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