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持才傲物
“迎你入兖州,是求一方庇护,而你曹孟德却是无名无实,不过一将军之才也妄想领兖州,阉人之子有何才气,又想祸乱我兖州不成,也不知你曹操和那阉人是何区别!”几乎是边让越说越激动,曹小瞒也是眉头紧皱。
这话就是人身攻击了,曹小瞒负于身后的右手紧紧的握住,生生压制着曹操原本的怒气,若说曹操最讨厌什么,便是这些以偏概全的人,宦官之祸非他一家能成。
她好歹也是个大家族嫡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比这更诛心的话都听过,那时候的网络可比这严重。
曹小瞒一起身,边让就知自己的激将法已经成功,而这也让一旁看着的荀彧,再来一世她还没变。
就连郭嘉和荀攸都对曹操有些意外,不过又在情理之中,只是杀边让必会让兖州世族寒心,以陈宫为首。
而落座于后面的陈宫,似乎只要曹小瞒稍有不满,他就会冲出去理论一番一样。
可惜曹小瞒只是走到边让面前,并只是冷淡地扫了一眼兖州其他官属,“听闻文礼兄才华横溢诗文满名,文士必通读史经。”
“那是自然,岂会是你们这些寒门子弟能比拟的。”这话一出妥妥的在曹小瞒这边拉了一波仇恨值。
本是看戏的郭嘉都是瞬间来了精神,更何况那群武将,要不是曹小瞒还在眼神压制,早就冲出去胖揍一顿了。
“那文礼兄自是知道‘屈原’何人,‘持才傲物’为何词!”曹小瞒到是不疾不徐从善如流道,其实她还真想举个弥衡的例子给他听,可惜时间不对。
“有才之人都知道屈子爱国之情怀。”边让实在不知这和他们现在说的这件事,有什么关联。
然而一旁的郭嘉和荀彧、荀攸三人,相互看了一眼,怕也只有曹小瞒敢说了,何人对屈子不是敬重,怎敢对其说三道四。
“有才之士自命清高纸上谈兵之论,自持文学高雅,朝堂之上有才,却不一定就能高官厚禄,他们是玩政治可不是诗文,自以为是怨气满腹的怀才不遇,不就是拿自己的君子所为去与其争斗,弃自己主公不顾时局不顾。”
若不真要和我争论,该是拿黄巾军来说事,敌临城下现在却是外患未解,而起内忧,你的才气就是用在这些上面吗?若是如此,屈子还可无君用其才,跳江而得爱国美名,而文礼兄只会弃兖州不顾,逞口舌之争吗?国乱未平,乱世之下的世家,也不过失势的权贵,战争可不管你是何人!”
也就一句话她曹小瞒可看不起这种人,世家怎么了就这个时代给了他们优越感吗?
边让也是被曹小瞒这一通说的有些一脸蒙逼,之前他对曹小瞒是人身攻击,而这回曹小瞒却是将他上升到兖州局势的情面,若他再和曹小瞒争论就是弃兖州不顾,这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死死瞪了眼曹小瞒,瞬间气势就落了下来,“黄巾夺我数郡,将军难不成还有高见!”
“高见没有,意见到有。”将边让瞟了一眼。
曹小瞒一说完,隐约听到郭嘉的低笑声,等她看不过去时,郭嘉又恢复自己的懒劲装睡。
另有赶来的张邈帮着这个场面打圆场,出兵一事另行商讨。
曹小瞒却是在边让走后看了陈宫一眼,他眼中的赞赏到是让曹小瞒松了一口气。
第20章 明知不可‘违’
兖州那边的人一走,这气氛瞬间又回来了,郭嘉却是立马站了出来,“主公,刚才那番话到真是说的解气,只是主公要如何对付黄巾军。”
“奇袭或者利诱。”曹小瞒看了眼郭嘉,又走回自己的座位上跪坐下来。
“利诱,是以粮食为诱,黄巾只是揭竿起义的平民百姓,他们所要的也只是这些了,主公却是仁慈之心。”郭嘉稍微一想便明白了过来。
“孟德能若是要出战,把我叫上就行。”鲍信和张邈两人都还没有离开,就等着曹小瞒的战略计划。
“自然少不了允诚!”曹小瞒却是在担心自己的问题,虽有记忆没实战经验,她若是去打打杀杀,以鲍信和曹小瞒的关系一眼就能看出问题。
最终是鲍信救了曹操,而这次她不去,会不会事情有了变化,但结局是改变不了的,而她没有去,鲍信这个人曹操应该算是很看重的吧!毕竟是他的伯牙,可却是苦了曹小瞒,曹操才活了六十多年,她还要撑到天下一统,可真没那么多的命借出去啊!后面还有好多的亲信之人!
安排好兖州事宜,戏志才和夏侯两兄弟留守在东郡,而她们则是行军赶往寿张驻扎军营。
只是一路上曹小瞒每次看向鲍信时,都有些魂不守舍。
导致郭嘉每次见到曹小瞒沉思时,都会推一推一旁的荀彧,“主公,应该不是忧心战事吧!文若不去劝劝。”眼神示意地朝曹小瞒那边瞅了瞅。
荀彧自然清楚曹小瞒的想法,经历了一世,若还有什么能够打动曹操的,怕也只有人情了,他一生战事无数,恐怕早已麻木了,鲍信于他有知遇之恩和生死相交的兄弟情,曹操不可能看着他去死。
“主公是在忧虑济北相鲍信。”
“咦!这不是我的专长吗?文若何时也看出鲍信此次有生命之忧了!”咒人死不是他的‘金口玉言’吗?
“主公不也看出来了。”荀彧似乎不太想和郭嘉啰嗦太多,现在他俩关系紧张,虽是看出曹小瞒的思虑,他还是不敢踏出那一步,也就比郭嘉失了先机……去走近。
见荀彧没理他,郭嘉到是自己拽了拽缰绳,靠近了曹小瞒的马匹,“主公,可是有烦心事,嘉或许能帮主公解解!”
荀彧和本在愣神中的曹小瞒,猛然转头间,看见那人的笑脸,曹操的恍若隔世一般,更恍了曹小瞒的眼,两次都是郭嘉……或许他真的很懂曹操,总能在最关键的时刻,说一声“我替你解解!”
“明知不可为能而为之吗?”曹小瞒这话却是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
可惜郭嘉很懂甚至还很聪明,“看人看事而行。”若说曹小瞒为鲍信烦恼,那不可为是救鲍信吗?
“看人?”曹小瞒听着沉思了会儿,她和鲍信没什么感情,自然不会想太多,可是曹操不同,那便试一试吧!代价没有他们那么大,效果也就打了折扣,救了还会不会死,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郭嘉不知这句话,让曹小瞒付出了什么。
作者有话要说:
还没找个突破口,让两人先虐着吧!默默发现一直在让大侄子荀攸在为叔父荀令君打酱油,戏志才在为郭嘉打酱油,一写到三人飙戏我就停不下来……
正想着要不要加戏,毕竟很萌双荀和郭戏的组合。
感谢墨客的霸王票!!!
第21章 鲍信之死,成定局
一直看戏的荀攸和陈宫,则是对三人的事情一脸茫然。
他们发觉自己都快跟不上这三个人的节奏了,这话里有话,很让人多想的好不好。
到了寿张安营扎寨,曹小瞒直接是将人聚集于大营中,商讨排兵布阵的事宜,这个说法有点高大上。
“允诚呢?”曹小瞒在人群中扫了一眼,总觉得少了谁,甚至兵马好像也是少了一部分,更是有了不好的预感。
“主公,济北相于半个时辰前,自行带兵,提前去探明黄巾情况。”李典从武将的队列往外踏了一歩,朝曹小瞒行了一礼才开口道。
“什么?黄巾人多势众,他一人前去只有被围攻的份,为何没有人来向我禀告此事!”这去作死也不要太赶时候吧!曹小瞒冷眼一扫,将众人的神色尽收眼底。
她现在到是越来越符合曹操的这个身份,眼前说话还要在心里打个草稿,现在语气一压,气势就提了上来。
“这……”李典有些为难,鲍信带兵离开,也是他不巧碰到的。
他们和兖州还是有些不和,刘岱的旧部更是怕他们会去抢了官职,一直有水火不容的趋势,鲍信和曹操关系又不一般,更是不会以曹操为大。
曹小瞒一想也明白了原因,“此事容后再说,曼成和文谦各领五千兵马前去支援,曼成联系允诚手下的司马于禁,此人是个猛将。”
“典(进)领命。”李典和乐进都是曹操募兵时投诚,都知各有些名气,算是第一次合作吧!
曹小瞒不论是曹操的习惯还是她自己,说了李典后面必定跟上乐进,他们可是‘珠联璧合’的组合。
李典和乐进一走,总人也是散去进行军营里的分布事宜,曹小瞒在等待消息的同时,鲍信此次必定是有去无回。
而刚走出军营的郭嘉却是,不自觉地朝中军大帐望去,直觉中有什么东西改变了,又似乎被什么东西给拉了回去。
“怎么了?”和他并排离开的荀攸,见郭嘉又朝营帐望去,有些许奇怪。
此时在一旁的陈宫见曹小瞒的谋臣,基本上出自颍川或者是由荀彧推荐,虽说他帮曹小瞒谋得兖州,但他在这里还是无什立足之地,就是不合群。
最有实力说话的荀彧又和曹小瞒有矛盾,这关系也是有够乱,也是可以趁此机会接近曹小瞒的时机。
“感觉有不好事情发生。”郭嘉对于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似乎他天生对于这种东西,有些敏感。
“你这出口成真的嘴,还是别乱说话,你一有不好的感觉,就是真有事情要糟糕。”郭嘉的乌鸦嘴,荀攸他们可是深有体会。
“还是鲍信。”荀彧也只能是往这方面想。
“是主公。”之前帝星有‘庠’,绝非意外,可是他观察了曹小瞒这么久,还是没看出什么东西来。
“等志才的消息吧!他能观天象或许能看出什么。”不只郭嘉有疑问,荀彧也有。
而在中军大帐中的曹小瞒,却是抽出了那把格外有名的佩剑倚天,她第一次用,居然是用来割腕!
撸了撸袖子一手握着剑,便割了下去,亲信者为手血,亲厚者为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