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卫颜一走,端木长宁也赶紧跟着走了。
司马恒受了惊吓,而且“小美人”变成货真价实的小美人,奉天省城便不想去了,当即打道回府。
有镇北候府的护卫保驾护航,卫颜平安无事地回到端山镇。
马车一进胡同,卫家的大门就开了,徐氏探出头来看了一眼,随即又缩了回去,片刻后,又出来了。
她疑惑地看着五大三粗的张大,又看看熟悉的马和车辕上的红绸,自言自语道:“没错啊,这是家里的车啊。”
张大把车停下。
卫颜从车里钻出来,笑着上前给了徐氏一个熊抱,说道:“娘,他姓张,叫张大,以后就是咱家人了。”她挺喜欢张家人,介绍的便也亲切了些。
“啊?”徐氏心里一慌,脑门上立刻有了汗,“你……他……他是你……”那个“夫婿”二字她说啥也说不出来,也不敢说出来。
卫颜知道亲娘误会了,登时哈哈大笑。
张大也明白了,登时闹了个大红脸,“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磕了个响头,“小人拜见主母。”
“啊……”徐氏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的一家人。她是个乡下妇人,喜欢亲力亲为地照顾家人,所以一直不让卫颜买下人,对这事真没啥概念。
“快起来,地上凉。”徐氏赶忙往旁边避了避,又赶忙朝二人“嘘”了一声,示意二人小点声。
卫颜有些诧异,正要问两句什么情况,徐氏又发问了,“秦在呢?他没跟你一起回来吗?”
“不会被人抢走了吧。”一个苍老的声音在院子里说道。
卫颜挑了挑眉,用口型问徐氏,“我奶怎么来了?”她知道徐氏为啥“嘘”了,这是不想让卫老太太知道她买了下人,便给了张大一块银子,示意他自己去镇上找个客栈住下。
张大看着粗,但反应并不慢,接过银子转身就走。
徐氏给卫颜使了个眼色,说道:“快进来,你吃了没有,娘给你做面条。”
“娘你不用忙,我在路上吃过了。”卫颜把车牵进院子。
“三表姐,有没有好吃的?”四个孩子一起从厢房里钻了出来。
原来家里这么热闹呐。
卫颜在心里哂笑一声,到底没避过去,他们还是来了。
“买了买了,等下给你们拿。”她一边笑眯眯地应着,一边不动声色地把半数礼物收到空间里,再把马匹拴好,去井里打了水,饮上了。
卫老爷子也出来了,关切地问了卫颜两句,便去仓房取来饲料,放到马槽子里。
两个姑爷见老爷子亲自动了手,不敢袖手旁观,赶紧过来帮忙,四个人忙活一匹马,很快就把活干利索了。
卫颜去洗了手和脸,进堂屋时,所有人都在。
卫老爷子、卫老太太,以及卫颜的两个姑姑姑父各自带着两个孩子,总共来了十个人,满满登登地坐了一屋子。
十几双眼睛目光炯炯地看着她。
卫颜接过徐氏递过来的茶水,咕咚咕咚喝了一大杯,然后就在凳子上一坐,等着他们垂询京城之行。
“秦在呢?”
“都买啥了?”
卫老爷子和卫老太太同时问道。
卫颜这才想起来,车厢里的东西还没拿出来呢,难怪这些人的眼睛这么亮。
不过,老爷子是一家之主,她得先回答老爷子的问题,让其他人好好地等上一等才好。
卫颜说道:“秦在拜了个老师,暂时不回来了,会试之后再说。”
“哦?”卫老爷子捋了捋胡子,往前探了探,小心翼翼地问道:“那……你爹能不能借点光?”
卫颜笑着说道:“爷,秦在的老师收的是关门弟子。”卫格到时候做做弊就行了,用什么老师啊。
关门,就是不再收了的意思,卫老爷子明白了,遗憾地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卫老太太便道:“那秦在就是个白眼狼,他要是有心,这机会就该让你爹。”
大姑卫秀贤说道:“娘,人家秦在是卫颜的未婚夫。”
“未婚夫咋地了,有亲爹更亲吗?”卫老太太反驳得理直气壮。
卫老爷子见她又要歪缠,赶紧打岔,问卫颜回来时顺利不顺利,路好不好走,以及卫蓝姐妹的情况。
卫颜心理终于舒服了些,这样的爷爷才是亲爷爷嘛。
她把自己的事简单带过,把卫国公府的情况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谈及曹家的富贵,几个成年人皆是一脸的向往。
卫秀英搓了搓手,热切地看着卫颜,问道:“三丫,我们要是去京城,能住卫国公府不?”
卫颜有些无语,但还是说道:“这得问卫蓝,我说了不算。”
卫老太太一摆手,“能住,怎么不能住?那是咱亲家,有李氏在,他们还能把咱关在门外面不成?”李家对李氏不错,她没改姓,对外依然称卫李氏。
“你啊!”卫老爷子伸出手,点了点卫老太太,“那是国公府,人家就是把你关在外面,你能咋地?”
“我……”卫老太太一拍桌子,想要说道一番,却突然卡壳了,对呀,人家是国公爷,她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大官,她一个地里刨食的,就算人家不认她们这个亲家,她又能怎样?
二姑父狠狠地瞪了一眼卫秀英,“人家是国公府,咱家是农户,依着我,叫我去我也不去,丢不起那个人。再说了,人家好好一个嫡女……”
他的话说到这里便戛然而止,接下来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对于卫国公来说,自家嫡女嫁了佃农,不说耻辱也差不多了。
两位姑姑不笨,想明白这一茬,偃旗息鼓,终于消停了片刻。
等卫颜提出要去洗澡时,她们又跳了出来,撺掇卫老太太看卫颜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
卫颜没办法,只好把车厢里的东西搬了出来。
她这次买的最多的是衣料,有卫老爷子夫妇的,她们自己一家的,就是没有两个姑姑家的。
但事情却不能那么做,而且有卫老太太在,这些东西徐氏就是想留也留不住,她只能忍气吞声地让两个姑子随便挑随便选。
两位姑父还能端着些,不掺和,直接回房间了。
两个姑姑毫不客气,在一堆布料里挑挑拣拣,自己的,孩子的,男人的,竟然全都照顾到了,除了卫老爷子夫妇的没动,卫颜一家的只剩下一块大红的绸缎料子,其他的全拿走了。
几盒吃食也是,四个孩子一拥而上,竟然各自霸占一盒,一点都没给小石头留。
卫颜打心眼里看不上他们这一出,便对卫老爷子说道:“爷,京城的东西贵,布料织得密,花样多,颜色染的牢,光这点儿布料就花了三十多两银子。”她不心疼这点东西,只是想让老爷子清楚她付出了多少。
“买这么贵的做啥?都是庄户人,穿这么好不值当的。”卫老爷子看看两个闺女抢到手的,眼里闪过一丝嫌恶,冷哼一声,进了西次间。
卫老太太自顾自地抱着酱红色缎面料子欣赏着,摩挲着,跟没听见似的,一言不发。
卫秀贤和卫秀英对视一眼,抱紧各自怀里的布料,也走了。
徐氏眼里泛起一抹泪光,坐在椅子好一会儿没出声。
“娘,我要洗澡。”卫颜说道。
“啊,对对,娘忘了,洗澡,洗澡,娘帮你提洗澡水去。”徐氏一向以儿女为大,心情再不爽,也赶紧起了身,往厨房走。
卫颜跟了上去。
“娘,他们什么时候来的?”卫颜问道。
“你走的第二天就来了,唉……都是祖宗。”徐氏无奈地摇摇头,“你那两个姑听说你爹中举了,以为你爹在端山书院能有什么脸面,就非要两个孩子考端山书院。你爹找了人,安排了考试,俩孩子却一问三不知,连个三字经都背不利索,都被打发回来了。”
“啧……你俩姑还嫌弃你爹面子不够大,不能破格录取俩孩子,害得她们花了不少路费钱呢。你爹上老火了,天天不着家,忒不想看见他们。”徐氏把热水舀到桶里。
卫颜再把凉水往锅里倒。
娘俩在厨房咬了好一会儿耳朵,徐氏历数两位姑子的不是,倒了一大堆心情垃圾,脸色才好看了一些。
卫颜听说他们三天后就回历县,心里着实松了口气。
“闺女,你咋回来这么早,不是要租铺子吗?”徐氏终于想起正事了。
卫颜往外看看,神秘兮兮地从怀里掏出几张契纸,递到徐氏手里,“娘,不用担心,都办好了。”
徐氏接过去,匆匆扫了一遍,赶紧塞回卫颜怀里,“天呐,天呐,都是咱的了?这得多少钱啊!你快藏起来,绝对不能让他们知道。你奶见咱家房子好,一来就惦记上了,说你爹要中了进士,去外地做官,她就让你大伯过来,把馆子开到端山镇也不错。”
“娘这些都没花钱。”卫颜笑嘻嘻地收好契纸,“这是秦在那位姨母给的,说是谢礼。”
“啊?”徐氏瞪大了眼睛,手也僵在了半空,“她这是什么意思?”
“不管她什么意思,都不是秦在的意思,娘你把心放回肚子里。该是我的逃不掉,不该是我的也强求不来,今朝有酒今朝醉便是。”
徐氏默了默,把柴送进炉灶,点了点头,“是这个理儿,那就随他去吧。”她总觉得秦在的姨母神龙见首不见尾,不是什么好人,便是散了也没啥可惜的。
“娘你真好。”卫颜搂住徐氏,“在京城时我可想你了。”
徐氏拍拍她的肩膀,说道:“娘也想你了。”
……
晚饭时,卫格父子从书院回来了。
卫格见女儿回来,阴了多日的心情骤然变好,脸上也多了几分笑容,与闺女在堂屋聊起京城的事,谈笑风生。
小石头已经八岁了,虽然不能像以前一样让姐姐抱姐姐亲,但热热乎乎地窝在身旁还是可以的。
等大人聊完了正事,他就两眼放光地问道:“姐,我的礼物呢,好吃的呢?”
卫颜尴尬地看了看四个表弟,说道:“开春咱就进京,到时候姐姐天天给你买好吃的。”
小石头的情商和智商都不错,一看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立刻起身去了几个表哥表弟住的房间。
那几个孩子心里有鬼,也急赤白脸地追了上去,其中一个还喊道:“那是三表姐买给我的。我娘说了,我是客人,你做为主人就该让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