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重逢(二)313

  守着宫门的侍卫,见了卫衍,连腰牌都没细看就开了门,一边热络地笑道:“还没来得及恭喜卫太医新婚大喜。今天进宫,是给皇后娘娘磕头请安来了吧!快些进去吧!可别耽搁了时辰,让娘娘等得急了。”

  卫衍自十二岁起进太医院,时常出入宫廷。尤其是这几年,出入更是频繁。和守宫门的侍卫十分熟络。闻言笑道:“多谢提醒。我这就领着媳妇进宫。”

  媳妇这两个字,说得无比顺口。

  新上任的卫家媳妇凌静姝微微红了脸,随在卫衍的身后一起进了宫门。

  此时天刚亮,一路上有不少内侍宫女在扫地。见了卫衍和凌静姝,少不得要请安问好。

  素来温和淡漠的卫太医,今日的心情显然好的很,一路含笑相应。

  他和凌静姝靠的极近,宽大的袖袍紧紧地挨在一起。

  卫衍趁着人不注意,悄悄地在袖子的遮掩下握住她的手。外人看不出端倪,最多也就是觉得两人靠的近格外亲昵罢了。

  凌静姝一开始有些羞赧,后来也慢慢镇定下来。

  他们已经成了亲,再亲密也是正大光明的,没有人会说三道四闲言碎语。

  卫衍和她心有灵犀,恰在此刻看了过来,俊朗的脸孔在晨曦中愈发柔和:“阿姝,你别担心。皇后娘娘最疼我,也素来疼你。今日我们去凌波殿磕头请安,一定会很顺利,不会有事的。”

  凌静姝抿唇轻笑,点了点头。

  很快就到了凌波殿。

  新云俏生生笑吟吟地站在殿门外,老远地就迎了上来,福了一福道:“卫太医总算是领着人来了。皇后娘娘昨日心情极好,激动得几乎一夜没睡,今天早早就醒了,一直在等着你们来呢!”

  看到熟悉的脸孔,听着欢快轻松的话语,凌静姝心中最后一丝忐忑也烟消云散,笑着应道:“让娘娘久等,是我的不是。”

  新云笑道:“好了,别再磨蹭了。快些进去吧!”

  ……

  凌静姝在凌波殿里住了一年多,对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极为熟悉。可此次再踏入凌波殿,身份不同,心境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这份微妙的心情,在见到卫皇后之后,愈发变得明显。

  卫皇后以前待她温柔和善,一半是喜欢她的聪慧伶俐,一半是爱屋及乌。今日再见面,却是一副看着娘家弟媳的欢愉热络,目光也更亲热了几分。

  “妾身凌氏,见过皇后娘娘。”凌静姝恭敬地跪下,和卫衍一起磕头行了大礼。

  等两人磕完了头,卫皇后亲自搀扶起胞弟和弟媳:“你们两个成亲后第一次进宫,礼不可废,跪着磕头我也不拦着。以后再进宫,就不必这般了。”

  然后赏了极丰厚的见面礼。

  一套宝石头面首饰,一对和田玉镯,十匹上好的锦缎,还有一株流光溢彩精致夺目的用宝石做的石榴树。

  “多谢皇后娘娘赏赐。”凌静姝忙起身道谢:“这般厚赏,实在令妾身惶恐。”

  卫皇后不以为意地笑道:“我只有阿衍这一个胞弟,给弟媳的见面礼丰厚些也没人会多嘴。”

  卫皇后熬到了一宫之后的位置,宫中已无人能和她抗衡。只要她大节无亏,这皇后的位置,无人能撼动。让娘家弟媳体面些,对她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

  卫皇后又仔细打量卫衍一眼,见他眉眼含笑神采飞扬,心中更是欢喜。

  卫衍的终身大事,一直是她心里的头等大事。现在卫衍终于娶了喜欢的女子为妻,她这个做长姐的,也能放心了。(。)

  ☆、第四百二十五章 请安(二)

  “阿衍,昨日迎亲还顺利吧!”卫皇后笑着问道。

  卫衍笑答:“一切都很顺遂。就是沿途看热闹的百姓实在太多了。到凌府的时候,凌家上下也没过分刁难,只有凌霄和凌静嫣两个闹腾了一会儿。”

  将凌霄和凌静嫣拦着不让他进的事细细说了一遍,逗得卫皇后乐个不停。

  其实,这些事喜娘们昨夜回宫就禀报过了。可听喜娘们说,总不及卫衍亲口说的生动有趣。

  卫皇后听的兴致勃勃,笑声连连。末了,颇有些遗憾地轻叹一声:“只可惜,我昨日没能亲至卫府,没能亲眼看着你拜堂。”

  身为皇后,拥有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荣华和地位,却也多了许多束缚。以她的身份,轻易不得离开皇宫。哪怕是唯一的胞弟成亲,她也不能亲自到场。只能派几个喜娘帮着操持婚事,从喜娘们口中所说的话语里想象着那是何等的热闹风光。

  卫皇后脸上的遗憾和失落十分明显。

  凌静姝笑着安慰道:“娘娘的心意,我们心中都很清楚。纵然娘娘不能亲至,在我们心里,从未有半刻忘过娘娘。”

  “以后我闲着无事,少不得经常厚颜进宫叨扰娘娘。娘娘可别嫌我来的勤快才是。”

  卫皇后舒展眉头,眼里有了笑意:“我巴不得你时常进宫来,哪有嫌弃的道理。你出宫这几个月,我身边陡然像少了什么似的,总觉得冷清呢!”

  凌静姝笑着接口:“别说娘娘,我也觉得不适应。刚回凌府的那几日,每天都早早就醒了,念叨着要早些到娘娘身边伺候。被身边的两个丫鬟取笑过好多回,说我人回了凌府,心还留在凌波殿。”

  卫皇后听得莞尔一笑。

  两个女子聊得热乎,反倒将卫衍晾在了一旁。

  卫衍丝毫没有被冷落的寂寞,看着尊敬的长姐和新婚娇妻言谈甚欢,心中只觉得快慰。

  一个宫女快步走了进来禀报:“启禀皇后娘娘,各宫的娘娘们知道卫太医今日领着新妇进宫请安,也特意过来了。说是要见一见新妇。”

  凌静姝在宫中这么久,各宫嫔妃没有不认识她的。所谓的见一见新妇,大多是冲着卫皇后的颜面。

  卫皇后含笑道:“难得她们有这份心,请她们进来吧!”

  又冲着凌静姝低声笑道:“她们这一来,少不得要拿些像样的见面礼出来。你别客气,只管一一收下。”

  凌静姝哑然失笑,很快应下了。

  不出卫皇后所料,到凌波殿来的嫔妃着实不少。一个个想着巴结讨好卫皇后,出手颇为大方。

  凌静姝收见面礼收到手软,着实发了一笔横财。

  到了中午,卫皇后留了卫衍和凌静姝吃午饭,再有嫔妃们留下凑热闹,凑出了几席宫宴,颇为热闹。

  午宴过后,皇上亲自打发了丁公公过来。

  “恭喜卫太医新婚之喜。”丁公公满脸笑容:“皇上知道卫太医领着新妇进宫,特意命奴才来说一声,还请卫太医夫妇一起去紫宸殿面圣。皇上有赏赐。”

  皇上亲自召见,可是天大的体面。

  卫衍适时地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感恩戴德地道了谢。

  卫皇后略一思忖,也笑着起了身:“今日忙着招呼你们两个,我还没来得及去紫宸殿。正好和你们一起过去。”

  陪着他们面圣,是担心皇上会出言为难。

  皇上自病倒后,脾气愈发古怪,喜怒无常。这宫里,也只有卫皇后能劝住皇上。只要卫皇后在,皇上自然不会刁难卫衍夫妇。

  卫衍和凌静姝对视一眼,心中俱都涌起阵阵暖意。

  ……

  皇上久病卧榻,紫宸殿里浓浓的药味挥之不去。混合着檀香的味道,钻入鼻息间,颇有些令人气闷不适。

  卫皇后和卫衍时常待在紫宸殿里,对这样的味道早就习惯适应了。凌静姝时隔几个月,又嗅到了这样的味道,也没什么不适。

  皇上被内侍搀扶着,半坐半靠在被褥上。

  大半年未见阳光,皇上的面孔有些异样的苍白,因为胃口欠佳,整个人消瘦了不少,额上的皱纹也格外明显。苍老得令人心惊!

  就是不懂医术的人见了,也知道皇上快熬到油尽灯枯了。能再活几年,要看皇上的造化了。

  凌静姝收敛了心思,和卫衍一起跪下磕头请安。

  皇上今日心情显然不错,笑着让两人起身,又命人赏赐了许多金银玉器。

  皇上出手,自非嫔妃娘娘们能比。

  凌静姝心中略略一算,不由得暗暗吃惊。这一趟进宫可真是收获不菲啊!

  “多谢皇上厚赏,臣妾代他们夫妻两个谢过皇上。”卫皇后笑意盈盈,很自然地走到床榻边坐下了,为皇上细心地整理衣襟。

  这份温柔体贴,足以让百炼钢也化为绕指柔。更何况是在病中不能动弹心情阴郁的皇上?

  皇上的神色顿时柔和了几分:“卫衍是你的胞弟,也是朕的小舅子。他成亲娶妻,你这个做姐姐的高兴,朕是他的姐夫,岂有不高兴的道理。这点赏赐算不得什么。等日后他们有了子嗣,朕少不得要赏个爵位。让卫家世代承袭,永享富贵。”

  赏赐后族,是大周朝的惯例。

  蒋皇后被封后,英国公成了大周朝第一勋贵。后来立了徐皇后,徐家也随之水涨船高。现在轮到卫皇后了,皇上自然不会小气。

  好赖卫皇后就只有一个胞弟,娘家再无亲人。以后总得赏个世袭的爵位。

  卫皇后早有心理准备,听闻这样的话,依然露出了惊喜的笑容来:“皇上这般厚待卫家,臣妾感激不尽,先谢皇上恩典。”

  凌静姝和卫衍少不得又跪下谢恩。

  皇上和颜悦色地笑道:“罢了,你们两个都起身吧!”

  就在此刻,一个内侍走了进来禀报:“启禀皇上,太孙殿下求见。”

  如今太子当政,皇太孙协助朝务,每日忙的马不停蹄。犹不忘时常进宫请安。皇上对这个长孙也格外满意喜欢。

  “快些让他进来。”(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 请安(三)

  皇太孙迈步进了紫宸殿。

  面容英俊,一身贵气,脸上没什么多余的表情。和当初相遇相比,多了几分沉稳,不再像以前那样随时散发出生人勿近的冰冷气息。

  那两道目光,随意地掠过凌静姝,就像看着一个素不相识的陌生女子。

  凌静姝没什么黯然不满,反而暗暗庆幸不已。

  皇太孙将她忘在脑后,再好不过。

  她没有魅惑任何男子的野心。大仇得报,如今又嫁给了卫衍。她只盼着像世上所有普通的女子一样,和丈夫恩爱和睦,过些平静安逸的日子。

  “微臣携新妇,见过太孙殿下。”卫衍领着凌静姝上前,一起行礼。

  皇太孙的目光在凌静姝娇美的脸庞上略略一顿,便若无其事地移开了:“平身吧!”

  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半点情绪。

  曾经的辗转反侧求而不得都成了过去。现在,她已经成了卫衍的妻子,和他再无半点瓜葛了。

  他若是再惦记着她,不但会令自己泥足深陷,更会害了她。

  就这样吧!

  路归路,桥归桥。

  从今以后,他是皇太孙,她是臣妻。两人再无交集。

  卫衍谢了恩,抬起头的时候,将皇太孙漠然的神色尽收眼底,暗中松了口气。

  看来,皇太孙的心里已经彻底放下凌静姝了。

  欲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心志坚毅之辈。

  皇太孙要做储君,将来还会是大周朝的天子。他的心中装着的是黎民百姓大周江山,儿女情长,对他来说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事。

  ……

  皇太孙走上前两步,关切地询问:“孙儿已经有两日没进宫探望皇祖父了。不知皇祖父今日感觉如何?”

  还不是那样。

  动也动不了,胃口不好,吃也吃不下。喝药喝得都快麻木了。不过是勉强拖延时日,多活一天算一天而已。

  皇上自嘲地扯了扯唇角:“放心,一时半会儿还死不了。”

  卫皇后听不得这样的丧气话,立刻嗔道:“皇上说这样的话做什么,是在嫌弃臣妾没照顾好皇上的龙体么?”

  说着,眼眶微微泛红,水光隐现:“皇上再这样颓丧下去,太医们就是医术再高明,也治不好皇上的病症。臣妾在宫中无依无靠,若是皇上有个不测,臣妾索性什么也不管,随皇上一起走了就是……”

  已经泣不成声,再也说不下去了。

  这番真情流露,果然打动了皇上。

  皇上立刻动容了,伸手握住卫皇后的手,轻声哄道:“都是朕不好,随口胡说,倒惹得你哭了一场。以后朕不说这些丧气话了,你别哭了。”

  卫皇后这才用帕子擦了眼泪,挤出笑容:“是臣妾不好,动不动就掉眼泪,皇上不责怪臣妾,还这般好言好语地哄着。真不知臣妾是几生修来的福气,竟有幸伺候皇上。”

  皇上早已将刚才的那点唏嘘感慨都扔到了一旁,和卫皇后情意绵绵地说起话来。

  ……众人对这一幕早就司空见惯了,对视一眼,便很有默契地移开了目光。

  女子最大的武器,不是美貌聪慧,而是柔情。

  在男人最脆弱最无助的时候,用温柔俘获男人的心。

  在皇上的眼里,现在没有任何人能比得上卫皇后重要。

  卫皇后身后无得力的娘家,唯一的胞弟也在宫中做着太医,膝下只有一个公主。对太子和皇太孙基本没什么威胁。

  也因此,双方早已默契地结为同盟,宫中内外倒是难得的一片平和。

  凌静姝和卫衍请安结束,本该告退。可看着皇上和卫皇后情深义重的样子,一时也不便张口打断他们,只得继续留下旁观。

  过了片刻,皇上终于想起皇太孙还在旁边等着,看了过去:“阿曜,你今天特地进宫来,不止是给朕请安吧!是不是还有事禀报?”

  如今皇上病重,不宜操劳烦心,朝堂上的琐事一律由太子做主。除非是格外重要的,才会禀报给皇上定夺。

  皇太孙拱手,沉声应道:“是,孙儿确实有重要的事禀报,是有关安王的。”

  安王?

  皇上听到这个名字,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无踪,瞬间冷了下来:“那个逆子,不是被关在宗人府吗?又闹腾什么?”

  一提起安王,不免就要想到燕王,顺带就要想起两个儿子合谋要刺杀老子和兄长的糟心事。皇上的心情好了才是怪事。

  皇太孙并未被皇上的怒气吓到,依旧镇定地禀报:“安王病了,整整两日滴水未进。宗人府里的大夫为安王看诊,一时也诊不出具体的病因。开了药,安王喝了也未见效。看守安王的人不敢轻慢,将此事禀报了荣亲王。荣亲王没有在朝堂上提起此事,而是私下告诉了父王和孙儿。孙儿思来想去,还是将这件事告诉皇祖父的好。”

  安王再不堪,也是大周皇子,是皇上嫡亲的儿子。要是就这么不明不白地病死在宗人府,荣亲王也脱不了干系。

  精明的容亲王不肯担半点责任,悄悄将此事禀报了上来。

  皇上没再吭声,眉头却悄然拧紧。

  果然,皇上再愤怒,也没想过要处死安王。对燕王的态度,更是含糊不清。

  人老了,不但昏庸,而且糊涂,分不清是非轻重。

  皇太孙眸光一闪,主动张口道:“不如派几个医术高明的太医去宗人府一趟,先为安王治好病症再做计较。”

  皇上犹豫片刻,终于点头应了。

  半晌,才问起了燕王:“燕王在宗人府里如何?”

  自燕王被关进宗人府,这还是皇上第一次问及燕王的情形。

  凌静姝下意识地竖长了耳朵。

  只听皇太孙答道:“孙儿前几日刚去过宗人府。燕王待在里面倒是意外的老实,既不乱喊乱嚷,也不闹腾,十分安静。”

  很难想象,那样一个骄纵成性肆意妄为的燕王在经历过这样的打击之后,还能保持这样的平静。

  细细想来,这样的城府简直可怕。

第四百章 重逢(二)313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洛阳锦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章节

正文卷

洛阳锦章节列表在线阅读+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