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燕国公家的嫡女

  乾兴元年, 赵恒驾崩于福宁殿, 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遗诏取出,于次日一早召集文武百官宣读,“太子赵桢即位,皇后刘氏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 太子年幼,军国重事权取皇太后处分。”

  六月, 晋国公府。

  太监看着晋国公府的东院,不允人进出。

  “犬子染病多月, 亦不知为何!”

  他回过神来道:“官家已去, 圣人终究是个妇人,您贵为左相百官之首, 如今太子年幼,正是时机, 我在禁中圣人身边, 觉得圣人对您已有猜忌。”

  “禁中有何消息?”

  “圣人欲要扶持他人,这里面,没有左相您。”

  “官家驾崩,我还不够尽心尽力吗?”

  于此国丧期间, 朝中大小事务以及新帝册立都由丞相所处理,欲独揽大权。

  “太后,这是最近的几桩事。”女官拿着一叠奏章奉上, “左相在国丧期间将其压下,不允朝官向太后禀报。”

  “新帝年幼,人人都以为我们孤儿寡母好欺负。”

  “还有...雷允恭私下勾结左相。”

  她转身,紧皱着眉头,“让殿前都指挥使来见我!”

  “喏。”

  就在太监刚准备起身离开之际,外面响起了马蹄声,晋国公府被禁军所围,身穿铠甲的禁军手持锋利长戈指向国公府。

  乾兴元年秋,杜氏薨,三公主请出家,获允。

  随着棋盘中的一粒黑子落定,白子被颠覆而输。

  刘娥将手中的一颗黑子放回,“你不要因我是皇太后就让我,这也是一种欺上。”

  她合着紫色的双袖,低头道:“臣未让子,臣也不是左相,不敢欺上,太后掌棋局,是臣不如太后罢了。”

  “你对丁家的处决,有何看法?”

  “太后治天下,仁字当先,功过明细,方不寒士人之心。”

  “蹊跷的是,他们还未到流放地,长子与幼子就于途中相继病逝,此事,你可知?”

  她点头,“有所听闻,确实蹊跷。”

  刘娥似知道什么,“我不想再追究什么,朝中既然已经安宁,就不要再让它掀起风浪了。”

  “是。”

  数月前。

  乾兴元年六月,丁谓被罢相,以勾结太监,陷害忠良,愚弄皇帝数罪并罚,抄没其家产,流放至崖州,宗族兄长与膝下四子皆遭牵连,其长子被罢黜,流放至琼州,不录其后世。

  七月中旬,南下押送的犯人的队伍跟前驶来一辆马车挡住了去路,一旁还跟着几个骑在马上的壮汉。

  几个小吏抽出配刀,“挡路者何人,我们乃京城负责押送流放罪人的差遣,若无事,还请速速离去,莫要挡了公差的道。”

  见无人应答,押运官便大着胆子缓缓走向前,只在片刻,马上的人一跃而下,他们都还未来得及反应就应声倒下。

  不过似乎都未下死手,只是将这些押运的差遣接连打晕。

  厚重的枷锁将头与手拷在一起,脸上所刺的字格外显眼,胡子拉碴,凌乱的头发已生了不少白丝。

  如此,却仍然让人可怜不起来。

  套着枷锁的人束起发红的眼,“惠国长公主!”他大笑,“连长公主也来亲自为我送行吗?”

  车帘缓缓被掀开,从内走出来一端庄女子,看着不过双十的年华,一身素衣,仍盖不住她身上所散发的气质,“送你?”

  “多看你一眼,我都觉得恶心。”

  “哈哈哈,可你,不也看了我几十年么!”他朝马车走近一步,挺着腰杆,“你想杀我,可你敢吗?”

  “你杀了我,就会给他惹上无尽的麻烦,今日刘娥可以猜忌我,他日,这下场,也许就是你们!”

  “哦,你是她女儿~”他又啧道:“只可惜,不是亲生的!”

  “楚王府的长昭...”赵宛如厌恶的看着他。

  “他已经死了。”他勾笑着嘴角,“背叛者,死不足惜!”

  有那么一阵惋惜,旋即轻笑道:“你了解他多少,他实则不过是在救你,你可知道,他所应顾氏,皆是有条件。”

  “那条件便是,”她指向丁绍文,“你的命!”

  带着枷锁的重重后退两步,最后镇定下来,“那又如何,在我眼里,任何背叛都是不可饶恕的!”

  赵宛如冷笑,侍女伸手扶着她走下马车,“你自诩聪明,处处算计于人,可却不曾想到,你的算计,皆在人的掌控之中。”

  他冷下脸,似未听懂她的话,“什么意思?”

  “你以为你的演技,可以骗过任何人吗?”

  “是,曾经的你将圣人蒙在鼓里,获得了天子的宠信,一手遮天,可你知道,为何圣人突然间又不信了?”

  “是你?”

  “你是从什么时候...”

  “识你这个伪君子第一眼时!”

  “怎么可能!”他以为是在李少怀出使回来之时,以为是自己的心急而过早的露出了破绽。

  “哦对了,我的驸马,岂是你这种恶心之人能做的?”她端着手,在他一丈外走动着,“你与钱氏...”

  丁绍文突然明白了什么,怒睁着眼睛回头道:“三司所查之帐,不是李少怀所为,是你?”

  她笑道:“你父亲贪心不足,而你,啧啧啧。”

  “呵,想不到啊,堂堂惠宁公主,竟然也是妒忌成疯的贱人,真是可惜了那驸马还被蒙在鼓里!”

  对于丁绍文的辱骂她不为所动,“钱氏配你,不是正好?”又叹息道:“钱氏虽品性也不怎么样,可比起你来,真要好上太多,配你,是我失算了!”

  他笑道:“若不是公主撮合,我还真发现不了,钱氏与李少怀,”侧头冷笑道:“难道真的没有什么吗?”

  “至少那一日,钱氏求我,求我放过李少怀,又以钱氏的地位威胁我,护李少怀的名声,好一个深情,好一个情真意切!”

  钱氏与李少怀的事,不用丁绍文说,她便已经知道了全部,这么多年过去,所有的介怀,都在一颗真心下释然,她缓缓朝马车走去,侧头冷道:“你不必激我。”

  话闭,马车内弓腰走出来一个年轻人,看着年岁似乎与她相近,下到马车并列时,如一对夫妻,般配至极。

  “这些,我当然都知道,但无论娘子想做什么,”她温柔笑道:“我都不会反对。”

  “所谓嫉妒,在我所看来,是情深所至,我应该感到高兴,倍加珍惜才是。”

  为之动容的眸子再看向丁绍文时瞬间冷下,用着可怜他的语气道:“这便是你的悲哀之处,不懂人间的至情。”

  ——————————————

  马车回京的路上,被一匹黑色的快马追上。

  “仁在峡州废,未取性命。”

  车帘外,见她挥手,侍从不解道:“既都是奸邪之人,二位主子为何不也直接取了他的性命?”

  “取其性命,才是太过便宜,一报还一报。”

  回到东京不久后,各地的消息也都来了。

  “丁绍武流放至延安府,已入曹玮帐下。”

  “前往潮州的原江宁知府丁绍德,在路途中病死了。”

  “病死?”

  “是,说是旧疾复发,就医途中就死了。”

  “在什么地方?”

  “江南。”

  李少怀挥手,旋即回首,二人相视一笑。

  乾兴元年丁谓被罢相,刘娥正式垂帘听政,下诏废除天书,将“天书”随同皇帝一起下葬永定陵,停止天下宫观营造,着手恢复经济。

  次年改元天圣,复相王钦若以吕简夷为参知政事,蜀地经济发展迅速,李少怀进献已故开国公张咏在景德二年时所发明的纸币,用以代替钱币,刘娥下诏,在成都设立“益州交子务”发行交子,商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天圣二年,刘娥身穿帝王的衮衣,接受皇帝和群臣所上尊号,尊其为,应元崇德仁寿慈圣皇太后。

  天圣三年,王钦若卒,赠太师、中书令,谥文穆,辍朝三日,后诏李迪回京启用,升任工部尚书,党派之争自此结束。

  宣德楼前架起灯山,露台之上表演不断,只是宣德门上的御座上有两张,皇太后在左,皇帝在右。

  今夜各家各户的小娘子纷纷提着灯笼掩面出行,东京城亮如白昼,街道上的花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此为南唐后主所作《更漏子·金雀钗》的第一句,不知我猜的对否?”

  伙计提着写有灯谜的灯笼点头。

  “那这金钗就归我了。”

  女子正高兴的想要拿走那灯谜的奖励之物,却被伙计拿开,道:“小娘子是答对了,可是这灯谜早在之前就已经被人猜出了,所以这金钗不能给您。”

  “放肆,你可知我家姑娘是燕国公的嫡女?”

  侍从呵斥的话让围观的众人瞪大双目,“原是燕国公的女儿,怪不得,怪不得!”提到燕国公,他们不由得将目光放尊敬了些。

  “听闻燕国公之女才不过舞勺之年就有惊为天人的容貌。”

  有人小声议论道,也有人好奇的伸长了脖子。

  先前阅人无数的商贾站在远处打量,女子虽掩面,但隐见冰肌玉骨,举手投足更不似普通人家的女儿,他像看到了一副绝世容颜一般目瞪口呆。

  “既是长公主之女,身份尊贵,妾便将此钗让之。”

  回头之际,天空突然传来一声炸响,旋即一点星光如伞状散开,将整个东京城笼罩,就在人们纷纷抬头之际,烟火底下却有人相视浅笑。

  笑如春风,温柔撩人,又如这漫天星火,璀璨至极。

  (完)

  虞美人·相守

  和风又绿江南岸,红袖添心乱。

  思卿已是泪凝干,却道回首难弃旧河山。

  愿渡良人心上船,千里同归看。

  携余同贪共枕眠,纵是浮生一场梦中还。

  番外

第147章 燕国公家的嫡女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重生之与君厮守免费无删+番外章节

正文卷

重生之与君厮守免费无删+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