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马皇后

  成为王后之后,舒云感觉自个也跟朱元璋一样,也要变成工作狂了!

  最主要的是,作为王后,她的一项职责就是统御诸多命妇。朱元璋称王之后,自然对手下也是官位爵位大派发,外朝的官员自然归朱元璋管,而这些命妇名义上就是舒云这个王后的手下了!

  这些命妇的出身参差不齐,有的算是那些跟随朱元璋起家功臣的糟糠之妻,出身并不高,还有的是他们有了一定的成就之后娶的乡绅大族之女,若是到了应天之后再娶妻的,自然妻子的出身会更高一些,这也导致了这些命妇之间也各自形成了一个小团体。

  舒云的身世让许多命妇觉得她应该算是她们那个团体的,毕竟舒云无父无母,虽说家里头有点小钱,但是也算不上什么,尤其,她这边连养父都过世了,然后,养父的女儿还也跟着进了府里做了小妾,嗯,现在已经是侧妃之一了。所以,那些自觉是糟糠之妻的,觉得舒云应该跟她们是一边的。同样,那些出身乡绅之家的,也觉得舒云跟她们的出身差不多,倒是那些出身勉强算是高门大户的,反倒是跟舒云没什么共同语言。

  出身高门大户的,一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但是她们那个所谓的良好的教育,其实就是大家主母的教育,她们深受儒家的影响,觉得男主外,女主内,女子就该安心在家相夫教子,像是舒云这样的,里外一把抓,显得比男人还能干的,难免叫她们觉得不对路。

  其实这种事情,舒云早有预料,后世的时候,舒云在网上看新闻,看评论,发现在针对女性的恶毒评价中,许多根本就是同为女性的人发表的,似乎她们通过攻击自己的同类,就能够体现自己的高人一等,或者说,通过对比,就能将自己都感动了一般。

  舒云对此并没有什么苛求的意思,各有各的活法,这些女性她们生来衣食无忧,早就习惯了如今的生活,她们几乎没有奋斗的必要,自然可以一直生活在舒适区里!虽说在有些人看来,她们就是被豢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经不起半点风雨,但是不得不说,对于金丝雀来说,这就是最幸福的生活了,很多人努力一辈子,也无法够到她们的起点,事实上,一直到几百年之后,依旧有很多人在向往这样的生活。

  上一世,起码许多女性通过努力,哪怕是更多的努力,可以做到不比男性差,甚至是比男性更强,即便职场上依旧存在着性别歧视,但是在很多时候,当你的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性别并不是什么障碍。舒云上辈子就是那样,只是旁人的闲言碎语也很多,有的时候她看到那些父母催婚相亲的新闻,她甚至庆幸父母已经过世了,要不然,她根本无法想象,自己这样受过高等教育,有着高收入的女性就因为年纪大了,变成了所谓的剩女,却要在相亲市场上被人打折出售,大家都觉得,这个年纪只配得上二婚的,或者是那种层次相对比较低的男性,那可真是让舒云觉得惊悚。

  舒云想要做的是给底层或者说是中层的女性一点别的可能,后世的男女平等并不是口号喊出来的,而是切切实实干出来的。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女性承担起了不亚于男性的工作量,这才争取到了男女平等的权利。而在这个世界,舒云同样希望女性能够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不仅是她的私心,其实也是整个社会的需求,想要让社会整体进入工业化,那么女性脱离家庭,承担相应的生产任务便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舒云之前的时候,算是从底层着手,无非就是让那些女性开始搞纺织业,这一行女性占据了天生的优势,而且也不容易引起反弹,毕竟原本在小农经济体系中,女性在家就是要纺纱织布的,当然,穷苦得连个织机都置办不起的人家也就算了,如今不过是扩大生产规模罢了!

  舒云倒是想要为这些女性提供受教育机会,但是很遗憾,她自个没空,也找不到合适的老师。因为男女之别的缘故,她无法找什么男性读书人给这些女性启蒙,而女性中的读书识字的,一般出身不差,这样的人是不会去教导一帮普通妇人的。

  当然,还有一个群体也是读书识字的,青楼中一等二等的女子都得识文断字,甚至论起文化水平来,不会比那些读书人差到哪里去!不过,因为战乱的缘故,现在这个群体也几乎是看不见了,年老色衰的,大多都已经沦落尘埃,而年轻一些的,会根据姿色,要么成为一些官吏的侍妾,要么就是成为下层军官或者是士卒的妻子,想要将这些人都搜罗出来,并不容易。这些女性一般都比较忌讳曾经的过往,深居简出,几乎很少在外面抛头露面,所以就更难找了。

  好在舒云一时半会儿并不着急,她如今作为王后,琢磨了一番,干脆带着一部分命妇,开始投资手工业,顺便教导她们一些简单的算学知识。这些命妇能够与舒云接触到,自然丈夫官职也不低,手里头也有了一定的资产。但是这个年代,想要让资产增值,是一件非常没有技术含量的事情,大家最喜欢的就是买地,因为买铺子还得提防着生意亏损,而买地呢,作为地主,就算是灾年,佃户也得照样交租,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为什么历朝历代到了后期普通农民活不下去,就是因为土地兼并实在是太严重了。精英阶层也知道这事不好,但是大家都这么做,因此,一个个都心存侥幸,觉得不至于就差自家这么一点儿。这就跟雪崩一样,等到事态危急到一定的程度,那一个王朝也就到了崩溃的时候了!

  所以,舒云觉得,自个得给这些掌握着家中大部分财政权力的命妇一个别的出路,别老是盯着土地,想要挣钱,还是有别的办法的嘛!

  第27章 马皇后

  “听说秀秀你最近正拉着下面那些妇人做生意?”朱元璋从外面回来,看到舒云在看账本,她不用算盘,也不用纸笔,心中默算,几个呼吸就能得出结果了,朱元璋对舒云的这个技能眼馋得不行,可惜的是,下面那些官员没一个有这个本事的,只说这等心算之术是天赋,不是常人能学的,最终只得作罢。

  舒云将账册放了下来,然后说道:“也不是说让她们做生意,实际上我只是想着,各家如今手上都有余钱,一个个有了钱,就是买地置产,如今天下因为战乱的缘故,人口不多,就算是各家多买一些田地,也不影响下面分田,但是久而久之,情况便不一样了!普通小民,在正常情况下,是不能经受半点风险的,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他们都很容易失去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就算运气好,没遇到什么天灾人祸,寻常人家,生个三五个孩子也是常事,孩子大了要分家,虽说不至于诸子均分,但是也是会越分越少的。寻常人家,土地越来越少,而有钱有权的人家,却有各种手段增加自己的田产……”

  不等舒云说完,朱元璋就明白了,当即说道:“秀秀的意思是,需要限田?”朱元璋也是个举一反三的人,当即开始琢磨,是不是要专门出台一条法律,限制各个家庭持有田产的上限。

  舒云顿时有些哭笑不得起来,连忙说道:“这倒是没必要,大家之所以喜欢买地,无非就是土地看起来挣钱不多,但是却很稳定而已!最重要的是,他们手里那么多钱,根本没地方花,除了买地,还能干什么呢?如果他们的钱有地方投资,良田的收益也不如他们的预期的话,他们自然不会没事去买地了!”

  见朱元璋还是觉得有些茫然,舒云干脆跟他粗略地讲解了一些这里头的收益,准确来说,如果不是大规模种植的话,其实种地的收益率是很低的,丰年的时候谷贱伤农,灾年的时候,那真是要把丰年攒下来的钱全拿去买粮食都未必够!而对于那些动辄几千顷甚至更多的大地主来说就不一样了,就算是每亩地能够获得的收益不高,但是当倍数比较高的时候,每年的收益也非常可观了,这些收益还能再拿出来,趁着灾年的时候低价买地,他们的土地越来越多,也就越来越有钱了!

  这也是农业时代无法破解的轮回,也就是宋朝做得好一点,失去了土地流民被吸纳进了厢军,有国家养着,虽说对国家财政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却大大减少了不稳定因素。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也让更多的百姓不用依赖于土地,也能谋生,当然,这也是有一个限度的。进入工业时代之后就不一样了,大量的人口会被工业所吸纳,当做工所能赚到的钱财比农耕强得多的时候,大家自然会权衡利益干系,许多人自然不会去种地,而是要进各种工厂谋生了!而如果没有足够的佃户,在机械化农业生产还没能盛行的时候,那些地主有那么多的土地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们也只能减租降息,才能留得住一部分佃户,另外,也会减少持有土地,改为投资工商业,这样其实也就是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了!

  朱元璋听得非常专注,跟那些只知道喊着三代之治,却从来给不出一个具体办法的人来说,舒云虽说只是描绘了一个蓝图,但是想想就知道,这是切实可行的。

  朱元璋的确重视农业,可是,不能因为重视农业,就将失去土地的农户也捆绑在土地上,这就不是为他们好,而是害他们了!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舒云已经搞出了成绩出来了,虽说应天如今的那些作坊多半就是纺织类的,其他的其实很少,但是,这对于应天的财政收入,已经是个很大的支撑了。最初级的农产品是最不值钱的,唯有将它们进行再加工,才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不过,朱元璋想想也觉得,之前所说的事情,估计要很多年之后才会实现,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还是应该抑制土地兼并,所以,还是得限田。

  舒云琢磨了一番,忽然想到后世的个税,便笑道:“我倒是想了个主意,这事还得从税收上头着手!现在税赋是非常杂乱的,等到回头天下平定了,最好还是摊丁入亩,也就是将人头税也算到田税里头去,不再额外征收人头税!然后按照土地的数量征税,土地少的,只需要交最低等级的税赋就可以了,以户为单位,一户人家的土地数量达到一个程度,就要增加征税的比例,这样的话,一方面可以敦促民间分家,不至于形成那种庞大的家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有人拥有太多的土地!另外就是,对于官员还有士人关于土地的免税特权也得规定一下,免得为了避税,大家搞什么投献之事!”

  “好主意,嗯,各个品级的官员和士人都可以有不同的免税额度,嗯,回头我得想一想!”朱元璋愈发兴奋起来,他就是见不得当官的好,一听说可以限制他们,立马就激动起来了。其实他巴不得官员士人都没这个特权的,但是什么好处也没有,人家干什么要考功名当官呢?真要是这样,下面的人只怕立马要跳脚造反了!

  舒云瞧着朱元璋这般神情,心中一动,忽然说道:“其实还有一个变通的办法,那就是税照样收,但是每年给这些官员或者是士人退税!算一下一亩地大概能征收多少税银,然后直接年底的时候跟俸禄一起退给他们,这样看起来还好看,也省得有人私底下做什么手脚,搞隐田之类的。”

  朱元璋盘算了一下,这个听起来很不错啊,虽说具体细节还要商议一下,但是,先把钱收到手,回头要是这些人出了什么纰漏要罚俸,正好还能多罚一些!

  朱元璋一点也没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小家子气的地方,他内心一盘算,决定回头就将这个额制度定下来。有的制度不趁着刚开始的时候就板上钉钉了,等到之后再说,可就没这么容易了!横竖如今大家土地都不算多,这个时候赶紧敲定,也省得麻烦。

第26章 马皇后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综]母仪天下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综]母仪天下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