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如果
第四十章
李映红大概了解到情况,跟孩子们道别后就离开了魏达家。
她没有告诉孩子们自己是去做什么的,也没有提到魏春阳的问题,也是希望不要将这件事闹大,如果能在事情完美解决后由魏春阳亲自和魏家的长辈们坦白那就再好不过了。
如果魏春阳不想说,那就让魏达和自己知道就行。
李映红按照魏达的说法,找到了两条街以外的一个石墩。
这里有许多人围着石墩下棋。一个棋盘,两盒子的棋子,围着乌泱泱的一圈又一圈的人。从早到晚,他们之中有的会离开,有的就会在这儿啃个大饼油条当混过去了,总之是十分投入。除非下雪下冰雹,不然这些人是准点准时的。
正好有一个老爷子喊道:“嘿!你咋悔棋呢!”
“悔棋?我还收盘儿呢!不下了不下来,我赶着回去呢!说好的今天不多下……”
人群中央明显是起了矛盾,顿时吵闹开来。
“你要回去面对那母老虎你就回嘛!你倒是把棋盘留下啊!”
那老爷子不满意地大喊,有几个年轻点的就嗤笑起那要带走棋盘的人。
这种场面,李映红也不是第一次见。就连二十一世纪的都市里,都总能看到类似的一群大叔大爷们围在哪个石墩周围,或者守在亭子里对弈。只不过那会儿没有人缺棋盘,不像这个时候,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有整套的棋盘和棋子,供所有人用。到了八十年代,还有人拿这个赚钱。
李映红在外头望了半天,也没见到魏春阳在这些人当中,连一个小伙子都没见到。
魏达只跟她说见过魏春阳在这附近转悠,也有老爷子认识他,李映红以为今天他没在这儿,就想掉头走人,结果正好见一个男孩子往这边走。
她当下有了反应,这不就是魏春阳吗!
魏春阳和魏春光长得很像,这两个兄弟站一起就只有身高的区别,二春妈都说他这两个儿子就像双胞胎一样,无非差了几岁罢了。
“春阳!”
李映红朝对方走过去,魏春阳见了她的第一反应是僵在原地。
李映红猜想,如果是魏达来找他的话,没准这孩子已经掉头就跑了,只是因为自己和他半亲不熟的,他反而不好意思跑了。
她将魏春阳带到街对面的一家馄饨店,给他买了一大碗三鲜馄饨和几个烧饼。这烧饼不是后世人常见的烧饼,而是又厚又大,形状是方形,上面还有字。这里的传统就是女儿嫁人前要学会做这种烧饼,回门子的时候还要做给父母吃,这种时候上面的字就是“喜”。
魏春阳始终低着头,李映红笑着问他:“春阳,喜欢吃这些吗?不喜欢的话跟红姨说,再给你买你喜欢的!”
魏春阳总算是抬头了:“红姨,我不饿。”
“怎么会不饿呢?你叔叔说了,你早饭都没吃就跑出来了。”
魏春阳早上和魏达起了冲突,原因就是他开学第一周就早退了两次,被班主任找了家长。魏达其实一开始觉得没什么,毕竟小孩子玩心大,但这个侄子毕竟一向内敛懂事,就试探着找魏春阳谈了谈。
结果魏春阳被试探了一下就炸了毛,饭都没吃就出了门。因为在气头上所以甚至忘记了李映红他们一家要来做客。
“对不起,红姨,我没在家招待你们……我叔很生气吧。”
李映红把馄饨碗往他面前推了推:“你叔叔只是担心你饿到了,来,快吃吧,咱不让他担心了啊。”
魏春阳闷头吃完了馄饨,对李映红想给他拿的烧饼又表示吃饱了。两人的对话这才得以继续。
“春阳,你妈让我问问你,你在城里过得好吗?”
李映红温声说完这话,就见魏春阳红了眼圈。
虽然之前就猜想,这孩子这个月的叛逆行为估计是因为想家,但这么大的反应也的确让她慌了神。魏春阳毕竟已经十多岁了,浓眉大眼的一个小伙子居然为她的一句话哭了,这让李映红都不知道怎么往下说。
这可才是第一句话啊!
魏春阳拿袖子擦了两把脸,这才说:“红姨,对不起。我也不知道自己最近怎么回事,就是很想回乡下。我知道我爸妈,还有我奶奶叔叔小姑他们,甚至是二春都对我很抱有期望。但是我在城里待的时间越久,却越来越想回去了。”
魏春阳的成绩优秀,这在魏家人眼里是莫大的鼓舞。虽然魏家的孩子多,但是读书好的满打满算也就一个魏晓冉和一个魏春阳。这算是他们家第一个会读书的男孩子了,自然是早早做了打算,让他到了城里读书。
李映红:“大春,啊,红姨就这么叫你大春了,你不介意吧?”
魏春阳破涕为笑:“不介意,我在家里也都是被这样儿叫的。”
“大春,我明白你想家的情绪,或许你始终不习惯在城里的生活,但因为对家里有责任感,所以也不对父母说。你想回去可能不是因为想回乡下,而是想那个有父母兄弟的家,对吗?”
魏春阳虽然也能跟着魏达回去,但毕竟是个孩子,和父母待在一处的时间久了反而更舍不得离开了。小学和初中都是在城里,都是因为他比家里的兄弟姐妹会读几本书而已,就因为这个和父母分开,这在以前对他是一种激励,现在进入青春期,却是愈发介怀。
“我不想二春那小子,我就是想我爸妈了。”
魏春阳揉揉鼻子,想要表现得很洒脱,却是看到李映红的笑容后绷不住,也笑了起来:“我是也有点想他了,这小子就是从来读不好书,总被我妈骂。”
李映红:“我来城里的时候,你妈说了,二春到了上初中的年龄也会让他进城。”
魏春阳突然怔住,表情一下子很复杂:“他……他也九岁了,三年后也挺小的……但是来城里的话,我……”
“大春,只要三年,三年后你就能和你弟弟一起在城里读书了。”
李映红想了想又说:“红姨并不想拿倒计时来糊弄你,红姨更想跟你说的是,你的家里人都很想你,他们或许过早地替你进行了选择,但出发点是希望你未来的生活更好,他们最不想的就是耽误你。”
“你的小姑,她就是在初三的时候才进了城,当时也住在你魏达叔家。这个你知道吧?”
魏春阳点点头。
“你叔叔当时的工作比现在辛苦多了,平时没有什么时间照顾你小姑,你小姑有的时候还会替你叔叔送晚饭。她当时的学习成绩其实不算好,因为一时间跟不上城里的学习进度,高中也没考好,最终是花了一番苦功夫才考上了大学。”
李映红道:“你父母是不想你太辛苦,也希望你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可以不浪费你的天赋,这才早早送你到城里。你叔叔总觉得自己以前没照顾到妹妹,反而给妹妹添了麻烦,所以对你就更为宽容,平时不但什么都照顾着你,也从来没对你发过火,对吧?即便你这两个月都没怎么读书,还屡屡逃课。”
魏春阳渐渐低下了头,李映红乘胜追击继续说:“比如今天,你叔叔知道你刚开学就逃课了,也没怎么难为你对吧?他觉得你和你小姑都是聪明懂事的孩子,就算是偶尔想放松一下也没什么,他都理解。他问你是因为担心你的安全,所以才问你逃课后去了哪里,结果你什么都没说就跑出来了。”
“春阳,求学路上总是辛苦的,会有各种困难。如果你想家了完全可以说出来,我们可以一起帮你解决。老家有那么多人,就算让你妈来城里住几周都没问题啊。对了,暑假刚刚过去,为什么你不借这个机会回家呢?”
“……我,我上学期的期末考试考得不太好。”
李映红笑道:“一次考试不足为惧,不要害怕,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妈妈可是想你想的不行,跟我嘱咐要经常来看你的时候,都带着哭腔了。”
魏春阳吸吸鼻子,沉默了一会儿。李映红就也不说话,结果等来了这个男孩的一个奇怪的问题。
“红姨,你真的没读过书吗?”
李映红一愣,忙打着哈哈道:“啊,红姨虽然没读过书,但是有自己看书啊!小时候没有读书的机会,想读也读不了啊!”
魏春阳平日不在老家,倒是不了解这个原主是什么样的人,倒也很自然地接受了李映红的说法,同时对她自己看书读书,努力增进知识的事迹感到极为震动,并且再次深刻检讨了自己对读书机会的不珍惜,决心再也不逃课了!
事情到这,也算是完美地告一段落了。最后魏春阳说以后会亲自将这件事告诉家人,李映红也就带着他回了魏达家,叔侄两个又是一次谈话,魏春阳道了歉,魏达简直感动的跟什么一样,对李映红更加感激了。
那几块烧饼最后全数落到了林家军他们的嘴里,茵儿还掰了一小块喂给了还没长牙的林家国,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
*
忙了一整天,李映红带着孩子们回家的时候,一个个都累得睁不开眼了。
她也想回屋睡觉,却在这时听到了敲门声。
打开门,本来迷迷糊糊的李映红都被吓清醒了。
居然是卫海。
李映红心心念念的那本培根的《论说文集》,正好出现在卫海的手里。
这次也是卫海先出声:“上次,这本书掉在了墙角。”
李映红接过递到自己面前的书,有点不好意思地道了谢。
“我要对你说一声对不起,因为我擅自翻看了这本书,也看到了你写的注释。”
李映红这下也不知道该做出什么反应。她一向不喜欢别人随意翻动自己的东西,但好像知道这件事,心里也不是很生气。
大概是因为卫海道歉了,而且态度很好?
卫海道完歉,见李映红还是没反应,以为她真的生气了,一时间也不知道怎么往下说。
李映红倒是反应过来了,想了想道:“没关系,下次别这样就行了。还有事吗?没事的话……”
她的手刚扶上门把,卫海就开了口:
“如果有一天。”
这个开头实在有些诡异,李映红下意识地打起了精神。
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区随机掉落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