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章 意愿(一更)1251
王鸿卓为了拯救王家家业,真的是什么脸面都不要了。
对着韩正泰这种年纪能够当他儿子的晚辈,也是一口一个您。
当然了,也没人觉得王鸿卓这话说的有什么不对。
毕竟,韩正泰若是答应救瓷市,在场不少人甚至都愿意开口叫爹。
个人的脸面在整个家族的未来面前,显得那么一文不值。
“你们手里没钱继续买瓷了?”
韩正泰也是投桃报李之人,前两桩事情,韩正泰得到了满意的答复,这会倒是真的开口说起了瓷市的事情。
“我等确实无钱够瓷了,现在西市那边,瓷器价格不断下跌,但是收购的总是少数的。”王鸿卓面色有些羞赧地说道。
“要拯救瓷市目前的局面,不难,只要做好两步就行了。”
韩正泰倒也没有糊弄他们,说起了干货。
一群人正襟危坐,竖起耳朵认真听了起来。
“第一步,让银行给你们办理贷款业务,你们从银行那家里的宅子店铺等资产做抵押,借贷银钱购买瓷器,将价格重新稳定下来。”
众人听完这种办法,面色憋的通红。
韩正泰这种办法,看似是办法,但是他们若真是这么做的话,瓷器价格是可以暂时稳定下来。
但是等他们手头上的钱都花了呢?
到时候还不是又会陷入如今这种局面?
而且到按个地步,他们的下场要更惨,连祖宅资产都得全部赔给韩正泰!
“韩首辅,这,这个办法虽然能救的了一时,但救不了一世,不是长久之法……”王鸿卓唯唯诺诺地小声提出了反驳建议。
“所以说,这只是第一步。”
韩正泰看着众人说道:“这一步只是暂时稳住局面,维持住瓷市的价格。”
“真正能够救瓷市的是第二步。”
闻言,王鸿卓等人这才闭上了嘴巴,继续听了起来。
“参与炒瓷的,都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富豪,你们手中的钱财,国内少有人能够匹敌。”
韩正泰这话说完,众人都看着他,这话他们听起来怎么有些别扭呢。
其他人说他们是大富豪,他们还能够心安理得地承认。
但是这话从韩正泰口里说出来,还真是怪别扭的。
毕竟,韩正泰现如今一人的资产,就比在座所有人加起来都要多吧?
作者闲话:感谢伯乐6441614(6441614)对我的支持,么么哒!
第六百九十九章 改革
尤其,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瓷器的钱,很大一部分都进入了韩正泰的手中。
当然了,虽然大家心里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但是也没人在这个关键时刻出声打扰韩正泰。
“你们手头上的银钱花完,这就说明,大梁瓷器的市场已经饱和了,所以要救瓷市,唯一的办法就是将风险转移出去。”
韩正泰倒也没有卖关子,将办法直接透漏给了众人。
“风险转移?韩首辅的意思是将瓷器的风险转移到其他国家去吗?”王鸿卓反应过来,立刻问道。
“不错!”
韩正泰微微点了点头。
其实韩正泰若是愿意抄底,那也是完全可以将瓷器给再次炒起来的。
但韩正泰又不傻,怎么可能花自己的钱养肥世族呢?
只是韩正泰不买单,总有人要买单,所以韩正泰将目光放在了其他国家。
众人听到这里,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虽然,他们目前还不太明白韩正泰所谓的风险转移需要如何操作,但是这个风险转移这个名词听起来就很高大上,尤其是通过韩正泰的嘴里说出来,就更加让人信服了。
“我可是听说炒瓷的人中还有不少外邦番商吧?”韩正泰看着众人问道。
“确实有不少番邦商人也买了瓷器收藏,我听闻还有不少人将瓷器运送回了他们自己的国家!”
周光明环视了一圈,发现韩正泰这次邀请来参加宴会的,清一色全部都是大梁本土商人,一个番邦的人都没有。
“韩首辅,你的意思是将瓷器卖给番邦商人?”
在座有不少聪明人,韩正泰都说的这么明显了,他们自然不可能不明白。
瓷器市场的崩盘,让众人清楚的认识到,所谓的炒瓷完全就是一种浮夸的泡沫经济。
前期发展迅猛,但是一旦后劲不足,立刻就会崩盘。
这种金融投资,在本国内外玩,一不小心,很容易就会造成金融危机。
但是如果拿到国外去玩,那可就没什么顾忌了。
毕竟只要世族能够赚到银钱,他们看不管其他国家的经济会不会崩盘。
“先借银行的钱,将瓷市价格稳住,等来年番邦商人将银钱运送过来,再将瓷器卖给他们!”
王鸿卓说着眼睛就冒出了精光。
明明是个简单的计划,但是之前都没人想到。
哦,不对,想到了也没用。
这个计划没韩正泰的支持,也行不通,毕竟这银行是韩家的,韩正泰不答应借钱,他们不要说来年了,今年春节都没办法挨过去。
“瓷器要卖到外邦去,但是也不能随意卖,需要定下一个章程。”
韩正泰看着众人,就凭这些世族这一年多将近两年时间囤积的瓷器,若是没有一个规章制度,任由他们交易,只怕不出半年时间,周边各国的瓷器市场就饱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