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八十年代强国路(二十一)
裴鹏飞心里的怒火一下子冒了上来,他很想质问她,你凭什么说我们不会有未来的!他想告诉她,他家里不会反对,他会一辈子对她好,他会想办法每天给她准备惊喜,他愿意为了她改变……
但是最后裴鹏飞什么都没有说。
他只是幽幽地叹了口气,试探性地用手轻轻抚摸了一下青苗的头发,从头到底,柔柔的,就像他的心一样柔软。
他努力让自己的面部表情更加柔和,轻声告诉她,“我明白的。”
我明白这一切,我都懂,你不用强迫自己说出来……
青苗从裴鹏飞的眼神里清清楚楚地读到了这些,这一刻差一点忍不住落泪了!
他怎么可以这么温柔!
曾经有过的心动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让青苗差点忍不住答应他了!
但是不行啊,她快要走了。
脑海里图书馆模型已经开始晃动,她不知道那一刻会消失在这个世界,不知道自己在这里留下的痕迹是否还会存在……
而那一刻的心动,也只是心动罢了。
“忘了我吧!”青苗别过脸,强行压抑住自己那一刻的心动,闷声闷气的说。她不能随便给出承诺。
“……好。”
裴鹏飞勉强撑起一个微笑,答应了。
我们从此,一别两宽。
青苗离开地无声无息。
那座硕大的图书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没有一个人觉得不对。
刚开始人们还记得曾经有一座特别厉害的图书馆,就是在那里诺贝尔奖获得者张教授得到了重要的资料,后来绘制出了线性虫完整系谱细胞树;也是在那里华国计算机之父吴知受到计算机启蒙,研发出了比国外更先进计算机;还是在那里,孟国强读到了企业管理的书,创建了庞大的跨国公司成为亚洲首富……
除了他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小人物。
高壮在这里读了《猪病学》等书,后来干脆成为了养猪专家,致力于猪病防治工作。
板寸和卷毛加入了张教授的实验室,一起参与了后来由张教授发起的人类细胞图谱计划。这个计划和人类基因组计划、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并列为四大科学计划,也是唯一一个由华国主动发起的预算高达35亿的跨国计划,彰显了国家实力。
孟国强没有走上科研岗位,反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大学老师,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生物学研究员。
阿钰受到启发开设了公益许多图书馆,为读不起书的孩子提供书籍。
还有宋明河,苦心钻研机械学,为现代化机械改良奉献了一生。
曾经造谣报道张教授作假的黑心记者转行成为一个普通人,但是行业因为那一次的事件警醒,对记者报道的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严防再有人肆意利用舆论。
还有数不胜数的各行各业的人们从中默默受益,人生的轨迹悄然偏离。
但是随着时间流逝,那座图书馆的印象渐渐从人们脑海中淡去。
诺贝尔奖得主张教授在农大做研究时好像去哪里查资料受到启发来着?是……是校图书馆?不大记得了 。
计算机之父吴知小时候受到计算机启蒙是在……在家?不对,他家里的书都是古籍。是在……在哪里来着?
亚洲首富年轻时常去一家图书馆是哪一家来着?好像是私人图书馆……应该就是他自己家的吧?
越来越少人记得曾经有过那样的一个图书馆,但是它所留下的贡献却在持久而深刻地改变着华国的方方面面。
图书馆原址
裴鹏飞穿着一身笔挺的唐装,捧着一束鲜花来到这里,默默放下。
他身侧有一个小女孩拉着他,问,“舅舅,你为什么总是要到这里来?”
裴鹏飞目光深沉,身姿依旧挺拔,头发却已经开始有了几根银丝。他抬手抚摸了一把侄女的秀发,眼睛盯着不远处的空地放空,“我来缅怀一个怎么也忘不掉的人。”
小女孩不解,这里就是一片空地啊!
“舅舅,她是谁啊?以前住在这里吗?”
“她曾经住在这里,是一个很好的人。”她热情,开朗,爱笑,独立,有许多秘密……或许就是有秘密的女人最令人难忘吧,明明说好要忘记她,却只是更深地刻在了心里。
小女孩想到了什么,一副自得的样子,叉腰喊道,“舅舅,我知道了!她一定就是你不结婚的原因!”
裴鹏飞淡淡地否决,“不是。”
我只是自从见过她,就无心再去接近其他女人了。
小女孩不解,还想再问些什么。
“走吧。”裴鹏飞先一步牵过侄女的手,带着她坐上身后开来的红旗轿车。
偶尔来缅怀一下,就够了。
待裴鹏飞已经离开,又有一个男人走了过来。他看起来比裴鹏飞小一些,浑身上下都是不羁的气息,表情看着有一点不耐烦,手上却也小心翼翼地捧着一束花。
站定后,他想了许多。
为什么你对我最残忍?你给他们留下了知识,留下了美好的回忆,留下了情感……我却什么都没有。
他苦笑一声,年少时犯的错大概就是脑子里进的水吧!在多少个惊醒的夜晚,他都会想到那段日子。
午夜梦回,梦里全都是你的影子。
但是他还不能说出来,谁会相信呢?
最后他只说了一句话。
“你看,最后就只有我和他两个人还记得你了。”
但是你分享的那些知识,却被所有人记得。
高空中,有一家豪华飞机一直悬停在原地,先进的技术让它无声无息,除非抬头仔细看否则绝对不会被发现。
“BOSS,现在走吗?”
靠在窗边往下看的男人摆摆手示意下属不要说话,神情专注。
机头驾驶舱内的两个下属十分不解。
“老板干嘛每年过来看一次?下面不就是一块空地吗?有什么好看的?”
“是不是老板最近有了什么想法,想要建造个什么?”
“要建早就建了!这块地都买了多少年了!”
“再不建使用期限都要过了。可是看老板这样子只会是再次续约了……”
他们对视一眼,摇摇头,真是不懂有钱人都是怎么想的!
第22章 番外——吴知
吴知出生于一个传统的书香之家,家里曾经有许多藏书。
他的爷爷是一个及其爱书之人,即使是那十年也没有放弃这些书。当时要破四旧,扫除封建迷信,许多人家都慌了,书往哪里藏啊!
那些只有几十本的还好,拿小箱子一装,往地下一埋,只要不说,应当是找不到的。但是吴知家不行,书太多了!
几个书房的书都要埋起来,动静太大了!
奶奶替爷爷作主,直接把那些书拉出去在街上烧了,以此来证明他们家的决心。那大火烧得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知道的人家都感慨一声,这么多书都要没了啊!
可是大火烧了一天一夜还没有烧完,街上那沥青的路面都融化了不少。
爷爷忍不住了,趁着凌晨人少,带着父亲和大伯冲进去抢救了几箱书回来。奶奶想大骂他一顿,看着爷爷开心的样子最后还是算了。
他们找了个地方把书都埋了起来。
一家人的房子在那十年并没有保住,他们最后直接搬到了乡下去避难。
乡里乡亲关系都还不错,日子一下子就清净了,虽然穷苦了不少,过得也还行。
吴知的大伯和父亲在乡里直接做了教书匠,平平淡淡地过了这十年。就在这十年里,吴知出生了。乡下生育危险大,吴知活了下来,母亲却因为种种原因去世了。
他的名字是父亲取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是知识的知,学无止境,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同时和姓连在一起,告戒他要虚心。
等到那十年过去,爷爷以为总算是苦尽甘来了,嚷嚷着要把书挖出来。
这时候,本来就很值钱的书变得更值钱了,看着一家□□口人就住在这么一个小破房子里,大伯不禁提议到,“父亲,我们卖一部分书补贴家用吧!”
卖书?
大伯这可算是捅着马蜂窝了!
老爷子那么艰难的时候都想办法留下了书,现在日子不就是穷了点吗?他这个儿子是不能工作了还是怎么着?整天就盯着他的书!
吴知爷爷吹胡子瞪眼就地把吴知大伯破骂了一通,严禁他卖书。
大伯好似是被气很了,离开了家,过了一段时间甚至回来把妻儿也接走了。
没了大儿子还有二儿子。一个大男人在外面能出什么事?老爷子不担心。
他又催着吴知父亲去把书取出来。
等到吴知父亲去了,最后却只悲痛地带回来几小箱的书。
爷爷开始以为是父亲偷奸耍滑,把父亲打了一顿。父亲一句话都没说,默默忍了。打到后面,爷爷好似瞬间明白了什么,整个人都灰败了下去,病倒在床上,一日不如一日。
大伯曾经回来过一次,不知和爷爷说了什么,爷爷气得更厉害了。
后来爷爷直至去世前,都没再见大伯一面。
爷爷走后,多重的打击让父亲也病倒在床上,恐怕时日无多。
奶奶急了,不就是几本书吗!等大伯再来了,奶奶说可以把书给他,只要能救活父亲就好。
父亲这会儿也不知道是不是遗传了爷爷的犟脾气上来,宁死也不肯把那几箱书交出来。就这么僵持着,没两天父亲也去了。
这回奶奶算是彻底讨厌上了这些书,一个好好的家庭,因为它们分崩离析!
无知,无知,有时候无知才是福啊!那些书有什么用?
大伯又再次过来要书,说可以出钱让吴知去城里上学,住大房子。
奶奶喊来吴知,亲自问他的意愿。
“不,这些是爷爷和父亲保下来的书。都是大伯害得他们去世的!我宁愿卖给别人也不要给大伯。我不要大房子,我只想和奶奶一起住。”
吴知倔强地不肯给,奶奶没办法,准备找找有没有人收书的。
她偶然听到邻居有说起,“城里最近多出来一家豪华的图书馆哩!私人的。我侄子在那里借书都要15元一个月,可贵了!”
吴知奶奶心动了。她琢磨着,这样一家图书馆应当是有钱收书的吧?
去了那里以后,她颇有些失望。就那么一点钱?什么都做不了!
但是在那里她也看见了一个人,裴家的少爷。
这个图书馆看起来还有一点背景啊!
想想短时间内也难找到还有愿意收书的人了,吴知奶奶答应了下来,还把吴知也送了过去。
“奶奶的乖孙啊,你去那里住一段时间好不好?”
“为什么要过去?我不想离开奶奶!”吴知依恋地拉着奶奶的衣服,不想离开。
“家里就我们俩,你大伯岂会善罢甘休?”奶奶叹了口气,一大早把书和吴知都送了过去。
那一天,吴知第一次见到自己的青苗姐姐。
她看起来年纪也不算小了,他周围这个年纪的姐姐都结婚有孩子了。
但是青苗姐姐不一样,很多地方都不一样,整个人看着感觉也不一样。他说不出来,就是觉得要更加有活力,更加明艳一些。
她还是一个很温柔的人。
每天早上监督他喝牛奶,带他去看书,给他讲解不会的题目……
要是她真的是他的姐姐就好了!
甚至是……妈妈。
他对自己的母亲没有多少印象,只见过那几张照片,上面是一个穿着一身红嫁衣的小姑娘。
要是自己的母亲还在,也会像青苗姐姐那样温柔地对他吧?
其实他知道奶奶为什么把他送过来,因为常常在这里看书的那个男人。
可是他还是有点不喜欢他。
他对青苗姐姐不一样,和其他那些读者都不一样。
他明明应该工作了,还常常大早上地跑过来,就坐在窗边那个位置,刚好可以透过二楼中间空着的那一块地方看见一楼的前台。有时候明明他拿了几本书在桌子上,注意力却一直放在下面,书都没翻几页。
这个人到底想要干嘛?
那天他想要拿架子顶端的一本书,这个大哥哥帮他拿了下来。想想,他也不算什么坏人吧。
等看到他正在阅读的现代诗和一旁的字帖,吴知有些明悟了。
原来是这样啊!
他喜欢青苗姐姐,他也喜欢青苗姐姐。
忍下心里的不爽,吴知还是帮忙提醒了一下。
“青苗姐姐好像不喜欢读诗。”
这个大哥哥于是跑去拿了一本情话大全,抄了一句不知道是啥的话。等吴知在楼下看到大哥哥的那封信的时候,他简直要笑出来了!这人怎么这么傻?
后来又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有人上门找事,大哥哥也有帮忙。这一回吴知真正地放下了心里的偏见。他要是和青苗姐姐在一起,也不是那么难接受。
接着那个蔡秘书失败了,他也就回家了。不久后,高副局长也倒了,大伯没有了靠山,他更加自由了。
可是他一直记得那一天,他在五楼看到的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机器。
青苗姐姐领他进去,展现给他一个奇妙的世界。
“这些机器还有什么用?”
“全世界的人们可以通过它交流,学习、工作、娱乐都可以在上面进行。甚至在未来,这里面将形成第二世界,一个网络上的世界。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完成一切事情。”
网络?吴知捕捉到了这句话里的一个关键词。
“网络是什么?”
“网络啊……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把每个人连接在一起的东西。”
他此后一直向着这个目标前进,把现有的计算机改造的更加轻薄,让华国最先有了局域网乃至于后面的互联网,扶持新兴互联网企业的发展……
可是他最想展示的人却不见了。
青苗姐姐和她的图书馆一起消失了。
他不知道是时间有那么大的魔力还是什么奇妙的规则抹去了她的痕迹,不过没关系,数据会帮助他一直记得青苗姐姐的。
吴知坐在实验室里的一台电脑前,打了个招呼,“青苗姐姐。”
面前的电脑上立刻跳出来一个小人,一头半长的黑色秀发微微飘动,穿着亚麻色的长裙,一手放在身侧,一手抬起摆了摆,柔和地和他打招呼,“你好呀,小知!又见面啦!”
是啊,我们又见面了,虽然只能以这种形式……
他的身后是一群人在欢呼,“人工智能研发出来了!”
“我们成功了!”
翌年,无涯公司推出新款人工智能,大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