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他拿回来的那些书让他爸妈赞不绝口,一下子就被瓜分了。
“我的老天这书的年纪可比你还大啊甘叹!”
“这本我当时考研究生的时候我各种门路都试了就是买不到最后用的还是别人七零八落拼凑出来的盗版。”
“还有这本,这几本,都被禁掉了吧……”
“我的妈早知道当年应该去黎诉家家访的……”
既然说到这个,甘叹好奇的是,“黎爷爷是做什么的?”
“啊,我没有说过吗?”来女士从一堆宝藏中抬起头,“老先生是很有名的翻译家,喏,这本就是他翻的。”
他拿过来女士手上的书,一看,译者:黎业。
乖乖哦,他一时有点手抖。
“老先生的外国小说翻得极好,黎诉的文学素养应该就是来自老先生,这孩子天分很高,只是她自己却不在意,有的时候哦,都要被她气死了。”
甘叹就想到了之前看过的她的一篇作文,说实话,他没看出来天分在哪儿,有趣倒是真的。
不过她的画,在他这个外行看来,看出了一点文学的感觉。
可文学是什么感觉,他却又说不上来,很奇怪。
“你看她的画,明明是一个诗人的气质,这种气质不要太难得……”
诗人……
经来女士的提醒,他想起来了,是“浪漫主义”,那就是他在她的画里感受到的文学。
好像也不准确,因为浪漫主义不是特指文学。也许那就是她的艺术风格呢,也许只是因为他不懂艺术,所以才觉得那是文学。
不过说起来,文学不也是艺术吗?
艺术的范畴和定义实在是太多了,他想起那本有名的通识读本,作者在正文第一句就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艺术究竟是怎么回事,他读了那本书,也还是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只是后来被别的什么吸引了,没再继续深入,其实应该要继续的。
于是,关于大学生活的想象就这样开始了,并且带他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醒来,想的还是到时候有机会要去旁听别的学院的课。
可吃早餐的时候,又想到好像每次开学或放假前都是一堆美好的计划,到最后却总有缺憾,每次都是。
但这次,一定一定要克服自己的惰性。
可好像每次也都是这样咬牙切齿地暗暗发誓的……
但这次,真的一定一定要做出改变。
而且,他感觉到,这一次不一样了,他真的好想要变成一个美好的人。
他觉得,是因为她。
但他仍不敢说这是爱,或者男女之情的喜欢。
他只是莫名地、也有可能是人类本能地察觉到她身上的气息,跟他相似,想要靠近,想要得到她的喜欢。他喜欢他感觉到的她,所以得到她的喜欢是一件具有生命意义的事,可能类似一种认可,好像只要她认可他,他就能像喜欢她一样喜欢并且认可自己了。
所以,喜欢她是为了喜欢自己。
所以,他不敢说,这是爱。
他觉得自己可能背叛了纯粹理性,他不知道,实际上他对“理性”也一知半解。
没错,一知半解,好像对什么都是这样。
太糟糕了。
忽然,手机振动了一下。
他拿起来,是初中的群,有人提到了他。
一些无聊的人聊一些无聊的话题罢了,他没有理会,然后删除并退群。
放回手机,他才后知后觉,认命般地笑了一下,他真的真的从来就是一个糟糕的人。
然后笑得越来越大声,又干,又空洞,无聊至极。
继续埋头解决早餐,刷碗,上楼的时候瞥到她给他运书的小行李箱,然后换衣服出门,带着她的行李箱去找她。
到的时候,“暗涌”还没开门,阿涌姐果然是个奸商,只顾晚上能赚钱的生意,对白天的书店总是这样爱搭不理的。
平日里也就算了,这可是暑假。
也曾问过,却说“暑假谁还看书,再说我这里都是大人看的书,大人又没有暑假”。
话是这么说,可总有一两个例外,比如说他。
然后就被塞了一把钥匙,让他什么时候想看就看想来就来。
他也确实有几次起了大早过来,也证实了阿涌姐说的没人一大早来买书,看倒是有的,只是不知道看的是书还是什么别的,用“逛”更贴切。
但他还是觉得阿涌姐应该兼顾一下早晨,万一呢。
用阿涌姐给的钥匙开了门,大福蹭上来,安慰了几下,然后换水换猫砂,开启了“暗涌”的新一天。
过了一会儿,她就来了,看到他,看起来有点意外。
“阿涌姐给我行了方便。”他解释道。
她笑了一下,去抱大福,然后才问他有没有吃早餐。
他答:“吃了。你呢?”
她也答:“吃了。”
然后无话。
他觉得不能一直这样,虽然这样的相处没有不适,但他毕竟是想要他们之间发生反应的。
因为是他想要,所以应该是由他来开始。
于是他问道:“你平时会看哪些书多一点?”
她沉吟了一会儿,说道:“好像不能回答这个问题。”
他疑惑,她继续说道:“我觉得你的表达有‘更多’这个含义,我不能说自己读哪些书更多,或许你是说分类,即使是这样,我也说不上来,其实我有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看了哪些书,我看书没有规划或者系统性的那些东西,当然除了课业上的学习之外,其他作为消遣来说,都是去发现。所以说,应该还挺杂的。”
“那有没有想要知道什么然后去专门找来看的?”
“当然,我把这归到课业的学习。”
“怎么说?”
“就是把人生当成一门课之类的吧。”她说着,自己笑了起来。
“那你的答案就有点耍无赖了。”他也笑。
“这么一想,也是。”她又笑。
“不过我大概能明白你的意思,是说有的时候不会带着目的性去看书的意思?”
“嗯哼。”
“不是去寻找真理,而是去发现真理?”
“应该说,有的时候这些都不是这么重要,真理不真理的,有的时候可以放下。”她说。
他现在感觉到了,来女士说的,她的天分。
“你呢,平时喜欢看什么?”她问。可能是怕他也耍无赖,补了一句:“你知道我的意思。”
真可爱。
他当然不会耍无赖,但也想玩笑一些,“我以为你看到我昨天挑的那些书就已经知道了。”
她果然笑,说:“我以为你只是觉得那些书比较难买。”
“这当然也是的。”他承认。
然后又问她一些画画上的事。
比如说,画画的时候,一定要注入思想和情感吗?
他知道这个问题很蠢,但他真的很好奇她在画画的时候在想什么。
她当然会说不是,也没有告诉他他想知道的,而是说到了现代艺术,以及后现代的解构主义。
他用他那可怜的一知半解的知识努力跟上她,同时默默地在心里拿小本本记下,在不清楚的地方划了一道道横线,打算回去再仔细钻研。在这一刻,真的好羡慕好嫉妒那些十八九岁就写下著作的天才们。
最后还是说到她的画上。
他终于还是问她,“为什么是画画?”
她歪着脑袋想了一下,说:“可能是因为小时候别人说有天赋,然后选择相信吧。”
“来女士也说你在文学上有天分。”
“嗯,那她有没有跟你说过,我高中的时候做选择题的事?”
他摇头,然后就听到了她的选择题哲学。
“昨天来老师给了我两个文件袋叫我回家看,里面是我高中的一些作业,当时的我真的太可爱了,所以我现在可以回答你的问题,要是昨天你问这些我是没有办法回答的。”
“所以你的答案是因为你只能选一个?”
“不是。其实我很久很久没有好的状态了,我怀疑画画这件事,或者说怀疑所有的事,因为我总想不透意义这件事。我不能还没有想透一件事就开始另一件事,比如说文学,我相信到一定程度后,我也会怀疑文学,那接下来要怎么办?再开始一个新的什么吗?我觉得这很西西弗斯,虽然可能人生就是这样,但我觉得不能说服自己。文学,如果我有幸能搞懂画画这件事,我想我会开始。而且,文学天分这种事如果我真的有,我觉得那它一定已经存在在我的画里。画画是我到现在为止唯一一样可以量化的,或者说可以看见的意义,我只能相信这个,不然人生没有办法继续下去。”
明白了。
“我真的在你的画里感受到了文学,虽然我说不上来那是什么。”他说,“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见到你的时候。”
“啊?”
“你当时和另一个学姐被叫到办公室,你说到‘媚俗’这件事。”
“啊……”她笑了一下,“当时挺幼稚的。”
“那时候我刚好在看米兰昆德拉,所以印象很深。”
“不说这个吧,真的是不能承受的年轻。”她笑着说,“有的时候真的想一觉睡到六十岁,醒来就什么都懂了。”
忽然,好像一道闪电通过了他的全身,他颤抖着,说:“我也是。”
然后就听到她说,“甘叹,你真是,叫人羡慕地早熟。”
他第一次听人这么说,早熟也是令人羡慕的。
最重要的,她说了“羡慕”两个字,那是不是说明,她是认可自己的?
忽然有点想哭了。
当然不能,他只能看着她的眼睛,说:“谢谢。”
真的谢谢。
她好像有点害羞,岔开了话题,说:“你跟来老师的关系一定很好,都叫她来女士或者来老师。”
“嗯,她很好,我们关系也很好,只可惜我们没有血缘关系。”
正要跟她细说,阿涌姐就打着哈欠下来了。
不是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