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姜凉8
城外一队骑兵正星夜赶往京城,铁蹄所过一处一片尘烟喧嚣,他们只走官道,中途几乎不停歇,不进城只在驿站的地方换马。
为首之人一身深黑色的劲装,腰间的一把剑在夜色中发出乌黑的光,斗篷之下那人眉利如锋,棱角分明的脸上看不出丝毫的情绪,一双眸子冷的如漆黑的夜,正是江城军的大将军姜凉。
日夜兼程终于在萧衍丧礼的前一天晚上赶到了京城,只是城里如今早已经宵禁了。
“将军宵禁了。”
“你们在城外驻扎,城门一开就进入,挡路者不必容情。”
身后一队的人马齐齐下马躬身,副将也不问姜凉的去处,他知道这位大将军和摄政王的私交颇深,也知道他的来历不简单。
姜凉一身黑色的斗篷几乎要与夜色融为一体,孤身一人站在了城门之下,他微微闭上眼还能还能想到第一次见萧衍时候的景象。
那时候他自以为剑术无双,青云山下能胜过他的人屈指可数,从未曾将那个锦衣玉带的人放在眼里,浮云山巅一场大战,一份赌约,世间从此再无风雪剑,而多了一个镇守西北的将军。
“世事浮华一梦。”
话音落下只一个起落人便已经消失在了夜色当众,第二日就是萧衍的丧礼了,前来吊唁的人将整个王府都围住了。
这几日皇帝对摄政王的态度朝臣都看在眼里,不管当今的圣上是做戏给天下人看,还是真对摄政王心存愧疚之意,满朝文武谁也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慢待了这场大梁朝摄政王的丧礼。
只要在京中述职的官员,大多数都来了摄政王府上吊唁,原因无他,因为此刻大梁的天子正在里面为摄政王守灵,谁人敢不敬。
只是黑甲卫似乎半分多余的面子也没有给朝臣,哪怕皇帝就在里面,也依旧遵循之前规矩,非名单上的官员一律不许入内。
黑甲卫将摄政王府围的铁桶一般,副将林铭亲自镇守在府门前,看向台阶下的这群大人们,神色的不削丝毫不加掩饰。
此刻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夜晚平静的大街上传了过来,越来越近,门口的人都向远处的夜色中看了过去,一匹黑马从夜色中疾驰而来。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匹马便已经冲了过来,站在门前的一众官员吓得四散逃开,谁也想不到这京城的街道上有人敢这样骑马。
“何人如此放肆。”
一个穿着三品朝服的官员上前一步斥责出声,马上穿着黑色披风的人下来了,披风里的长剑也露了出来,姜凉只微微侧脸看了一眼那个官员,眼中的冷的像是粹了寒冰,扑面而来的杀气像是凝固了这一方的空气一般。
那个官员退了一步,身后的人也拉了拉他,姜凉唇边的嘲讽之色明显,呵,萧衍费尽心思守护的就是这么一群毫无骨气的废物。
作者有话说:
这篇重新开了
这章是改过的,看完请留言哦
姜凉怎么样?
他也是有官配的
第十三章 我与萧衍以剑论交
黑甲卫副将林铭认出了姜凉立刻躬身行礼
“姜大将军。”
他身后的黑甲卫齐身给姜凉行礼,连甲胄发出的声音都是整齐划一。
站在门外的这些官员衣见惯了黑甲卫这些天倨傲的样子一时之间有些愣住,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就是当今圣上亲临黑甲卫也未曾有如此礼遇。
“姜大将军?江城军姜凉?如今已经宵禁你是怎么进来的?”
后面的官员有人认出了姜凉,声音有些慌张,人群开始有些慌乱。
让他们慌乱的原因很简单,大梁朝戍边大将无召不可进京,而此刻姜凉出现在这里,意味着什么谁也不敢多想,甚至不敢揣测。
姜凉未曾理会后面的议论纷纷,声音没有丝毫的起伏
“灵柩那?”
“在大堂里。”
林铭侧身给姜凉让出了路,摄政王府里面的人也不少,萧衍这么多年南征北战,真正敬服他的朝臣自然不少。
林铭一身甲胄在黑色外披的里面,黑色的剑还佩戴在身上,所过之处一身的杀伐之气,引的无数人侧目。
兵部尚书李怀安看见他眼皮跳了一下
“姜将军?姜将军怎么会出现在此处?江城军…”
黑甲卫不受并不辖制,但是江城军还是属于朝廷的,姜凉虽然不直接属于兵部尚书的管辖,但是兵部也有督军之责。
“江城军并未离开驻地。”
李怀安担任兵部尚书多年,粮草补给从未生过什么事儿,兵部尚书的责任关乎整个后方的军需,萧衍自然不可能任由有心的人在这个位置上,也是因为李怀安这些年来尽职尽责,姜凉才答了他的话。
“姜将军是回来吊唁摄政王吧,陛下在里面,这剑还是留在外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