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自从皇后娘娘的女学扩招之后,京城里也开始有了女子书院。毕竟皇家女子书院招收的人数有限,很多资格不够的人家就进不去,特别影响和那些上了书院的姑娘的交际。
民间女子书院就这样应运而生,虽然不是同一个书院,但最起码沙上的课都上一样的啊!听说这些民间书院,都是曾经在皇家书院任过教的先生。特别是德馨书院,连书院大门的牌匾都是皇后娘娘亲赐。
民间书院不管是课程和作息,都是依照着皇家书院来办的。来这些书院就学的学生,都是冲着也在书院读书,以后和那些大家族的姑娘交际的时候,能有个共同话题。
一年时间京中不管是大小官员,只要是家中有嫡女的,那必须是要去书院读书的。大家族里的庶女们,皇家书院进不去,但是民间书院还是能进去的。
大家一不小心就发现,京中的女子,已经少有不去书院上学的了!京中兴起了女子书院,那下面当然要上行下效,一时间女子书院全国开花。
这时候魏宁宇上书要在全大雍推行义学。朝中一下子就炸了!谁不知道开办义学是大事,当然也是好事,但银子呢?
有的自己就想到了聚合卫和海事卫,不是说这两个部门,仅仅只够维持兴修水利么,难道还有剩余?
宁宇给出的银子出处是草原贸易,大雍和草原的贸易已经展开了两年,早已不是刚刚能养住北防军的样子,也不只是只和草原做交易。可以说北边的贸易,现在一点也不次于南边的海贸。国库经过这两年也丰盈了很多,难道不应该干一些利国利民的事?
对于魏宁宇说的北边的贸易,已经把国库给填满的说法,户部表示很冤,因为以前的亏空,虽然这两年收上来的税银很多,但是都用来填补之前的亏空了!国库现在还是没有银子!
宁宇现在身为内阁大臣,对于户部所说的没有银子,自然是知道是有水分的。但是他也没有揭穿,只问了一句:亏空补上了吗?
虽然曹严华很想说没有,但是他也知道刚才魏宁宇是给自己留了面子的,这要是说还没有,那他可就要来查账了。只能心中吐血,面上一片平静的说:“已经补上了。”
“既然已经补上,那我们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先议一议,怎么开义学的事,毕竟依照这个速度,估计户部明年就能拿出办义学的银子了。”魏宁宇注定的说。
曹严华一口老学差点喷到他脸上,你就不能让国库存一点,难道国库里总是空空的才属于正常!
其实不能怨曹严华把银子看的重不撒手,实在是先皇时国库就早已经负债累累,当年皇上登基的时候,好多大臣都已经被欠了又好几年的俸禄了。
更何况皇上登基不久,秦王又开始叛乱,当时国库真的到了一两银子都拿不出来的境地。经过这十几年努力,欠的债终于还清了,还没有刚刚丰盈一点,魏宁宇就想着给他花出去,曹严华觉得比割他的肉都疼!
但是让众人议以后开办义学是事,却没有人出面反对。毕竟这事若是能办成,可是真的是能让荣昌帝成为千古一帝,所以谁也不敢反对。
众臣对于能让皇上高兴的事,还是很积极的。各种关于朝廷开办义学是折子,纷纷呈到御前。
荣昌帝轻松的看着折子,太子在一边帮着他分拣,荣昌帝对被他宣进来的宁宇说:“昊安这个迂回战打的不错。不过当时你能从义学着手,还真得让朕奇怪了一把。”其实荣昌帝想说的是。没想到昊安竟然抛开只专注女子入朝一事,能从全民着想!
“臣是皇上的内阁大臣,怎么能只想着一件事呢,若是做一件事,能起到三件事的作用,那才是合格的阁臣。”
“对,做一件事还能为另一件事做铺垫,哈哈哈哈。”荣昌帝心情好的笑了起来。
“这不是儿臣一直做的开渠引水,已经有见成效了,今年引水地比前年多收了两成的粮食!”太子对荣昌帝说出了刚得到的消息。毕竟开渠之后,他一直盯着受益的地区,今天也是刚刚得到的消息。当地官员的折子还有再等几天才能过来。
“好”荣昌帝大喜,开渠引水终于见到效果了!
“皇上洪福齐天,太子亲民如子,真是我大雍之福啊!”宁宇也赶紧起身拍马屁。
等荣昌帝心情平复下来,宁宇的主意又来了:“皇上既然今年引水之地增产,把增加的这一部分税收,直接用到当地的义学上面,不知皇上意下如何?”
荣昌帝略一沉吟,看向太子,彭景澈虽然面上不显,但内心还是激动的很,这要是能成,那该是多大的政绩啊。
“此事交由太子全权负责。昊安你有什么想法,跟他讲去吧。”荣昌帝直接放权。
太子:“儿臣领旨。”
魏宁宇:“臣领旨。”
荣昌帝这两年一直在有意的培养太子,像别的帝王在自己的孩子长成之后,就开始对儿子打压不同,荣昌帝一直都是在用心的培养太子。
太子亲自送魏宁宇从仁和殿里出来,就看到凤和殿里的一个小太监在外面等着,看到太子和魏宁宇一起出来,就过来请安:“小的小安子,给太子殿下请安,给魏大人请安。”
“是母后有事找我么?”太子问。
小安子弓着腰回答:“皇后娘娘请魏大人到凤和殿。”
“既然是找你的,那你就过去吧,别让母后等急了,我就不过去了。”说完他有给了宁宇一个眼神:去找我的幕僚商量义学的事去了。
宁宇恭敬的弯腰让他先行,就和小安子一起去了凤和殿。
皇后不等他行完礼,就把他拉了起来:“你这孩子,在我这里就不用这么多礼。”
一边把他拉到椅子上,一别接着说:“怎么突然想起办义学的事了?这天下的男人都去读书了,哪里还会有女子出头的日子!宇哥你到底怎么想的,快给我说说。”
“娘娘勿急,办义学就能达到全民识字的壮举,这对于陛下是有大意义的。这办义学是不管男女都收,到时候自会有人家送女儿去上,毕竟现在在大雍哪里没有女子学院?让家里的女孩去义学认两个字,又不用交束脩,还不用担心别人在背后嚼舌根,何乐而不为!”
几句话就把皇后给安抚住了,她坐在主坐上,看着宁宇说:“这总没有人出面说要让女子入朝,我着急啊,她们不想着入朝,你怎么恢复身份啊!”
“娘娘不用担心,明年春闱,绝对会有让您高兴的消息的。”魏宁宇微笑着对他说。
“但愿如此吧。”皇后总想着看宁宇穿女装的样子,比长公主都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