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酣高楼

  泥间寺虽以寺为名,却算不得寺庙。

  泥间僧虽以僧为称,却并非是僧人。

  泥间僧不守杀、淫、荤、酒之戒,有妻有子,喝酒吃肉,性格阴沉闭塞,千年未有友人。他离群索居,不愿与泥下众鬼同居,便耗费百年光阴在这乱石横生、地处恶劣的斜坡上建一寺塔,高居塔阁,与家人闭户幽居,息交绝游。

  故而谢灵徵此番前来拜访,需费上一番功夫。他先劝得那神仙休得尾随,又将荆草竹条编织成爪,用新学得的匿身咒隐去气息,借力从塔底部一点点往上爬,爬到塔顶,在泥间僧一家人用午膳的时候轻轻叩那木窗。

  泥间僧从未见过外人的小女儿吓得哇哇大哭,僧人大怒,提起扫帚想将谢灵徵打出去,谢灵徵却滴溜溜陀螺似的绕了进屋内,单膝跪地,从指间给小女孩变出一枝鲜丽的桃花。

  小女孩给他逗笑了,便没了戒心,拉着他的袖子想同这个陌生的哥哥玩耍,他这才有闲暇打量起一旁横眉冷目的泥间僧,后者果然作僧人打扮,头烫戒斑身披大红袈裟,长眉下垂生得慈眉善目,瞧向自己的目光里却有几分剥皮食肉的阴狠,手中还握着一截鸡腿骨,正指着自己的后脑玉枕。

  谢灵徵朗笑起身,躬身行礼见过前辈,便被他直截打断了。

  泥间僧道:“我知道你,你是谢灵徵那小鬼,你不是死了么?”

  谢灵徵道:“许是死了,许是活着,想来前辈也不会介意。”

  泥间僧哼了声:“我听说你爱交朋友,交的朋友都死了,然后你也死了。走开,我不同你交朋友。”

  谢灵徵一笑:“前辈嫌恶小子,小子也不得强求,只是小子想借前辈的袈裟一用,可立字据,他日必将奉还。”

  泥间僧听闻此语,锵得一声拔出了锡杖,重重捶地,哑声道:“好你个谢灵徵,嘴上说的好听,其实是想拆我的家来。快跳窗,你不跳我便将你打出去!”

  泥间僧身披的这条大红袈裟本是十鬼将中鬼僧嗔悟之法器,刀枪不入水火不侵,天下咒文皆能抵御。嗔悟死后落入泥间僧手中,泥间僧可建屋舍于斩雪痕近处,便是因为有这袈裟护佑一室,若是此番给谢灵徵借走,他自是不得不携一家人回泥下去,与众鬼为伍。

  谢灵徵知他有怒,只得行礼再三,道:“不瞒前辈,小子自新生以来,仙术仙法不可近身,但心有执念,想去破除泥道封顶处的仙咒,思来想去,唯有借前辈宝器方可抗衡,还请前辈帮扶一二。”

  泥间僧微微一愣,横眉道:“你一个黄毛小子,哪里来的本事除去那咒痕?”

  谢灵徵道:“此咒百年无人可破,咒下冤魂却是平添了不少,长此以往,众鬼幽囚于地下,再难重见天日,必然生灵凋落。晚辈有五老之体、仙缘之辅,较之旁人多得几分自信,您若信我,让我试上一试,万一成了,天地之大您又岂会缺得一处居室?若是不成,亦可为后世留下一条教训,这宝器定当原样奉还,即便我身死神消,亦会托人以偿。”

  泥间僧听罢,摸了摸脑门,道:“可我却要白白到地底下去受几日晦气。”

  谢灵徵大笑:“泥下道蛇灶酒馆的店家是我朋友,届时我请你饮稀世美酒,好叫你不受半点委屈。”

  泥间僧唾了一声道:“蛇灶酒馆,伯壶公那老儿的地方,他的烂品味能有什么美酒,待会我让翠娘取两坛百年珍藏出来,让你小子见见世面。”

  谢灵徵喜道:“前辈可是答应了?”

  “答应喝酒!”假僧人瞪了瞪眼睛,“你若要借我的衣裳,还需添上一点——你得跟我打个赌。”

  谢灵徵问:“如何赌?”

  “就赌你能不能除了那咒。”泥间僧道,“若是除得了,算你赢,我也不要你还我这袈裟,将来让你留着给你的婆娘做个肚兜玩。”

  谢灵徵忍俊不禁:“承你吉言,我必得良缘佳人相伴。”

  “你急什么,我还没说完!”泥间僧不满,“若你输了,夹着尾巴回来把这东西还我,我也平白受了好几天在泥下的委屈,我要你偿还给我,在我这塔寺里当二十年仆从,洒扫整理,任我驱使。”

  “确是晚辈该做的事情。”谢灵徵笑道。

  “且慢,还有。”泥间僧道,“二十年后,我女儿阿雪二十五岁,亭亭玉立一大姑娘,必定出落得和她娘一样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断不能白白到那烂泥横飞的泥下道去惹一身灰土,我看你长相才学虽然平平无奇,但好歹是个干干净净的青年人,不如就留在这里,入赘我家,给我女儿当个好郎君。”

  谢灵徵一愣,哭笑不得,道:“这可不好,若令爱大了,嫌晚辈好酒贪杯、潦草浪荡,您乱点这鸳鸯谱,岂不是误了令爱终身。”

  “你敢误她,我阉了你去!”泥间僧面色凶恶,接而将一旁的小女孩抱起,放于膝上与之耍玩,眉眼间又嬉笑慈祥起来,“不过阿雪若是不喜欢,也无法,自然不能便宜了你这个浪荡子,那到时候你就滚回泥下道,接着眠花宿柳吧。”

  谢灵徵听罢,明了他这是应允相借之意,当下躬身行了个大礼,正色道:“灵徵先谢过前辈,兹事体大,灵徵不敢妄自允诺,但必全力以赴,竭尽所能。”

  泥间僧一挥手,将他推了个趔趄,解了身上的大红袈裟兜头往他身上一照,继而大步迈出门去,口中高呼“翠娘”。

  谢灵徵将袈裟叠好,挂于臂弯,俯身问扔在椅上坐着的小姑娘:“那位‘翠娘’是你娘亲么?”

  阿雪姑娘转了转乌黑油亮的眼,点头道:“爹爹高兴,要叫娘亲去取酒。”

  “爹爹很高兴?”谢灵徵莞尔。

  “高兴!”阿雪晃着穿红绣鞋的小脚,声音清亮,“那酒本只有三坛,一坛在百年前爹爹朋友去世的时候送走了,一坛要留到阿雪出嫁的时候喝的,还有一坛爹爹自己都没有算好什么时候开呢!”

  谢灵徵垂眸微笑,心中似有什么化了开去,他摸摸女孩的额头,轻声道:“那我更是要好好品一品这稀世佳酿了。”

  阿雪拿水灵的眼睛瞧了他半晌,忽地把刚才那枝桃花递还给了他。

  谢灵徵茫然接过:“怎么了?不喜欢么?”

  “爹爹说过,鲜花赠美人。”阿雪眨眼道,“我借花献佛,送给你。”

  日落时分,泥间僧与翠夫人、阿雪出了寺塔,在露台摆了一桌酒菜招待来客,菜肴俱是翠夫人亲手所做,而佳酿乃假僧人携阿雪所烫,一家人相得益彰,谢灵徵竟隐隐起了羡意。

  数人把酒赏月,翠夫人瞧起来温温婉婉,一开口便颇似女中豪杰,泼辣果敢,英气勃发,与泥间僧坐在一处,仿若神仙眷侣,然谢灵徵知道,这翠夫人乃是货真价实的厉鬼所化,因而与其说是神仙眷侣,不如说“鬼怪眷侣”更为切合。

  一桌人笑闹饮酒到深夜,月上中天,嘻哈玩笑声不断,其间泥间僧吹了一曲笛,翠夫人击了片刻鼓,谢灵徵无可相和,干脆起身以柳枝示意,舞了一段剑。

  萧无音高坐于寺塔顶端,藏身于檐牙阴影间,静静地看着下边欢声笑闹之人,听着耳边的宴乐之声。

  他有些恍惚,有些游移,目光晕晕看不清东西。塔下笑着、舞着的谢灵徵令他既熟悉又陌生,他几乎能触摸到那种仿若实质的欣喜,但又因无法理解被隔阂与薄膜之外,被滞留在高高的云端。

  谢灵徵的剑舞得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错误百出,破绽四现,大约是因为前世所学的剑招如今所记得的不多,又许是右手伤痕仍旧作痛,他的动作有些飘忽,不稳重,还有些散漫。

  但萧无音又想到,谢灵徵即便手足未有伤痕之时,也是如此的。他从不崇尚完美无缺,有时他也会欣赏璧玉有瑕、花落成土,他坚守的道素不以清规戒律为对错,他心中有属于自己的度量衡,其不为仙界所接纳,亦不与鬼道全相同,故而他并不在意自己的魂魄是完整还是残缺,也不强求自己的记忆是恢复或是丧失。

  他合该不受万事万物所牵绊,他合该永远如眼前此刻般快乐恣意,瀛台山不属于他,他亦不属于瀛台山,萧无音得不到他,他也不再爱着萧无音。

  萧无音心想:他此刻的模样,便是极好,而自己怀中所揣,却是桎梏他脚步的根源。

  他从怀中取出那只白玉小瓶,送至唇边鼻端,试图寻找到一丝熟悉的气息,然离体的魂魄终究不过是一抹无谓的尘烟。他合上眼,起身行至屋缘,展开袍袖,振臂一挥,那白玉净瓶划过一道弧线,就此坠入万丈深谷。

  他回过脸去,背着月光隐忍着肩头的颤意,他终是再一次丢掉了此生最重要的东西。

  萧无音抬手触了触眼眶,此番却无水渍,他并不明白为何,只是双目酸涩,却又干涸,他突然想起飞龙川,在未有雪水雨露润泽时,它永远只是干枯的河床,难以传达生生息息的因缘之意。

  就在此时,有人轻轻拍了拍他的肩头。

  萧无音回头一看,只见谢灵徵不知何时坐在月色下,正有些不解地看着他,手中正拿着那只方才被他丢下塔寺的玉瓶。

  谢灵徵似是醉了,目光有些迷离,眼角微有红晕,嘴边还挂着笑意,声音因为酒意,听起来有些甜:“神仙,你为什么乱丢东西?”

  萧无音不答。

  谢灵徵却是醉得厉害,恍惚间揪着他身前一缕雪发,拿到眼前看了看,又抬头注视着仙君的脸:“你看起来好难过,明明是珍如生命的东西,为什么要就这么扔掉?”

  萧无音仍旧不言,他的心仿佛被狠狠地拧了一下,痛得喘不过气来。

  谢灵徵以为他没听清,提高了声音,捋直了舌头,一字一顿地问:“明明是珍如生命的东西,为什么要扔掉?”

  萧无音叹道:“别再问了,灵徵。”

  醉酒之人却实在是不知趣,手里紧紧拧着那缕发,说什么也不肯松开,且抬着明亮澄澈的眼睛看着他,天真又残酷,无知而无畏地执着地问着他:“为什么要扔掉?”

  萧无音猛地抓住他的肩膀,在他的唇上轻轻地咬了口,闯入齿关,给了他一个又短又深的亲吻。

  “因为它已经不是我的了。”他说道,“我不能再拥有它了。”

  次日谢灵徵醒来,已然日上三竿。

  他一夜宿醉,醒来时仍睡在塔寺顶,身上盖着大红袈裟,手中还拽着一缕雪白的发。

  他揉了揉眼睛,忽地想起昨夜之事,心中有些懊丧,本想起来与白罗刹道个歉,四围却已没了人影。

  他紧握入睡的那截白发被割断了留在他手中,除此之外,他身旁还有一只玉瓶与一纸书信。

  他看了一眼那玉瓶,未曾收下,展开书信,只一眼便确定这是白罗刹的字迹。

  书信前段,白罗刹与他告别,告知他玉瓶之事,称“玉瓶本乃灵徵之物,理当归还”但“所含不善”,嘱咐谢灵徵尽早毁去,抑或此生不要打开,至于为何,则未有详解。后段则称,“斩雪剑痕极为狠厉,非一般仙咒可除。纵览各咒文术法,只一法能将之消弭,其咒已书于纸后,务必熟记于心,小心慎行,不可有误。”

  谢灵徵有些惊异,将信笺翻至背面,果然书有咒文,其篇幅之长,内容之多,较他寻常所用繁复百倍,只是仔细看来却又觉得有几分眼熟,好似曾经学过用过,默念数遍,便已然熟记于心。

  谢灵徵又看得几遍咒文,忽地脑海中便浮现出了这咒术的名称:

  返仙咒。

第22章 酣高楼

-/-

上一章 下一章

更多好书

灵徵未兆最新免费+番外章节

正文卷

灵徵未兆最新免费+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