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踏雪泥
谢灵徵提着斩雪剑,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街上。街上因方才萧无音那一剑泛起淤泥海,此刻泛滥的泥浆正愈来愈深,逐渐从他的脚踝漫过了小腿。
淤泥海在泥下道并不罕见,因四围泥沙堆积,故但凡有雨,泥下道中必起内涝。此番这泥道又受了萧无音一剑,渠塘积淤一涌而出,更与那积雪融水交杂在一起,湿冷彻骨。
谢灵徵偏生正需要这种冷,他的身体不同寻常,蛇蝎蚓虫皆为冷血,故而他身上平素并无热度,然受了唤魂香之引,激起的热欲数百倍于寻常,一时间火烧火燎更是难堪,再加之受了萧无音一番撩拨,此时此刻既闷热且湿寒,不可谓不狼狈。
他沿着长街走了许久,淤泥海漫过膝弯后便涨势渐缓,他的衣衫袍袖里浸满了湿冷粘腻的雪泥,但仍觉不解欲渴,又行数米,遥遥见了一迎风招展的大红酒旗,他心中一动,便快步赶了进去,对店家说,要赊两坛酒。
店家笑他落魄如乞丐,未必偿还得起,想将他轰出去,他恍惚间觉得此情此景有些熟悉,退出一看店门,见酒馆名为“蛇灶”。
谢灵徵怔立许久,忽而脑内灵光一现,下意识摇头低笑:“伯壶公。”当下复又踏入店中,依着直觉轻嘘了两声:“雪松?白梨?”
两道白光应声而现,只见院内两只半人高的巨大灵猫呜呜着扑进屋内,抬起脑袋打量了召唤之人,却并不认识。
谢灵徵大笑,叹道:“竟真有这般高大!”
说着他伸手轻轻触了触灵猫的下颔,雪松长毛如银缕,阖着眼睛对他有些半搭不理,白梨不如雪松那般莹白,但胜在一双明目水润灿灿,娇憨可人。
谢灵徵颇有几分爱不释手,他不顾一身泥水盘腿在条凳上坐下,凑**,将脑袋埋进白梨蓬松绵长的背毛中,用力地蹭了蹭,方对一旁瞠目结舌的店家眨了眨眼笑道:“猫儿可爱,我忍不住。”
店家惊道:“你怎知这俩祖宗的名字,我还以为认得出它哥俩的人都死绝了。”
谢灵徵道:“我亦不知——小哥,我瞧着你也挺眼熟,你认识我吗?”说着他抬起头,身上将纷乱的额发拨开,随手将凌乱的发丝一整束捆于脑后,露出整张清俊英气的脸来,冲那店家轻轻扬了扬嘴唇。
店家盯着他瞅了半晌,忽然“啊”的一声惊呼。
谢灵徵疑道:“怎么?”
只见那店家猛一声跪倒在地,扑通扑通给他磕了三个响头。
谢灵徵一怔:“嗳,你这是做什么?”却也不躲不拦。
“恩公!”店家抬头喜道,“我可算找到你了!百年前你救我一命,我至今尚挂念着呢!”
“我救过你?”谢灵徵含笑问道,说着他将浸湿宽袖裤管一并卷起来,拧去泥污,“我却不记得了。”
“那日神仙作乱伯府,我们几个家仆死的死、残的残,若非恩公留神药救我,我如今哪能完好无损地站在这里!”店家道,“恩公,百年不见,你模样不变,气色较之当日却是好多啦!”
谢灵徵低低应了声,方问道:“我那日气色很差?”
店家笑道:“实不相瞒,你一身伤,还流血,面色灰败目中无光,我还道你和我一样是从神仙爪牙下逃出来的,不得救了才将药给了我,如今还能见得你,实乃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来,恩公,我请你喝酒!”
说着他招呼小二从酒窖里抬出两大坛子酒来,拍开封泥,便要拿碗去斟。
谢灵徵将他口中之言咀嚼了两遍,忽伸手止了他的动作,问道:“这些都是我的了?”
店家忙称是。
谢灵徵接过酒坛,手腕一软,险些将酒液泼了开去,他忙换了左手方稳稳接住,却未曾饮下,而是兜头将一整坛子酒自头顶往下浇了下来。
琼浆玉液打湿了发梢眼角,寒风吹过,一阵冷意似是要贯肤而入,他猛一个激灵,身上热意退散了大半,酒香气又使得他心潮涌动,当下便又取了一坛酒,痛饮一口,继而尽数泼洒于身,迎风而立,令冷香替了情热,醺意染了怅然,脑中一下子激扬起清醒又热烈的意气,他舒啸一声,三番称好。
店家虽是不解,却也为之雀跃,赶上来问道:“恩公这是在做什么?今夜可想要留宿于此?”
谢灵徵将湿发捋于耳后,摇头道:“我要去上边。”
店家笑容微凝:“上边?”
“破斩雪咒痕,了故人遗愿。”谢灵徵道,说着他一指天,一指地,又指了指自己,“雪融成流,淤泥四起,至污至秽之身,天时地利人和,此时不往,更待何时?”
“那……那东西岂是我们能破的。”店家听得斩雪二字便是一哆嗦,吓出了一双灰色的兔耳朵。
谢灵徵莞尔,忽地脑海中浮现出一藏身木桶的灰兔精来,于是他随手捡了桌上一只筷筒,往那店家耳上一套,笑道:“我自心中有数。”
说罢他跨出门外,朝着身后一挥手,背着那裹于囊中的长剑,淌着深及腰腹的淤泥,复又一脚深一脚浅地去了。
颉老人家中,瀛台仙君坐在石台上,眉心血流已止,徒留一道颇深的红痕。
他正询问颉老人鬼道可有什么除煞术法,颉老人拧眉沉思,最终摇头道:“你身上的煞意乃天地法则所予,杀孽所积而成。你背负万千性命,因仙体纯净,免受亡魂怨鬼反噬,但要将之消除,却是与自然道法相悖,实属不能。”
萧无音道:“我只想灵徵不畏。”
颉老人一笑:“你这点煞,执法尊尚要让三分,天地神人鬼,三界众生岂有不畏者?我如今与你说话不打颤、不躲藏,全因百年相与,一来我知你这煞意非是朝我而来,不存伤我之心,二来我背对你不用瞧你的眼。谢灵徵往昔不畏惧你,想来也不是因为不怕,只是爱而妄、妄而勇,自伤八百,愿求一顾罢了。”
萧无音握着玉瓶之手微微一顿。
颉老人又道:“爱憎执着本是三魂六魄中第一脉,然灵徵之执念未能归体,反以刻魂石所许之约代之,冥冥之中,他注定要与这石上之愿更多出几分牵连。只是未曾想,情爱妄欲在他心中深重如斯,一旦剥离开去,竟将你整个人都忘了个干净。”
“他尚且记得仙缘已了,也记得魂魄之痛。”萧无音微阖着目,摩挲着手中的羊脂玉瓶,“若魂魄归体,他可会回来?”
“许是会,许是不会。”颉老人叹道,“沉眠百年,死而复生,谁有能保证仍是旧人?”
萧无音静默片刻,起身披衣,携着这装有残魂的净瓶,复又往泥下道街上去了。
北风尚紧,淤泥海比最深时浅了些,没至膝上。
萧无音既未念避水咒,也未乘坐骑车架,未有迟疑便直直迈进泥潭,任那肮脏浓稠的泥浆水缠绕着自己的双足,像是被带刺的荆条牵绊拉扯住了脚踝。
瀛台仙君素来喜洁,但此番却像是忘了自己喜洁一般,踏着雪泥污淤,一步步往闹街走去。
白罗刹不止一次走过这条空无人影的街道,然而这回不同,他眉间朱砂痕消,未负长剑,身上又沾染一身污泥邪晦,街头坊间认识他的人登时少了半数,见得他来,竟也未及躲避。
顽童闹梅、老妪咏雪,熙熙攘攘一条街上不乏淌着泥浆行走的邪魔鬼怪,远处戏曲声复又隆重,天色渐黑,百鬼来往,倒也未曾发现人群中混了个满身泥污的神仙。
泥浆的腥秽气味掩盖了萧无音身上的煞,亦掩藏了谢灵徵的气息,萧无音握着净瓶徒劳无获地在淤泥海中穿行,其实他本可以捏一个寻人咒,但他又不欲以任何仙术仙咒加诸于灵徵之身。
不多时,雪片渐大,瀛台仙君的霜发上覆盖了薄薄一层雪,泥下道覆有银装素裹,白雪涤荡尘埃、洗去气味,长街上每一个人都渐如融入淤泥海的雪花一般难以追寻,雪泥漾漾,素来黯淡灰蒙的泥下道此时竟有了恍如云间之景,白云下污秽暗流,雪面上素洁如织。
萧无音半身于雪上,苍白如无瑕璧,半身于泥下,埋没与暗流,他抬头看了眼昏沉的天与纷撒的雪,止住了脚步。
路旁一妇女正招稚童归家,他闻声抬眸看去,一眼便认出其真身是只黄狐,魂魄杂秽,过去必曾诱食凡人,然此时爱子殷切,勤勤恳恳,凶邪隐而不显。
瀛台仙君垂眸,将玉瓶收回怀中,忽而转身问道:“你见过谢灵徵吗?”
妇女一惊,待得抬头见到萧无音之容颜,登时声音颤颤,伸手捋了捋额前乱发,搭着男孩肩膀的五指猛一收紧,瑟缩道:“不曾见过,那是谁,不曾见过!”
男孩却转头道:“阿娘笨来,是一个眼睛亮亮的哥哥,隔壁酒馆的徐老板这样叫他的。”
妇女忙捂住他的嘴唇。
萧无音转身便去,但见不远处那抹赤红酒旗飘飘扬扬,上绣蛇灶二字,不觉微一皱眉。
他本不会记得这些琐碎地方,但他曾读执法尊案前文书,却知谢灵徵出卖仙骨时,便是于此与伯壶公有所交涉。
他疾步进了酒馆,只见店家正于台前算计,抬眼瞧见他,立马吓出一双兔耳朵,身后两只雪白大猫亦紧挨在一处呜呜作响,颇为畏惧。
萧无音未开口,只倾身上前,从猫儿那雪白的背毛中,轻轻捡出一根长长的黑发。
“谢灵徵在哪儿?”他问店家。
店家拼命摇头,连话都不敢说半句。
萧无音叹道:“灵徵在哪儿?我不会伤他。”
店家仍然一言不发,连兔子尾巴都惊了出来,背脊贴上橱柜,撞下一坛酒来。
萧无音不解:“你不怕死么?”
店家惊叫了一声抱住脑袋。
瀛台仙君却并非逼问胁迫,他只是有惑,为何街上所有人畏他如此,却无一人愿告知他谢灵徵的下落。
未得答复,他转身出了酒馆,回到雪海淤泥中,缓慢又滞涩地沿着长街继而往前走,只觉往来间皆有谢灵徵的气息,又皆无他的身形,谢灵徵仿佛融入进泥下道,成为与之难以分割的一员。往昔桃花剑客在天界时,诸仙常斥他目光放肆无礼,而归于泥下,他只是个“眼睛明亮的哥哥”,他在这里不受得半点委屈,被人珍视如明珠。
萧无音看着掌心那缕黑发,无意识间,缓缓将其缠绕于指根,形成一圆箍着他的环。
泥下道众鬼很快又得到了白罗刹发疯的消息,白罗刹淌着泥浆水走了一路又一路,变成“半黑半白”罗刹,挨家挨户地问一个叫做“谢灵徵”的人,无人应答,他也不曾发怒,只是悄然离去,一圈绕下来后,兴许还是方才的神情,一模一样地问:“可曾见过谢灵徵?”
神仙无悲无喜无嗔无怒,却似是执着入魔、痴妄入骨,但鬼界的鬼不是神仙,无人对他抱有怜意,亦无人想免去他的苦楚,因而众人冷眼看他、畏缩应他,任他去寻一个早已远去的人。
第二日朝霞满天时,红帐香后的卖酒翁终于开了口,对萧无音说:“他许是往飞龙川上去了。”
昨日此时他方说过同样的话,只是瀛台仙君赶往飞龙川后,却是落得一场空。
萧无音道:“我不久前从那里经过,未曾见到。”
“飞龙川源自高处,饮酒观霞,颇有一番意趣。”酒翁未曾抬头,自斟自饮,复又道,“他许是往飞龙川去了。”
萧无音听得这一句,心头微颤,他思及往日里谢灵徵曾与他称道之景,霎时觉得豁然开朗,忽点头道了声谢,一拂袖捏了个避水诀,如云絮一般飘然去了。
酒翁惊得将酒洒了一桌子,回味了半天都不敢确定是真的听见了仙君一声谢,还是自己年迈耳花产生的幻觉。
酣饮终日夜,明灯继朝霞。
飞龙川近日有了水,发源处自成一条小瀑,谢灵徵坐在瀑前一处青石上,雪衣明眸映着五彩霞光,身上仿佛着了一层丝缕羽衣。他的乌发高捆成一束,发辫与额前的青丝随风而舞,有些潦倒,又分外精神。
他身边未携酒,身上却有酒意,模样不似醉态,举足却有风姿。
“神仙。”他冲着飘摇而来那抹白影笑道,“你这就追了上来,是想讨要昨日里的赔罪么?”
萧无音如雪片般轻飘飘落在他一旁,低声道:“我来还你一件东西。”
“朝霞给你挡着啦。”谢灵徵起身换了个位置,未曾看他,只是远眺着朝霞,摇头道,“我四肢俱全,神思清明,身上什么也不缺,倒是背后背了把赘物。神仙,你不必还我什么,倒是我该将这东西还了你去。”说罢他取下斩雪,遥遥往萧无音的方向一抛。
萧无音接了剑,道:“你忘却的事物,合该想起来。”
谢灵徵却洒脱一笑:“前尘已了,因缘已断,妄自强求,实非善举。我素喜登高眺远,不愿追溯往昔,那些事情,苦也好,乐也罢,撑篙一去任他流水长短,忘记了便忘记了。”
萧无音怔然不言,手中的发丝却松了去,飘摇而落,泯于尘埃。
朝霞渐退,日出云间,昏红转为灿金,青年人眉眼间更多了几分神采飞扬,让人移不开目。
谢灵徵往飞龙川走了两步,回身朗声道:“我欲逆水而行,旅途漫长,唯恐寂寞,神仙若是不嫌我寡味,与我同行做伴,你看如何?”
萧无音滞然许久,方以气音一般的低声哑然应道:“好。”
谢灵徵迎晨光而去,他拾级相随,身形一半落于朝曦光耀间,一半隐于嶙峋石影。
他的心轻易就被这邀约填满,但怀中之瓶却万分炽烫,烫得要将他灼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