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林方旭升了都御史后, 皇帝赐了他一座宽敞的大宅子,从此算是彻底摆脱了吃夫郎软饭的名头。
只是宅子太大, 林方旭一家四口住进来,即使算上林方远一家, 以及不少的仆人, 任然显得有些冷清。
半个月一次的休沐日,林方旭却只能跟林五木大眼瞪小眼, 过了好一会儿, 才建议道:“要不……,咋爷俩下午去钓鱼吧!”
“我昨天才和阿瑞哥去钓了!”林五木声音糯糯地拒绝道。
阿瑞是林方远的二儿子, 跟着他父亲, 去林方勤给林方旭置办的田庄查账去了。
“爹爹……,我也想跟姆父和哥哥去打猎。”
林五木向父亲诉说着自己的诉求,却无意戳中了他父亲那根名为大男子主义的神经。
只见林方旭,一脸不满, 语气酸溜溜道:“你姆父自从接了三千营副指挥的差事, 便越来越不着家了,休沐日还要搞什么围猎训练……!”
“那姆父在家时,您怎么不说呢?”非但不说, 还夸姆父厉害呢,大人真是的……里面和外面都不一样。
“武将不满三十岁,就做到了从三品,在太平年月,你知道多不容易吗?”他怎么可能给小云泼冷水呢!
“就是……, 姆父太厉害了,哥哥也打算像姆父一样,考京师营呢。”林五木其实也想来着,可惜父亲非逼着他读书。
林方旭看着小儿子一会儿向往,一会儿怨念的表情,还有什么不明白。
他也不是非要林五木学文,可问题是你没有习武的天赋啊!
反应太差了,武师傅拳头从左边扫过来,他也给你往左边躲,迎拳而上。
告诉他不能这样后,下次不往左了,便在往右、蹲下或者伸手挡之间犹豫半天,等拳头挨着脸时,他还没想好。
就这样,你还想习武,给人当靶子,人家说不定还要嫌你太显眼,打中了也没什么成就感。
好在林五木读书还是很不错的,记性、悟性都是上佳,比自己小时候也不差。
“哎……,你姆父他们这会儿,没准已经在生火烤鹿肉了,可怜咋们父子俩,只能冷冷清清地呆在府里。”林方旭说得无限惆怅,心里酸楚得不行。
林五木看了看父亲,犹豫了半天,还是诚实道:“今天若是爹爹不在家,我本打算跟着阿瑞哥他们去庄子上的,听说庄子里葡萄熟了。”
林方旭:“……”
“老爷,门外有人拜访,称是来向您请教学问的。”
啊,终于有乐子上门了,不用干熬着,没事儿干了。
朱永浩以前看过一个帖子,说偶像只能远距离崇拜,最好不要凑太近,容易掉粉,他现在正处于要掉不掉的边缘。
林方旭带着小儿子将三皇孙给迎了进来,上了热茶点心后,直接问朱永浩功课上有什么不明白的。
啊……,功课上的话,不明白的可太多了,他就没怎么学。
再说他也不是真的来请教学问的,不用那么认真么,他就想跟历史名臣攀个交情。
可三十来岁的名臣并不觉得,自己跟个半大少年有共同语言,只淡淡道:“皇孙殿下可学到《论语》了?”
“学到了……,学到了。”就算再没有听课,夫子念叨的“学而时习之”,出自《论语》,他还是知道的。
“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后面是什么?”林方旭问道。
不从“学而实习之”开始吗?他能答“不亦说乎”吗?
显然不能……,急得朱永浩面色通红。
林方旭心中鄙视,看着自家儿子道:“你背给皇孙殿下听听。”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林五木《论语》已经学了大半,这还难不倒他。
莫非这三皇孙是从为政篇开始学的?
林方旭又问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后面是什么?”
见朱永浩依然答不出来,林方旭终于知道,太子殿下为何能气到动手了。
林五木这回不用父亲开口,见人答不出来,立刻糯糯背诵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朱永浩有些无地自容,那小豆丁鄙视的表情太明显了。
不是……,你一个六七岁的小豆丁,怎么知道这么多!
林方旭扶了扶额,有些语重心长道:“殿下于学业上,还是要下些功夫……”其它的林方旭也不知道该怎么说。
于学问,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后者林方旭还能指点一下,前者,他是绝对不花那个功夫的,他又不是启蒙夫子!
朱永浩是逃出林府的,实在是太丢脸了。
他用自己最后的一点脸面,证实了,没有硬核的内在,即使这辈子抱了金大腿,名臣多半是也是不想鸟他的。
朱永浩觉得,自己还是做个傻吃傻玩的皇四代吧,远远的围观这些,造就大魏盛世的名臣大佬就好,毕竟他现在连个豆丁都比不上,而且这个豆丁还是未来的远洋总督。
真悲哀呵……,你向往那个盛世,你来到了那个盛世,可你却融不进去,你在信息时代,已经塑造好的灵魂和它融不到一起。
莫非真的就当自己是穿越过来旅游的?
朱永浩消极的旅客生涯,是被一个鹿头打断的,鹿眼上插着羽箭,被两个兵士抬着,还在往下滴血。
明明是个温和的食草动物,死后看起来也狰狞吓人得很,和狰狞的鹿头对比,旁边的小哥笑颜如花,气质清朗,五官温和,眼角眉尾却又有些明媚如火的味道。
总之,强烈的对比,看得朱永浩心脏碰碰跳,觉得自己不能辜负了这次穿越。
融入这个世界,从现在开始!
“这位少郎,可是来拜访林大人的?”
林修瑜愣了愣,想说我不用拜访林大人,他是我老爹来着。
只是还不用等他回答,林五木便跑了出来,高兴道:“哥哥,你怎么回来啦,这么早!”
林修瑜摸了摸他头,对跟在后面的父亲解释道:“姆父说在家做烤肉吃,让我先将野味带回来,他交代好了营中事务,随后就到。”
怨念了一天的林方旭心中满意起来,但注意到朱永浩看自家小哥儿的眼神,又有些不悦道:“三皇孙不是说有急事么?可否需要在下帮忙?”
“啊……,没,没……,不用……,是有事,不过不用麻烦林大人,我先告辞了,告辞!”
原来那小哥儿是林修瑜,朱永浩惊讶了一会儿,反应过来后,忙带着随从离开了。
“三皇孙怎么会来林府?”林修瑜好奇道。
“他是来向爹爹请教学问的,不过他学业很差,我都能教他了……”在学渣面前,豆丁学霸有着很强的优越感。
“皇孙贵胄,不可如此无礼!不过……,学业确实不怎么样。”不学无术的家伙,还敢对小木有非分之想。
见父亲不悦,林小木虽然猜不准是因为什么,还是开口道:“本来这次围猎,计划是明天才结束的,姆父怕爹爹休沐无聊,就加快了行军速度,好回来陪爹爹。”
林方旭心里高兴,嘴角不自觉扬起,却还要言不由衷道:“是吗……,哎,你姆父也不用这样,我一个大老爷们有什么无聊的,还是军务正事要紧。”
林修瑜抿嘴忍笑,林五木却不客气地翻了一个白眼,‘爹爹你之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对了,我去把你大伯送来的金丝茶酒,挖一坛出来,等你姆父回来喝。”林方旭不管两个小的怎么想,兴冲冲往花园埋酒处走。
同样兴冲冲往花园走的还有朱永浩,他就是想找个开阔的地方,消散一下心中的郁闷。
名臣录里只记载了林方旭在朝政上的功绩,朱永浩这种历史爱好者才会仔细翻看。
普通人对林方旭知道得最多的,其实是这位牛人曾经逼着皇子和自家小哥儿和离,连帝后都没有反对,最后还把那皇子整得灰头土脸。
当然,这位皇子不是他,是他一母同胞的二哥朱永贤,但朱永浩现在最郁闷的便是,怎么就不是他呢?!
说起来他这辈子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都是太子妃所出。
大哥比他大许多,二哥就只比他大两岁,今年十五,他十三,若是历史上写得没错,林修瑜应该十二。
为什么最后是二哥娶了他呢,自己年纪不是也很合适么?可惜没人告诉他为什么,也没有什么史料有记载了朱永浩这个人。
朱永贤却有记载,大多是关于他和林修瑜的,一个宠妾打算灭妻的故事,还没实施,就被老丈人逼着和离了。
最后,朱永贤守着他那,身世拿不出手的奇女子,沦为京城权贵之间的笑柄,林修瑜抗击蒙奴立了大功,封为昭瑜侯。
那自己在做什么呢?难道原本就是没有他的?!
姜世云亲自猎的鹿肉,鲜嫩可口,配上金丝茶酒,补得很!补得林大人拉着夫郎活动了大半宿。
让他对生活又充满了热情,对于朱永浩隔三差五就往林家跑的事,林方旭也就不那么计较了。
也不像前几次那样,拘着林修瑜,坚决不让两人来往。
实在是有人脸皮太厚了,二品大员是要天天上朝的,没那么闲。
朱永浩是什么时候想通的呢?
是朱永贤抢了太子父亲送给他的枣红马时,想通的。
你都抢我的,我凭什么不能抢你的呢,再说最后也不是你的。
所以朱永浩坦然了,觉得一切都那么美好,若是不考虑林大人的黑脸,他觉得自己不但融入了这个盛世,而且快要融入林家了。
林家专门扩建的练武场上,一少年被人用红缨枪挑翻在地。
林修瑜有些不高兴道:“皇孙殿下,您若再发呆,我可就不留手了!”
“哦……,好,好,那个,你觉得我能考进京师营么?”朱永浩不是很确定道。
“殿下若是想进,自然能进的。”你是皇孙,只要水平及格,大约不会有人为难你的。
好吧……,这不是不想走后门,让你看不起么。
林修瑜想起其他事,并没有时间瞧不起他,只有些担忧道:“三皇子殿下还跪在乾清宫门前么?”
“哎……,是啊!我出宫时,还在呢。”
想到他那三皇叔,历史上出了名的情痴,朱永浩心中叹气,不过也没多少惋惜,毕竟两人后面还是在一起了的。
他三叔比他未来岳父大几岁,今年三十四了,还是老光棍一条。
他想娶徐慕轩,皇爷爷是知道的。
早些年对董家和三叔都有防范,没同意。
后来见三叔确实没那心思,
但因为徐慕轩似乎不能生养,还是没同意。
昨天听说徐慕轩病倒,还咳了血,他三叔终于等不下去,要破釜沉舟了!呃……,为什么自己有些激动呢?!
林修瑜盘腿坐在练武场上,有些担忧道:“听说大都督也进宫去了,不知道是什么结果。”
朱永浩盘腿坐在他旁边,陪着他一起托腮发愁。
他倒是知道结果,但也说不好,万一自己这只小蝴蝶,影响了历史呢?
阿弥陀佛,可千万不要啊!
也许是听到了他的祷告,傍晚下衙的林方旭带回了结果。
大皇长哥儿以身体不适为由,辞了五军都督和京师营的差使,彻底在家荣养了,徐慕轩指给了三皇子为正妃。
林方旭猜测,这件事应该还有后续,过不了多久,镇北侯多半会被调回来,接任五军都督一职,京师营应该不会给他,让自家岳父接管的可能性要大些。
见姜世云有些低落,林方旭猜他多半也猜到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大都督现在退下来,其实是最好的时机。
但想到夫郎对大都督的仰慕,林方旭只得玩笑道:“我之前便听徐大人说,希望有生之年,能和大都督两人四处走走,看看江海山川什么的,……现在,他算是如意了!”
“噗嗤……,徐大人管着翰林院,一个月能去两天么?天天往京师营或者五军都督府跑,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武职呢?”姜世云从来就不是钻牛角尖的人,同样玩笑道。
“我也想天天往京师营跑啊!”
叶落枝枯,秋季大约就是一个令人烦忧的季节,不然为什么叫多事之秋,而不是多事之春呢?春不也是一个时期么?
三皇子大约是真的等了太久,皇帝一赐婚,就快马加鞭地,在第五天将人迎进了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