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五九年的夏天到来以后, 欧家村的种植业,养殖业都已经步入正轨了。
甚至山上还种了很多的果子树,虽然要等几年才能看到收益, 但人们的脸上也是一片喜气洋洋。
工作虽然累, 但是干的有劲头, 也就不觉得累了。
欧家村的人和王庆安不太对付, 王庆安新选的小队长实际上也不和王庆安一条心,嘴上时常敷衍, 村里的什么事儿都不和他说的。
王庆安也懒得天天抓他们的小辫子,抓到了还能把一整个村子的人都送去坐大牢啊?
他要是真这么做了那就真是民心尽失了,王文树和朝阳沟的村民都不会放过他的。
王庆安索性就把生产队的地分成了三片儿,一个村子负责一片儿,他就没事走走, 看看庄稼的长势,另外跑镇上勤快了许多。
欧家村分到的地欧有信也安排村民们各自分工, 种的好好的,而且用上了山里特别出产的抗旱种子。
欧家村负责的地里自然是长势最好的,满满的一片绿油油的庄稼地,就连王庆安每次走过去都看得特别舒坦。
至于时不时总有人请假不干活?
他只要秋收时候看到粮食就好, 尽管不对付, 但是不得不承认欧家村一个村种的粮食,比另外两个村子加起来的都多。
只要能给他的政绩加上一笔,哪里有那么大的仇呢?
中间不是没有村民们找欧有信鸣不平过。
“村长你说咱们辛辛苦苦种那么多的地,到了秋收的时候一大半都得拿去给王文树和朝阳沟的人填肚子。”
“凭啥咱们累死累活的干, 他们天天躺在家里就有饭吃啊?”
“我看生产队的地就算了, 有这把子力气不如留着上山干活去,最起码山上的东西都是咱们的。”
这个时间, 几乎欧家村的的人都知道山里的营生了,就几个特例不知道,地里的活大都安排这些人做。
“我说老五啊,你觉得今年的收成会怎么样?”
被称作老五的村民摇摇头:“也就我们村负责的那片地还能看,别的?我看悬了,今年到现在了都还没下一场雨,靠着去河里挑的那点水,减产是肯定的。”
旁边有一个村民深以为然的点点头:“是了,好在我们队后面的大青山还有条河流,河水也还丰沛,还能去挑挑水,离得远点的队,哎~”
说完叹气一声。
“你是说大发生产队?前两年还是名副其实的第一生产队,今年因为水源问题,听说大发生产队的队长都急病了。”
“大发生产队的队长确实是个好人啊!可惜了,老天不给饭吃。”
“都怪那王庆安,把我们村和朝阳沟的牛都杀了,山上的牛根本不敢往出拿,要是多几头牛,也能多运点水。”
大家七嘴八舌的又开始批判王庆安了。
欧有信做了一个制止的手势。
“你看,今年收成不好大家都看出来了,你说要是别人都没饭吃,就我们村子有饭吃,结果会咋样?”
屋里的人都齐刷刷的打了个寒颤。
“所以啊,我们不能让生产队的地慌着,哪怕再辛苦,咱们至少也得让咱们负责的这片地丰收,只有别人饿不死,咱们也才能过的好。”
“而且另外两个村里的人也不是不干活,是没力气干活,说句不中听的,让你们天天和他们一样吃喝,你们也好不到哪里去,懒汉是有,毕竟少。”
屋子里的人这才不出声了。
“我知道,村里人像你们这么想的不止你们几家,回头你们去给人挨个说说,讲讲道理,毕竟我们还是一个集体啊!”
“好,我明白了叔,那我们几个就先回去了。”被叫做五子的人起身告辞。
村里第一波事件也就这么过去了。
等欧蓉再放假回来的时候,这回是专门做军车回来了,晚上偷偷的停在山脚下,车上带了很多日用品。
洗脸盆,毛巾,牙刷,牙膏,肥皂,香皂,梳子,还有一些布料,衣服袜子啥的,大的小的挺全乎的。
这一车东西就是换山上的牲畜的。
欧蓉这次回来也没告诉别人,大半夜去姐夫家敲门,姐夫一家再偷偷去村里人家敲门,不一会儿,悄么声儿的酒来了二十几个壮汉。
车上除了欧蓉还有一个开车的士兵和一个军官。
几个人就偷偷摸到山上,军官看到满满登登几个圈里全是鸡鸭牛羊,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这时候要是问一句,规定一家不是只允许养一只鸡吗?那就真是没眼色了,一看这些动物就是村民偷偷养的,军官装作不知道。
“这些能给我们拿多少?”
虽然车上的物资也值不少钱,但是大都是普通的东西,供销社就有卖的,牙膏,香皂,洗头膏这类少见,量不多。
算上铁器,一起也就够几百斤肉食的。
国家大部分的肉食都送去肉联厂做成了罐头,然后都给了苏联。
战争时期苏联帮了我们不少忙,可是最近两国的外交出现了裂隙,就要撕破脸了,苏联要求我国还款。
那是一笔巨大的数字,全国大部分的粮食和肉类都拿去还款了。
不止人民们吃的少,就连他们这些个当兵的,都吃不上,但是肉食能量对需要体能的军人尤其的重要。
这次出来的后勤班的班长,看到这么多的肉,何止几百斤几千斤啊,后悔没从队里多带点钱回来。
车里的物资,加上身上五千多块钱的钱票,能买三头大黄牛,十头大猪,羊就算了,羊肉太少,不划算,再看看商量一下,能不能送点鸡蛋。
要点额外赠送算不算违反纪律?
为了军队里的将士们,他刘宏伟就豁出去这张老脸了。
“俺们村长说了,除了还没长大的小崽子们,都给你们,把你这辆大卡车装满。”
“你看我们要的多,又是长期合作……”刘宏伟正打算和欧蓉讨价还价一番,他知道这姑娘做的了主。
听邵老头说,他们村这些牲口,在市里的时候就可劲的这个小姑娘吃,整个队里的宝贝,疼着哩。
不过过一会儿,反应过来欧蓉说了些什么以后瞪圆了眼睛。
“你说啥?”
“我没听错吧?”
“可劲的我们拿?”
“真给装满一辆车?”
“我们这军车是带棚子的,可是能堆得很高的,要是装满,一百多头猪不成问题的。”
真痛快给他了刘班长还有点不敢相信。
“我身上钱可没带够啊小姑娘。”
“我知道,我们村长说的,以前打小日本的时候村长还给红军送过粮食呢,我们村长叔说了,给军人的,光荣,况且这也不是白给,给军人算便宜点,应该的。”
这要真给他这么多,刘班长反而心虚了,他就想多要几百个鸡蛋而已啊。
多给了好几百斤肉,反而烫手。
“队里有规定不能白拿人民的一分一毫。”
刚才还准备厚着一把脸皮呢,这回反而摆出了一副道貌岸然的脸来。
“也不白拿。”
“怎么说?”
“刘叔叔你也看到了,这么多的牲畜,还有田地,都是偷偷种,养在山里的,早就超出了个人限制。”
“我们村里的情况我也不和你说了,我们村长只求你,这些东西被人发现的话,保住村里这些人。”
“只要不被发现,所有肉食,菜食,粮食,我们都优先供应军队,而且大批量供应。”接着声音压低了几分:“少收费。”
刘宏伟转了转眼珠子,这倒是一桩好买卖。
“这事虽然不难,可是我说了不算,回头我得请示请示我们师长。”
“要是可以,过个十天半个月我就能再过来一趟,不过我不来就算了,再来的话,可能得多带两辆车过来,你这些个东西,慢点出手。”
“那是自然了,那我们村的人就再等上半个月。”
这时候老村长欧有信来了,欧有信根本不认识军车,所以并不知道这人的身份,只以为是市里的那位来收牲畜了。
干黑市的连车都有,市里人生活就是好啊,欧有信默默地想。
“这一辆车,这么多活物怕是不够装吧?”
别说他们村里繁殖的一半了,这一辆车,连最初他们送过来的做种的成年畜生都不够,之前送来的小崽子现在也都大了,第一批小崽子不是他们繁殖的,他们只是代养,可以拿三分之一,作为劳务费。
这么老些牲畜,就算这种大车,没个几辆车怕是也装不下。
这老农也太好了吧?
嗯!爱国!回头一定要送个表扬信给他。
刘宏伟已经在心里给欧有信打上了个热爱奉献的爱国的标签。
“这一趟先装一辆车,看看有没有机会过半个月再来,下次过来就装多点。”刘班长回答。
“那这回您是打算点啥动物,大的猪牛羊还是小的鸡鸭鹅兔子?”
“这回只要猪,车上有空地方在装点小的鸡鸭兔子什么的。”
“那是要装活的!还是宰了?”
“宰了吧!虽有些不新鲜,但能多装些。”